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在线阅读 - 第115节

第115节

    周晓搂住林冬梅,安慰道:“没事的,你还有我呢!回到家就放下心。”

    “嗯。”林冬梅点点头,“我会努力调适好自己的心情。”

    第382章 初进学习班

    林冬梅从老王大夫那里将药材取了回来,然后就按照方子给林mama炖起了药膳。药膳的效果虽然有些慢,但几天吃下来还是看到林mama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而且林mama的睡眠质量和胃口都提高了不少。再加上林冬梅开始教林mama打太极拳,林mama自己觉得不仅身体舒畅了许多,还发现自己的力气似乎都有所提高。

    看到林mama身体恢复得这么好,林冬梅的心头焦虑也去了不少。不过她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向红举办的思想学习班已经要开班了。现在距离赵向红入职已经快两个月,她不仅在桃江站站稳了脚步而且还让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除了思想学习班之外,由赵向红负责的纠察队现在也成了思想教育宣传队,几乎每周都要更新一次站内的宣传内容。广播站和黑板报更是让她做到了每日更新,因此让人想无视都无视不了。

    赵向红如此高调地办事,自然也惹来了一些人的不满。可是这些人低估了赵向红的能力,那些个人还没闹起来就被赵向红安排纠察队给全部抓了。轻则送到改造队去改造思想;重则干脆送到公安局,有好几个据说都被安排起诉了。这一番“杀鸡儆猴”的举动是真的吓住了火车站的许多人,人家好歹是杀一只鸡,哪有这样杀一群鸡的?

    经过赵向红的这一波举动,许多人知道赵向红这条过江强龙真要对付几条地头蛇也不是什么问题,因此许多人纷纷打听赵向红的思想学习班还招不招学生,不少人是哭着喊着求赵向红让自己去学习。但是赵向红却淡然地回答,我的学习班是求质不求量的。

    林冬梅算是赵向红最先相中的那批学员,因此又有不少关于她的传言在站内传播开来。其中无非说是赵冬梅这人运气太好了,刚来就被空降,随后又获嘉奖。明明已经走在升职加薪的快车道了,现在又被赵向红看中,这简直是要起飞的节奏。林冬梅听说手是哭笑不得,她可算是被赵向红半胁迫地要求加入学习班的,这真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既然要去学习班学习,林冬梅也还是做了点准备。衣服换成最朴素的工作服,连平时穿得牛皮小高跟也换成了绿色解放鞋,甚至袜子都是那种粗纱袜。然后胸口别上了徽章,手里拿着语录、钢笔和笔记本,看上去就是一副爱学习的模样。

    “这打扮没错!”林mama点头道,随后又嘱咐,“到了班上少说少做,多听多看。最重要的是,不要特立独行!记住了吧?”

    林冬梅乖乖地点了点头,然后在林mama和周晓的目送下离开了宿舍区。

    赵向红的学习班其实就在小会议室那边,只不过今天特意有纠察队的成员拦住了门,没有学习班发的学员卡是进不去的。林冬梅出示了学员卡就顺利地通过了门禁,然后在会议室门外看到了廖红梅,她此时正拿着一张纸在张望着什么。

    “冬梅姐,你来了啊?”廖红梅发现了林冬梅,高兴地说道。

    林冬梅其实对自来熟的廖红梅一直心存芥蒂,所以淡淡地回答道:“廖同志,在学习班里我们互相称呼‘同志’或‘同学’吧?”

    廖红梅本来还想说什么,但是赵向红却走了过来。

    “冬梅同志的提议非常好,我们不要将我们的私人关系带入到学习中来,所以以后大家尽量称呼‘同学’、‘同志’吧!”赵向红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看着林冬梅。“冬梅同志,我决定任命你为我们思想学习班的临时班长。希望你能继续发挥你的模范带头作用,尽早成为让学员同志们都满意的正式班长。”

    听到赵向红如此看重林冬梅,廖红梅眼神里闪出一丝嫉妒的光芒,但很快她就掩饰了过去。她伸出手对林冬梅说道:“祝贺你,班长同志!我是学习班的临时学习委员,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不但能互相配合工作,还能相互促进学习。”

    赵向红满意地点点头,“我很高兴你们都能有这样的觉悟,想来我们以后的学习一定能事半功倍!”

