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在线阅读 - 第159节

第159节

    “测试工作我们马上就会展开。”研发部的负责人说道,“此外,就是繁体字库、东瀛语字库和高丽语字库是否需要加载?”

    林冬梅想了想,回答道:“分型号吧。默认加载英文字库,sc型加载简体字库、tc型加载繁体字库、j型加载东瀛语字库、k型加载高丽语字库。此外还做一个只加载英文字库的e型和全字库加载的pro型吧。”

    研发部听完之后点点头,表示理解了林冬梅的想法。

    “对了,原型机的外观找设计部的同事做一下专门的外壳。”林冬梅对于技术宅们的审美是有些绝望了。虽然后世以google为首的所谓工业风审美也小范围流行过,但最后google还不是将apple的设计师挖走了,终于是屈服于主流审美了。

    凤凰打字机的量产型决定之后,林冬梅特意将杰西卡叫到了公司。

    “林,这款产品或许在你们国家算是领先的,但对于我们花旗国来说已经不算是多先进的产品了。”杰西卡看完打字机后说道。

    “我当然知道这对你们来说并不算是多先进的产品,但是你猜这款打字机的价格。”林冬梅问道。

    杰西卡看了下凤凰打字机,又使用了一下,然后参考花旗国国内的产品给了一个价格。

    林冬梅笑着问道:“如果按照你的价格打八折的花,你猜会不会有人买?”

    “那当然有人买啊!甚至还会引发抢购潮呢。”杰西卡立刻说道。

    虽然花旗国人均收入明显高过华夏,但是电脑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不便宜。尤其是对一些需要做文字处理的公司来说,除了电脑之外,还要采购打印机,同时还要构建内部局域网,这一套买下来就足以让不少中小型企业受不了。要不是如此,王安的打字机也不可能在花旗国如此畅销,还一度让王安成为花旗国首富。但即便如此,王安的打字机价格还是有点偏高,所以花旗国人当然巴不得有更便宜的产品。

    “好吧,我们的实际售价只有你们国内同款产品的一半。即便如此,我们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所以这个售价不是出厂价也不是到岸价,而是最终的终端零售价!”林冬梅说道。

    在国际贸易中,一款产品的出厂价和零售价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因为这还牵扯到了关税和跨国运输的运费,所以海外产品要和本土产品打价格战是有先天劣势的。不过华夏有华夏独特的国情,那就是廉价的劳动力足以在成本方面极具优势,因此可以覆盖掉其他方面的成本。

    “我的天!林,这款打字机在北美的代理权还是我们的麒麟电脑吧?”杰西卡连忙问道。

    “那当然,我肯定还是选择麒麟电脑。”林冬梅保证道。

    之所以选择麒麟电脑,除了麒麟电脑有自己的股份外,更主要是麒麟电脑这两年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基本算是打通了渠道。现在的麒麟电脑不仅在各大卖场有自己的专柜,同时还在一些大城市开设了旗舰店。对于现在还没有网购的时代来说,拥有销售渠道就意味着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了。

    第505章 买地建厂毕业季

    凤凰打字机刚一上市就引发了销售狂潮,不仅是在欧美及东瀛国这些传统的发达国家里大卖特卖,甚至在国内都引发了一波采购潮。这倒不是政府有意特别扶持凤凰科技,实在是凤凰打字机作为一款文字处理工具有着“价廉物美”的特点。虽然凤凰打字机比传统的打字机售价还是要高出不少,但比电脑那是不知道便宜多少了,同时还省去了采购打印机等配件的成本。哪怕是传统打字机可以更便宜,但是一想到凤凰打字机的入门门槛和方便性,传统打字机的那点价格优势也被人选择性无视了。

    凤凰科技现在手握凤凰汉卡和凤凰打字机两款畅销产品,很快就发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生产能力不够了。相较于找代工厂,林冬梅更希望自己开设加工厂。于是林冬梅将目光投向了南方,那里将建成华夏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此时的鹏城除了“华夏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帽子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优势了,因此他们的招商部门自然是到处找人投资。凤凰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科技民营企业,自然也被拜访过。不过那时的凤凰科技并不缺产能,所以就暂时婉拒了。

