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想了一会,林冬梅只有长长地叹息了一口气。

    小魏老师没有说什么,只是继续拍着林冬梅的手背。

    等林冬梅心情平复一点后,小魏老师又说道:“其实我这次回去是因为我婆婆跟我达成了协议,我丈夫的抚恤金分成两份,一份归她,一份归丹丹。此外,部队给丹丹的抚养费就全部归丹丹所有,直到丹丹满了18岁。”

    “那你呢?”林冬梅觉得这对小魏老师不公平。

    “我嫁给他又不是为了他的钱。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幸福,这就足够了。”小魏老师哽咽了一下,“他的抚恤金给他mama和他女儿没有什么不对,毕竟老的老,小的小,没有这钱可怎么活下去?但我还有手,我还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啊。”

    小魏老师和林冬梅聊了一个下午,直到天色变暗,小魏老师才带着丹丹回她们的宿舍去了。

    送走小魏老师和丹丹后,林冬梅有些怅然,于是坐在椅子上想着什么。

    “我回来了!”没多久,宿舍门被打开,赵玲欢快地喊着。不过她看到林冬梅的样子,忙过来问道,“你这是感冒了么?”

    “不是,我只是碰到了一些事,没有想明白。”林冬梅说道。

    “能不能告诉我?我帮你看看。”赵玲询问道。

    林冬梅摇摇头,“不好意思,玲子,这里牵扯到别人的隐私,我不方便告诉你。”

    “没关系。”赵玲微笑着说道,“其实你也不要为别人烦恼,既然那个人还能坦然和你说他的故事,我想他应该自己都没在意。所以,你在烦恼什么?”

    “是啊,我在烦恼什么?”林冬梅失笑道。

    “就是。”赵玲拿出自己的饭盒,“走吧,再不去食堂可没什么好吃的了。”

    第134章 会小心

    从学校步行到食堂需要半个小时的路程,平时走小路倒是可以省下十几分钟。但是现在正是融雪天,小路上的积雪不仅没有人清理,而且还结成了厚冰。如果不小心滑下去的话,要么摔得够呛,要么滚到到几个平时给稻田提供浇水的池塘里。

    虽然冬天的池塘水不深,可这天气掉进去那是绝对要感冒的。若是送医院不及时,转成肺炎那也不是没可能的。现在的医院里,青霉素等抗生素可是稀缺药品,所以肺炎是极有可能导致死亡的。

    林冬梅和赵玲都是惜命的,宁可多走一点路也不冒这个险。何况现在住学校的年轻老师也不少,所以大家结伴去食堂打饭菜也没什么好害怕的。

    经过这半年的相处,林冬梅、赵玲跟那些矿务局派来支援的老师们也关系融洽了许多。本来双方就没有什么大矛盾,再加上又都是年轻人。打了几场羽毛球、乒乓球,又聚餐了几次之后,大家的关系至少都提升到“熟人”级别了。

    不过面对这些老师的热情,林冬梅觉得更多还是他们的心态摆平了。以前他们自恃自己来自矿务局就有点看不起基层煤矿,结果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包子有rou不在褶上”。

    首先矿务局并不算是基层煤矿的直接主管部门,充其量矿务局手里只有煤矿的人事建议权和协调各煤矿工作的权力。这点权力还要看基层煤矿愿不愿意给面子,不给面子那就是一纸空文。

    而且基层煤矿的收入那可都是直接上缴国库,矿务局还要等财政重新下拨资金。那真论有钱的程度,矿务局完全不能和基层煤矿比。其他都不说,这群矿务局的老师在基层煤矿吃了几天食堂之后就知道基层煤矿这里是真卧虎藏龙。

    大家打好饭菜之后又相伴离开。自从有了煤球灶之后,女老师们都或多或少会在宿舍里开火。一方面是省钱,另一方面则是更合自己口味。女老师们都打完饭菜就走,男老师自然也不会真傻到吃完再走,肯定也是跟在女老师后面离开。

    大家回到学校后,就按照熟悉程度去各自的宿舍一起吃饭。林冬梅和赵玲都是一副不喜欢被人打扰的态度,所以大家都不会来她们宿舍。而两人也喜欢这样,毕竟两人家里可是时不时送好吃的过来。而且林冬梅还有个盲盒系统,里面的奖励糊弄下赵玲就算了,其他老师那可都是人精,哪里瞒得住。

    “冬梅,你这红烧rou的水平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关好门之后,赵玲连忙从一个藏在柜子里的玻璃罐头里挖了一坨rou出来。

    “吃就是了,别大声嚷嚷。”林冬梅拍了下赵玲。

    其实林冬梅觉得她那天炖rou的时候,大家就应该晓得了。只不过自己不说,大家也就在装糊涂。

    “冬梅,我爸爸让我谢谢你。”赵玲压低嗓门说道,“我爸也说了,你的感觉是对的,让我多听你的话。”