    林冬梅在廖红梅的表格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就进入了会议室。此时会议室里已经有几个人正严肃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林冬梅看了眼,除了门外认识的廖红梅之外,剩下认识的恐怕就是那个“冰山美人”谢丽华了。

    或许是察觉到了林冬梅探究的目光,谢丽华回过头看了看。见是自己有过几面之缘的林冬梅,便稍微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林冬梅自然不好意思过多地观察,便也微笑着点点头算是回应。

    第383章 学习班见闻

    学员陆续赶到了会议室,在廖红梅提醒学员都到齐之后,赵向红就让大家按照现在的位置落座。然后赵向红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拿出一沓报纸,林冬梅粗略看了下,除了有最重要的“两报一刊”外,后世几份重要的中央级报纸也都在其中。

    看到赵向红如此轻松地拿出这么多报纸,林冬梅对赵向红的身份也感到了好奇。现在的报纸也是有一定保密性的,什么级别的人看什么级别的报纸都是有规定的;哪怕过了时效,有些报纸也不能轻易给普通人看。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就是因为沾了田晓霞的光才能大量阅读报纸。不过那也是因为那个时候对报纸的管控没那么严格,否则单单这个事情就足以将孙少平和田晓霞两个人送进学习班里好好反省。

    赵向红当然也知道此时报纸的管理有多么严格,因此她没有将报纸发下来,而是从牛皮纸袋里拿出一沓厚厚的白纸,白纸上有油印的文字。

    “这是最近几份重要的社评,大家一人一份,我们今晚好好地学习一下。”赵向红说道,“请学习委员廖红梅同志将这些材料发下去。我要提醒大家,这些材料是有一定保密性的,离开学习班后请不要随便和人谈及这些内容。”

    赵向红这句话让原本还有些无所谓的学员纷纷坐直了身体,然后极其慎重地阅读这些材料。林冬梅身为招待所所长,自然是够极别阅读这些报纸的。只不过林冬梅大部分时候都是粗略看过,像这样要求细细品读的情况还没发生过。

    林冬梅看着材料,再结合最近这段时间通过电台收听到的新闻,林冬梅已经猜到这场风波到了最激烈的时候。估计再过一段时间,连火车站、煤矿等这些原本算是“世外桃源”的地方也会变得纷乱起来。一想到这里,林冬梅的脸色就变得更加严肃了。

    阅读了半个小时之后,赵向红说道:“有没有同志愿意站起来和我们分享下自己的心得?请同志们不要担心,我们这是正常的思想交流,暂时说错了也没关系。”

    可惜此时的大家都知道什么叫“少说少错”,因此都纷纷闭上嘴巴,装作没有听到赵向红的话。

    赵向红见没有人回应自己,于是点名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请学习班班长林冬梅同志起个带头作用吧!”

    林冬梅虽然在心底很想拒绝,但是她也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拒绝。于是林冬梅站起身,想了想便严肃地说了起来。还好后世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会山会海,因此林冬梅知道如何说一些空话。这些空话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分析就知道话里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有。但林冬梅可不看真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谁晓得有没有人等在那抓自己的把柄。

    林冬梅侃侃而谈地说了十几分钟,最后结束的时候还收获了全班的掌声。

    “林冬梅同志说得特别好,看来对这些文件是有所领悟的。”赵向红自然要给自己捧起来的人鼓励,然后又开始慢慢点名其他人起立谈自己的学习所得。

    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结束后,赵向红还特意让林冬梅留了下来。

    “教员同志的指示果然是正确的!”赵向红激动地说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初我因为一些闲言碎语对林冬梅同志有不好的印象,这真的是太不应该了。经过今天的学习来看,林冬梅同志在思想上完全是进步的嘛!不过既然参加了学习班,还是要有始有终。那么林冬梅同志有没有兴趣帮我一个忙呢?”