    既然现在有了需求,林冬梅就让自己的副总经理带队前往鹏城考察。

    而当自己的团队在鹏城寻求合作机会的时候,林冬梅也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季。尽管有不少教授明示暗示林冬梅继续深造,但是都被林冬梅婉拒了。而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原本一直很快乐的宿舍也开始弥漫忧伤的气氛。虽然作为京城大学的学生有很大几率是会被分配在京城,但是不少人因为家乡并不在京城,所以故土难离之下还是会选择返回原来的城市。而且即便是能留在京城工作,大家在同一单位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大家一旦开始工作,自然就没有这么多相聚机会。聚多离少之下,大家的友情还能维系多久,这就是个难题了。

    林冬梅在前世经历过毕业时刻,所以倒是能够看得开。但是对于其他室友来说,这种离愁别绪就没有那么容易应付了。

    “冬梅姐,你真的不去报社啊?”赵兰兰悄声询问林冬梅,“我听说几家大报的报社都找过你呢。”

    此时虽然是以分配为主,但是一些大单位在学校这里还是有一定选择权的。不管是此时还是后世,大报社当然是中文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最佳去处,但是林冬梅已经铁了心要在商界发展,因此早早就婉拒了这些单位的邀请。

    “我现在手上的事情这么多,肯定不适合进单位发展。”林冬梅没有和其他人说自己的想法,免得落下“不识好歹”的名声。倒是赵兰兰这些年和自己的关系一直很融洽,林冬梅也就拿她当自己姐妹来看待了。“那你呢?你这性子大概不想当编辑吧?”

    “嗯,我更像当过记者。”赵兰兰点点头说道,“只不过你觉得我是去报社还是去广播电台呢?”

    赵兰兰的专业成绩在京城大学也是数一数二,再加上赵兰兰家世也不错,所以她倒是有挑单位的实力。

    林冬梅想了想,最后建议道:“如果你想写相对有深度的调查类新闻,那我还是建议去报社吧。”

    其实随着新闻的载体从报纸逐步进化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新闻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但是新闻的深度反倒是越来越浅。其实这不是华夏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发展趋势。有专门的机构调查就显示,调查类记者的数量出现了极具下滑。要知道在记者行业内部,调查记者被公认为是最顶尖的存在。因为他们不仅要有采访能力,同时还要有极强的调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调查记者因为常常调查的是阴暗面,所以调查记者的工作危险度甚至是超过战地记者的。但是调查记者们的调查报道通常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阅读门槛,所以随着“快餐文化”的兴起,调查报道逐渐变得不受欢迎起来。而媒体在那个时候早就商业化,资本逐利的情况下自然就只能削减调查记者部门的开支,这也导致了调查记者的减少。

    林冬梅向赵兰兰推荐报社自然是看到了她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的热爱,同时林冬梅也是对广播电台这个媒体平台的不看好。随着1980年代的到来,国内电视机的增长速度将迎来第一个高潮。而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行业也必然要蓬勃发展起来。因此可以说,广播电台已经算是昨日黄花了。而赵兰兰如果在报社发展得好的话,她不管是继续留在报社发展,还是跳槽前往电视台都是很好的选择。

    赵兰兰点点头,“我也觉得报社更加适合我。”

    随着大家慢慢确认各自的分配单位,宿舍的解散也到了倒计时的阶段。林冬梅特意将宿舍的小姐妹都请到自己的四合院聚餐,然后还特意让周晓带着三个孩子去周外公家。一场散伙饭是吃得大家又哭又笑,最后大家在酒醉中散了场。

    林冬梅的酒量还算不错,所以次日是最早醒来的。好在昨晚喝倒之前还记得让大家都灌了一碗醒酒汤,要不然肯定醒来会宿醉头痛。

    散伙饭结束后,宿舍就开始有人要走了。因为此时的交通并没有那么方便,分到外地的同学只能提前走,要不然错过报到日就很麻烦了。

    林冬梅几个留在京城的同学自然就负责送大家离开,每次在月台告别都要感伤一番,这让素来乐天的林冬梅都有些郁闷了。

    而当林冬梅拿着自己的东西离开的时候,她知道她的大学生涯结束了。

    1982年是华夏历史上最特殊的一次毕业季。

    这一年,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考生毕业了;