    “不知道赵同志有什么事情是需要我帮助的呢?只要是我能力范围内的,我一定尽全力帮忙。”林冬梅没有将话说死,反而是留下了不少退路。

    “我打算给我们学习班开办一份月刊,专门在上面刊登我们的学习心得。”赵向红热情地说道,“不知道林冬梅同志有没有意愿加入我们呢?你放心,这些工作不会耽误你的正常工作,同时我也会向领导争取一些补贴下来。”

    林冬梅虽然不认同赵向红的理念,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赵向红作为一名管理者那真的是非常有能力的。林冬梅在后世见多了那种“只会画饼”的领导,但赵向红却是那种会给你实惠的领导。对于那种只谈理想不谈薪酬的领导,林冬梅只能说有多远就逃多远。不过赵向红显然不是这样的领导,而且林冬梅的确也没有拒绝的资本。

    “既然赵同志相召的话,那我自然义不容辞。”林冬梅微笑着说道。

    “那可是太好了!”赵向红显然很高兴,她热情地握住林冬梅的手。“有了林冬梅同志这样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一定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的。”

    和赵向红寒暄了几句之后,林冬梅便告辞朝自己家里走去。虽然此时物资供应没有后世那么丰富,但是铁路系统却是少数在这个时代能享受到各种物资供应的单位。别的地方此时还是限时供电或干脆没有供电,但火车站却可以做到24小时灯火通明。

    家属区虽然不像站区那边有许多路灯,但好歹还是能保证基本的照明。而且虽然现在已经九点,但还是有些调皮的孩子或胆子大的年轻人在外面嬉闹,所以家属区倒还没有安静下来。林冬梅快步走到自己的家,林mama正抱着冬宁在家门口转悠,而周晓则是在家里看着冬安和冬平。橱柜上的收音机正在放着戏曲,一切显得那么岁月静好。

    “你总算是到家了。”林mama因为在门外,所以最早看到了林冬梅。“我看其他学习班的学员都回来了,你怎么拖到这个时候?没受委屈吧?”

    “没有。”林冬梅接过林mama手里的冬宁。起初冬宁还有点不乐意,但很快闻到熟悉的味道后就乖乖地趴在林冬梅的怀里。“赵同志有点事情找我,所以就耽误了点时间。”

    “原来这样啊。”林mama这才放下心。“我这里熬了点骨头汤,要不要我给下点面条吃?在给你卧个鸡蛋?”

    虽然林冬梅已经出了月子,但是毕竟是生了三胞胎,所以林mama还是不放心,时不时还是要给林冬梅进步。得亏林冬梅已经恢复了晨练和夜跑,要不然体重非要立地飞升了。

    “好啊。”不过林冬梅现在的确有点饿。因为去参加学习班前有点心事重重,故而晚饭没怎么吃饱。经过这一个小时的学习后,林冬梅还真觉得有点饿了。

    “那行,我去扯开灶门。”林mama见林冬梅主动愿意吃宵夜就喜滋滋地去了厨房。

    “今天没发生什么事情吧?”周晓看到林冬梅进了房门,于是小声询问道。

    林冬梅将今天学习班的见闻说了一遍,周晓听完之后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容。

    “看起来这位赵同志没有对你产生什么恶意,甚至还因为你而改变了最初对我们的坏印象,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周晓说道,“刚刚你说的担心我也有在注意。孙平前几天给了我个电话,说是省站那边已经乱起来了。不过省站不是枢纽站,所以省局那边倒是没有太多的干预。孙平提醒我,说是那帮子人特别爱翻旧材料,他担心我们那个事情。”

    “那件事不是已经盖棺定论了么?”林冬梅皱起了眉头。

    她当然记得周晓因为“倒买倒卖”和“投机倒把”而差点被抓起来。幸亏当时没有抓到实际证据,最后在省局的强势干预下才算给了周晓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不过林冬梅和周晓都知道,这件事的确是真的,只是没有证据而已。如果重新翻旧案的话,他们也不知道到底会查出什么。

    “你也别太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周晓安慰道。

    第384章 赵向红示好

    吃完林mama煮的宵夜之后,林冬梅和周晓沿着自己所住的这栋家属楼慢跑了几圈。等出了一身汗之后,两人冲了个澡才躺到床上睡觉。或许是今晚大家心情都不错,周晓的手变得有些不老实起来。而林冬梅也被撩拨得气喘吁吁,但是她脑袋里的理智还没有断弦。

    “老周同志,你忘记医生的嘱咐了啊?”林冬梅将周晓的手从自己身上赶了下去,“这才过去两个星期,你就不老实了?到时候出了问题,我看你到哪里去哭!”

    由于周晓做了结扎手术,所以医生嘱咐他禁房事一个月。只不过这个手术过去了半个多月,周晓也渐渐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听到林冬梅的提醒,周晓顿时xiele气。

    借着月光看到周晓那郁闷的表情,林冬梅轻轻地在他脸上亲了下,“往好处想,不过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等身体确定没问题了,我们不还是可以像以前那样?”

    次日醒来,吃过早饭的两人在林mama的目送下踏上了上班的路途。两人在行政楼分开之后,林冬梅径直朝招待所六楼的办公室走去。

    林冬梅刚落座就听到了有线广播开始播音了。因为林冬梅的提议,最后宣传科只在招待所的办公区、前台、食堂和浴室装了广播,好歹没有装到住宿区去打扰旅客。

    起初这些广播还是让大家有些不满,毕竟大家正在工作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声音还蛮吓人的。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大家也习惯了广播的时间,于是大家也渐渐养成了听广播的习惯。宣传科这边除了播发上级媒体的新闻社评外,还会报道一些车站内的好人好事。而今天,广播里传出了对林冬梅的表扬。

    “所长,刚刚广播里是说到你的名字了?”正在给林冬梅送水的方丽源惊讶地问道。

    “好像是提到了我的名字,不过我也没注意到。”林冬梅此时也是一头雾水。

    招待所是火车站的附属单位,所以相较于他们调度室、客运组等部门来说算是“后妈养的”,因此宣传科那边很少针对招待所进行报道。这次提到了林冬梅的名字,还进行了表扬,这倒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现在的人们没有多少娱乐手段,于是林冬梅一下子就成了火车站里人人关心的热门人物。只不过林冬梅现在依旧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直到下班的时候,林冬梅如约来到由赵向红发起的《学习月报》编辑部才知道来龙去脉。这份表扬稿是赵向红亲自撰写并得到了站长的批准,所以这算是正儿八经的表扬。口头表扬也是荣誉的一种,只不过等级比较低而已,但那也是可以写入档案的。

    “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你担得起这份表扬。”赵向红说道,“林冬梅同志,这次月报的创刊号也请你写份稿子过来。放心,这是有稿酬的。而且优秀的稿件还可以推荐到省局或省级、部级媒体,如果得到刊发还有额外的稿酬和荣誉。”

    “那我试试看吧。”林冬梅有些无奈地答应了下来,“到时候还要请您斧正。”

    “嗨,什么斧正不斧正的?你我都是学习班的同志,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编辑部除了有林冬梅和赵向红外,廖红梅也带着一个女孩赶了过来。没过多久,谢丽华也带着一个女孩走了过来。

    “既然我们编辑部的同志都到齐了,大家互相介绍下吧?”赵向红说道。

    经过大家一番自我介绍,林冬梅终于知道跟着廖红梅的人叫丁湘,而跟着谢丽华的人叫马娅。她们四个人都是宣传科新招的科员,只不过廖红梅主要是车站文艺汇演的骨干,谢丽华和马娅都是广播室的成员,丁湘则是宣传科的材料员。

    “大家以后就要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希望我们能发挥我们的热情和才华将《学习月报》办好!”赵向红给大家鼓励道,“作为创刊号,我希望所有的编辑同志都写一篇稿子过来。大家放心,我最后会为大家把握方向的。”

    有了赵向红的这个承诺,原本大家还紧锁的眉头都松开了。赵向红趁热打铁公布了稿酬和奖励,这更加激发了大家的热情,让大家恨不得马上就稿一份。但是写作这件事可不是想来就能来灵感的,何况林冬梅还要找周晓商量下稿件的基调。

    第385章 周晓的指教

    “如果这位赵同志只是这样的话,那她可比其他幺蛾子要好太多了。”晚餐的时候,周晓听到赵向红的新举动时忍不住吐槽道。“孙平那边基本都停止工作了,搞得省站供销社那边居然开始断货了。而且情况都如此糟糕了,省站的领导还是不敢说一句话。”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才和这位赵同志接触不到一个星期,谁知道她以后会怎么样?”林冬梅倒是没有那么乐观,“对了,我这篇稿子该如何写比较好?”