    这一年,同时有两届考生一起毕业了。

    第506章 顺手截胡李黄瓜

    林冬梅在毕业之后还没来得及感伤太久的时间,来自的鹏城的电话就催促她尽快赶来鹏城。在电话里,林冬梅了解到一个很麻烦的问题,那就是凤凰科技看中的厂房建设用地被来自明珠市的李黄瓜给同样看中了。由于李黄瓜有明珠市商人的身份,这让鹏城市政府开始犹豫起来。

    因为事情紧急,林冬梅就选择了飞机。尽管此时京城还没有直飞鹏城的航线,而且飞羊城的航线也是一周三班而已,但总比起坐火车还是要快捷许多。虽然现在坐飞机还有各种限制,但以凤凰科技现在在京城的地位,弄几张介绍信坐飞机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上了飞机之后,林冬梅才知道后世人吐槽此时航班的奇葩是真的。现在坐飞机不仅有茅台可以喝,而且还允许抽烟。还好此时搭乘飞机的人不算多,而且真的特意跑飞机上抽烟的人也有限,要不然这烟雾缭绕的场景对完全不抽烟的人来说是多么可怕的情况。

    坐在飞机上,林冬梅有些不理解李黄瓜怎么看上了自己看中的那块地。李黄瓜虽然从事的是地产业,但人家是开发商业中心和商住房的人,这和自己挑中的工厂用地可没有一丁点关系啊。工厂用地因为需求面积大,为了尽量压低平均地价,通常会选择相对偏僻的地方。但是商业中心那肯定是奔着市中心而去,商品房也是要交通方便和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这都可和工厂用地完全背道而驰啊。

    就在林冬梅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脑海里忽然闯入一段她后世所看过的传闻。平行位面的李黄瓜也曾经低价买下过鹏城的一块土地,但是却一直没有开发。因为李黄瓜当时猜错了鹏城政府的发展计划,所以买的那块土地实际上属于鹏城的相对郊区的土地,因此用来开发有点不划算。但鹏城毕竟是鹏城,这些年发展下来,当年的土地均价基本都涨了许多倍。于是李黄瓜将压在手里多年未开发的土地转卖出去,直接套现走人。当年地价偏低的时候,鹏城给李黄瓜的价格还低于市价;而现在高价转手,李黄瓜等于是赚翻了。而最让鹏城政府不高兴的是,这块土地一直放在那里没开放,这不仅拖累了周边地区的开发,同时也给鹏城整体规划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啧啧,这不会是打算压在手里等涨价吧?”林冬梅冷笑起来。

    明珠市那批地产商囤地居奇的cao作在后世都被人扒烂了,尤其是当时还管着明珠市的米旗国政府抱着既要狠捞一笔又要破坏明珠市工业基础的想法而纵容这批地产商的胡搞乱搞。最后明珠市的地价高到让人咋舌,同时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从明珠市逃离。如果全球经济向上的时候还好,毕竟明珠市还有金融服务业这个支柱产业。但若是全球经济都是黑天鹅的时候,那明珠市的经济完全就经不起。如果再配合高地价,你让明珠市的普通老百姓如何生活下去?

    “既然如此,那这块地无论如何都不能落到李黄瓜手里了。”林冬梅暗暗下定了决心。

    且不说这块地是凤凰科技早就看中的,单说李黄瓜此后做的那些事,林冬梅都觉得不能让他如意。

    抵达羊城后,林冬梅又坐上凤凰科技派来的专车直接赶往鹏城。

    而就在这个时候,鹏城市政府也在就选择凤凰科技还是李黄瓜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支持李黄瓜的人此时暂时居于上风。毕竟李黄瓜现在在明珠市地产界是创下了赫赫名声,再加上现在国内普遍崇拜明珠宝岛及海外的风气,李黄瓜的支持者占多数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李先生可是明珠市的大富豪之一,他经营的商业地产在全亚洲都是非常有名气的。”支持者说道,“有了李先生的投资,这块土地极有可能会马上成为我们鹏城的商业中心。一旦这里有一个在全国都有名气的商业中心,那周围的土地自然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开发。”

    而反对者的立场则是鹏城早有自己的规划,这块土地本来就是工业用地,同时也在鹏城规划的中心区以外。

    “我们的城市规划早早就公布了出去,这块土地从规划决定之后就不是商业用地。这块土地本来就在我们的市中心之外,现在用来建造商业中心,那是不是以后我们的规划都要跟着他们商人的想法走?”反对者也激烈地发表者自己的看法,“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给我们一个承诺,到底什么时候将这块土地开发出来?但是凤凰科技这边却是有后续的建设计划,而且我也向京城的朋友打听过了,凤凰科技正面临着产能不足的窘境。因此他们买下土地之后就会立刻兴建工厂,这未来会给我们创造多少就业机会?而且凤凰科技从事的是高科技行业,我们完全可以围绕它打造一个高科技产业园。”

    虽然普通制造业或基础工业也能带来就业和税收,但是在很多管理者眼中,高科技产业的档次还是要超过一些。尤其是反对方提出的兴建高科技产业园的想法在不少中立者的心中都留下了印象,他们的确绝对这个在长远来说对于鹏城是非常有利的。可现在支持者摆出来的是当下利益,这是鹏城几乎在几年内就唾手可得的利益,作为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既是荣誉也是压力,鹏城市政府是巴不得马上就做出成绩来。

    就在会议室里还争吵不断的时候,有人忽然低了张纸条给负责会议的人。

    “大家静一静。”他说道,“刚刚得到消息,凤凰科技的总经理已经到了鹏城。她很想我们当面聊聊凤凰科技未来在鹏城的布局,大家怎么看?”

    “当然是听听她怎么说。”反对方立刻说道,“万一她有后续的投资计划,我们为什么非要选别人?”

    支持方刚想开口反对,中立方立刻有人抢着说道:“我也觉得不如听听凤凰科技的想法。要知道凤凰科技带给京城市政府的税金和外汇那可是非常多的,如果放在我们鹏城的话,那我们以后的预算就富裕许多了。”

    中立方的理由让支持方也无话可说,毕竟凤凰科技的销售业绩那是实打实的。

    第507章 立志打造科技园

    林冬梅在次日与负责招商的鹏城市副市长见了面,而在这次见面之前,有关林冬梅的资料已经摆上了鹏城市主要领导的案头。从林冬梅的资料来看,就是个很干净很普通的人。在成立麒麟电脑和凤凰科技之前,林冬梅身上的最大亮点无非是京城大学毕业生和国内知名青年作家。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一个文科出身的女孩怎么会成为一家科技行业公司的负责人,当然也有人觉得林冬梅或许是沾了自己丈夫周晓的光。

    “林经理,很高兴你能来我们鹏城投资啊!”副市长热情地问候道。

    此时的鹏城当然还不是后世的鹏城,国家除了给政策之外,其他一切都要鹏城市自己去想办法。这里不仅没有几十年后的高楼大厦,甚至比后世一个小县城都不如,真的就是一个刚刚走上发展之路的小渔村。也难怪鹏城政府对李黄瓜的投资那么看重,毕竟隔壁明珠市的“成功案例”就摆在那里。不过好在后世的鹏城并没有真的走明珠市的发展路线,而是踏踏实实做着科技行业和制造行业,这才让它成为华夏最年轻的超级大城市。

    “我也很期待能够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找到彼此双赢的合作方案。”林冬梅客气地说道。

    既然未来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顶尖的科技企业,那公司的选址无疑也是非常关键的。后世四大一线城市里,东海市缺乏制造业基因,首先就被林冬梅排除;京城市在后续的规划中会逐步剥离其工业属性,因此也不适合建造大型制造基地;而剩下的羊城市和鹏城市里,鹏城市因为靠近明珠市就成了最佳选择。何况国家此时给了鹏城许多灵活开放的政策,这让来自后世的林冬梅有更强的认同感。

    副市长听到“双赢”这个词语的时候,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鹏城需要发展,但不能只是鹏城和鹏城人民单方面付出吧?这种单方面的付出在任何关系里都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在商业社会里,互利双赢才是双方能够长久合作的根本。