    林冬梅知道如果按照上面的意思去批评那几个人的话,肯定能收获到这些人的肯定。没准自己在这个时期还能捞到不少资本,可问题是风波结束后又该如何自处呢?更何况林冬梅是认可那些人的,她可没办法昧着良心去批评他们做得不对。

    “既然你不想写那些内容,那我们就写那些永远不会犯错的内容好了。”周晓说道。

    两人在临睡前都交流过彼此的看法,所以周晓很清楚林冬梅的想法。

    “永远不会犯错的内容,哪里有那么好的内容等着我去写?”林冬梅翻了个白眼道。

    “歌颂爱国、赞扬劳动、感恩母爱,你说这些内容算不算永远不会犯错的内容?”周晓笑着问道,“当然,现在写感恩母爱可能会被说有点小布尔乔亚,但是歌颂爱国和赞扬劳动总没有错了吧?不过我推荐写赞扬劳动,毕竟歌颂爱国这块还是需要一些嗅觉的。“

    林冬梅当然听明白了周晓的弦外之意,而且她也觉得劳动的确是一件值得赞扬和推崇的事情。于是她脑海里立刻有了稿子的雏形,因此林冬梅脸上绽放出了高兴的表情。

    过了几日后,林冬梅拿着一篇散文找到了赵向红。

    “赵同志,这是我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希望你能指点一二。”林冬梅说道。

    “这么快就出稿子了啊?”赵向红有些惊讶地说道,“你还是第一个呢。”

    赵向红仔细看起了林冬梅的散文。林冬梅的这篇散文算是记叙散文,主要是报道了车站一位任劳任怨的老门卫。当然,林冬梅也升华了下中心思想,让文章符合此时的审美。

    “写得太好了啊!”赵向红激动地说道。“林冬梅同志,我觉得组织安排你去担任招待所所长简直是浪费了你的写作才华!你这篇文章从细微处看到劳动的光彩,同时还展现出了一位工人代表的思想觉悟。哎呀,我都觉得这篇文章发在《学习月报》上浪费了。”

    赵向红激动地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了几步之后,最后严肃地说道:“林冬梅同志,这篇文章我会推荐去省报、《铁道报》和《工人报》。后面两份报纸我不敢保证,但是省报那边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林冬梅同志,你真的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林冬梅也被赵向红的话给吓了一跳,她不过是想完成个任务,这下居然直接要去省报发文章了。现在可没有什么文学文艺类的报刊,大部分的报刊都是喉舌,所以几乎没有给普通人发稿的地方。而且从某个角度来说,一旦在这些报刊上发表了文章,林冬梅也等于是站在了风波里。林冬梅很想拒绝,可是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有些时候不是自己想躲就能躲过去的,既然无法逃避,那就直面后面的风险吧。

    林冬梅回家后将事情告诉了周晓,周晓倒是云淡风轻。

    “能发表就发表,你觉得那些大人物哪里有时间顾及你这个小女子?”周晓打趣地说道,“而且你那篇文章几乎就是万金油,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没什么问题,所以他们就算想找麻烦也下不了嘴。要是按照我的想法,你干脆多写点这样的文章。一旦你在上面的人面前挂了号,那不管哪边动你就要考虑会不会被其他人抓来做文章。”

    “你说这也算是一种自保的手段?”林冬梅有些高兴地问道。

    周晓点点头,“我觉得是。而且既然你有这方面的才华,那也别浪费了。”

    林冬梅忽然想起在风波结束后的1970年后期到1980年代是国内严肃文学的最后辉煌,而且那还真的是一个作者可以轻松实现财务自由的黄金年代。

    “不晓得我这篇文章能拿多少稿费?”林冬梅满怀憧憬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