    “哦,那林经理有什么可以指点一二的么?”此时鹏城官员大部分都是实务派,因此作风相当谦逊,在当时的国内算是一股清流。

    “指点谈不上,但是我有一些观点可以与您分享。”林冬梅微笑着说道。

    林冬梅聊起了工业革命,特别是谈到我国错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又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处于落后的遗憾。然后话锋一转,林冬梅就聊到了互联网。此时花旗国和西欧诸国已经开始了互联网的民用化,只不过第一批互联网公司还没有诞生。但林冬梅很清楚,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互联网为领导并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为四大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虽然在副市长听来林冬梅后面的说法有些过于科幻,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又不得不承认林冬梅说得非常有道理。尽管副市长对于新世纪的新工业革命持怀疑态度,但是他还是对能够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追赶领先国家并尽可能实现超车的提议还是心动不已,作为一个国家倾力打造的新城市,如果连这点企图心都没有的话那还搞什么?尤其是副市长对于林冬梅提议建立科技园的想法是非常赞同的,如果能够在鹏城打造一个电子产业链出来,那对刺激鹏城的制造业发展是绝对有利的。而制造业素来是解决就业岗位的最大头,同时制造业也是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孵化器,这就是一本多利的投入啊!

    “林经理,虽然最后决定还需要通过集体开会才能决定,但我必须承认,我已经被你说服了。”副市长颇为兴奋地说道。“就我个人的立场来说,我更欢迎你和你的凤凰科技来鹏城投资。同时,我对你的科技园方案是无比期待的。我会在集体会议上将你的方案提交上去,并尽力促成。”

    林冬梅当然很高兴能够达成这样的结果,后世鹏城的华强北可是手机制造业的神奇存在。如果你需要做一台手机,你只要在这里就可以完成所有,而你仅需提供钱。甚至不客气地说,你不仅不需要了解任何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甚至你都不需要了解什么是手机。

    如果能够将这样强大的配套产业和制造能力升级为针对芯片或新能源车的话,那未来的华夏真的不用担心被任何国家卡脖子。尤其是此时国内的芯片技术并未落后国际太多,只不过后来随着“造不如买”的思潮蔓延,活生生将国内的芯片制造业、大飞机制造业等堪称工业皇冠的产业给慢慢下马。结果等国外开始收紧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输出后,我们就顿时感到压力巨大了。

    因为林冬梅和李黄瓜都对投资鹏城非常有兴趣,所以在接触了林冬梅之后,鹏城就立刻召开了集体会议。会议上,副市长谈到了他对林冬梅的看法,以及林冬梅的提议。不过相较于科技园的提法,副市长更侧重于林冬梅打算在鹏城投资大型制造工厂的事情。毕竟科技园这件事有点远,可制造厂这却是摆在大家眼前的利益。

    “按照凤凰科技的说法,他们的制造产主要用于凤凰打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生产。他们保证会优先考虑我们鹏城的人员就业,同时他们也愿意与我们配合对工人进行培训。毕竟电子设备制造是对于工人的文化素质要求还是有的,而现在愿意来私营企业工作的人又大部分只有小学乃至更低学历。”副市长说道。

    “凤凰科技有心了。”市长满意地点点头。

    一个城市之所以愿意以那么优惠的条件吸引制造业工厂落户,那还不是为了解决本地就业问题。只要本地就业率提高了,那人口流入就完全不是问题。同时凤凰科技还愿意帮忙做工人培训,那对鹏城可是长远利益了。高素质产业工人和普通工人对于其他制造业工厂的吸引力差距可是非常大的,一旦鹏城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多了起来,那鹏城未来成为“世界工厂”的目标就不远了。

    市长能够想到,其他人都能想到。虽然李黄瓜的许诺是一块肥美的rou,但吃到嘴里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大家在心理上开始偏向了凤凰科技。

    第508章 拿下土地开发权

    在比较凤凰科技和李黄瓜的投资意向之后,大家最终还是决定将这块土地出售给凤凰科技。而在这个议题结束后,副市长又谈了林冬梅提议建立科技园的构思。这个故事听得现场的与会人员是热血澎湃,毕竟制造业内部也是有个三六九等的。在大众看来,越高科技的制造业就越有档次,也越发让当政者愿意拿出去当政绩。而这个科技园无疑是搔到了大家的痒点,顿时就议论纷纷起来。

    “哎呦喂,要是我们鹏城能够在一个地方将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打通,那未来有多少高科技工厂搬过来啊?我都不说所有科技产业了,哪怕是和凤凰科技差不多的电子产业公司搬来几家,我们鹏城未来几年的发展就有底气了。”有人兴奋地说道。

    “而且最重要的是,电子产品那是出口的啊!咱们国家现在缺什么?那肯定是外汇啊!国家之所以选择咱们当开发区,不就是咱们靠着明珠市,做外汇贸易有交通优势么?一旦这个优势与电子产业结合起来,这其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都不敢想了!”也有人畅想道。

    “既然大家都对这个科技产业园如此有兴趣,那我们不妨请那位林经理抽空来和我们大家开个座谈会。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咱们适合哪个类型的科技产业园,现在咱们精力和能力有限,做事情一定不能求全求大,最好是先做好一点再做下一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了解下这个高科技产业园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利益,咱们现在要学会算经济账。我们开特区可不是为了赔钱的,我们要给国家赚钱!”市长最后拍板道。

    通过决议后,凤凰科技很快就和鹏城市政府完成了签约。凤凰科技承诺在鹏城市政府完成“四通一平”(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和平整场地)后就开始兴建工厂,而现在他们会开始招募工人并开始岗前培训。要知道现在不少国营工厂都没有岗前培训,所以凤凰科技的这套做法还是让鹏城政府满意的。因为凤凰科技投入得越多就代表他们对鹏城的信心越强,也代表凤凰科技不会随意撤资走人。

    “林经理,我们政府不少同志对于你提出来的高科技产业园想法很感兴趣,所以想请你抽时间给我们的同志举行一个座谈会。”负责和林冬梅联系的李主任微笑着说道,“主要就是了解下这个产业园的细节。你看你什么时候比较方便?”

    “我这边倒是时间比较充裕,就看你们什么时候比较方便了。”林冬梅回答道。

    林冬梅虽然不想过多干预政治,但是与政府保持适当的联系还是有必要。后世绝大部分大型企业都有专门的“与政府关系部”,其实就是为了及时与政府沟通并确保企业与政府的想法保持一致。

    在约定好座谈会时间后,林冬梅则是暂时回了一趟京城。

    “没想到你居然从李黄瓜手里拿下这块地了!”周晓打趣地说道,“你不知道这件事在京城都快传开了,都说你是‘女诸葛’。”

    林冬梅哭笑不得,说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我只不过有更好的投资方案来说服鹏城政府,而鹏城政府又刚好被我说服了。”

    “那还是了不起啊!”周晓认真地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国内对外资和明珠市、宝岛省的商人有种特别的迷信,仿佛外面的月亮就是比较圆。结果导致很多人只要看到明珠和宝岛的商人,那膝盖就不自觉地软了。你这次从他们那里虎口夺食,倒是让不少民营老板对你刮目相看。”

    林冬梅没有再说什么,她知道周晓的说法其实是现在国内的一种主流思潮。很多地方政府一看到是来自明珠市或宝岛省的商人,就敢在不调查对方的任何背景下将大片土地划给人家。而人家拿着这块土地和当地政府的背书转手从银行贷出大量金钱,然后就玩人员消失。就算不消失,最后这笔钱也很大程度会成为坏账乃至死账。在交了好几年“学费”之后,大家才学会没有那么迷信所谓的明珠商人或宝岛商人。

    “你知道我这次在鹏城投资那么多,为的是什么么?”林冬梅问道。

    “我大概听说了,你打算做芯片?”周晓问道,“我听研究院的同事说了,你正在挖他们那边的芯片人才。”

    林冬梅点点头。此时国内的芯片人才并没有落后海外太多,如果再从海外挖几个大拿回来,那国内追赶上外国的芯片技术或许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按照林冬梅的保守估计,大概五年就能看到希望。而且芯片行业里,华人的技术人才特别多。因此多打打感情牌,还是有希望捞到大鱼的。如果等某些人鼓吹的“造不如买”彻底统治国内科技行业的时候,芯片人才就完全断层了。等到那个时候再追赶,那就不是五年的时间了,恐怕十年、二十年都很难看到希望。

    “芯片耗费的资金可是很庞大的,没有国家的投入,我们能够负担得起?”周晓有些忧虑地问道。

    “所以我们需要找一头现金奶牛来补贴芯片研究。”林冬梅当然知道私人做芯片开发有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