    有了赵爸爸那边的肯定答复,林冬梅就越发肯定现在的形势不容乐观了。

    “那你可要听我的话。”林冬梅说道,“首先你以后少去参加那些读书会和朗诵会什么的。”

    第135章 期末考

    林冬梅原本以为赵玲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至少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但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赵玲几乎是从她们谈话后的第二天就开始让自己低调起来。

    赵玲不仅完全推辞了所有的社交活动,同时也将自己的生活简化到只有办公室、教室和宿舍三点一线的程度。如果昔日的朋友来打探赵玲在做什么,赵玲就翻出一本厚厚的《高等数学》挡住了所有人窥探的目光。

    “你都端上铁饭碗了,怎么还想着要考函授大学啊?”一个同为诗歌朗诵会的朋友有些不解地问道。

    “趁年轻,试试自己能走多远吧。”赵玲浅笑着回答道,“而且既然自己是数学老师,那多学点数学还是有些帮助的。”

    虽然大家有些舍不得赵玲,但是既然人家想好好学习了,难不成还去打搅人家?现在的人对知识还是非常尊重的,如果让自己长辈知道自己去打搅其他人学习,那少不得回家就是“父母之爱如山崩”了。

    就在赵玲开始准备参加函授考试的时候,她们担任老师之后的第一学期期末考也就开始了。

    这次期末考是由青峰县教委统一组织的,全县所有小学都会参与并进行总排名。因此这次成绩是很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育能力,所以李校长和卢主任都放话说了,期末考核的重中之重就是这次期末考成绩。

    “你担心么?”在宿舍里,赵玲有些坐立不安。

    因为是全县统考,所以监考老师也是外校派来的。赵玲和林冬梅因为还是第一年入职,所以并没有资格去外校监考,所以留守本校协助做些后勤工作。

    “你觉得我能不担心么?”林冬梅放下手里的《小学教育月刊》,语气平静地说道。“但我自认为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去教他们,所以我相信孩子们只要认真去考就肯定没有问题。”

    “你倒是信心十足。”赵玲也坐了下来,然后继续看着手里的书本。

    “你打算过完年就去报名庆阳师范学院的专科函授课程啊?”林冬梅询问道,“我其实觉得你胆子可以更大点,直接瞄准他们的本科函授课程。”

    “我谢谢你对我如此充满信心。”赵玲翻了个白眼,“我跟你说啊,我这才毕业半年不到,我发现我居然看不进这些教科书了。”

    “没办法,人一进入社会就会开始变得浮躁起来。”林冬梅耸耸肩,表示她也没办法解决。“要不然那些搞科技研究的人为啥是人才了吧?”

    “是啊。”赵玲点头认可林冬梅的话,“远的不说,我哥前些日子寄信回来说打算再读研究生。”

    “是吗?他打算念自己学校的研究生么?”林冬梅询问道。

    风波的前几年,大学其实还算是一片净土,只要自己不作死还是有可能毕业的。

    “快别说了,我哥打算去农大念水稻培育。”赵玲一脸苦闷地回答道,“我爸爸倒是表示支持,但是我妈说什么都不同意。”

    “你哥这跨度也够大的啊!”林冬梅惊讶地说道。

    赵睿本科念的是文科里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专业,结果研究生要跨到属于工科的农学范畴,这在后世考研人中几乎是“自寻死路”。

    “唉,我也不知道我哥是怎么想的,但是他现在已经去考了吧?”赵玲不确定地说道。

    第136章 等成绩

    小学生的统考其实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虽然也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科学和体育五门功课,但是每门功课的考试时间其实只需要60分钟罢了。跟中学时动不动就是90分钟或120分钟的考试长度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林冬梅和赵玲这两个留守学校的老师在体育考试时终于派上了用场。小学生的体育考试有三大类:60米短跑、立定跳远和男生俯卧撑及女生仰卧起坐。林冬梅和赵玲的工作就是协助这些小学生的动作尽量规范,以及仰卧起坐的时候帮忙压腿啥的。

    “好了,这次青峰县小学统一期末测试体育课的考试到此就全部结束了,这也代表本学期的统考圆满结束!”一个负责新矿分校监考的老师高声宣布道。

    然后全场响起了掌声,李校长代表新矿分校向这些外校来的监考老师表示感谢,然后招待他们去食堂吃一顿工作餐。

    忙了一上午的林冬梅和赵玲决定在宿舍煮点面条吃就算了,实在是没有力气走那么远的路去食堂了。

    回到宿舍后,林冬梅开始煮面条,而赵玲则在一旁收拾桌子。

    “对了,冬梅,你这面条哪里买的?我咋在粮站没有找到呢?这口感比富强粉做的面条还好吃。”赵玲忽然问道,“这面条价格肯定贵,你可千万别自己垫钱进去。当初我们说好了的,钱和粮票平摊。”

    赵玲的话让林冬梅咯噔了下,她发现自己最近的确有点不够谨慎了。因为她拿来煮面的面条可是后世的“特一粉”,而现在最好的富强粉以后世的标准就是“特二粉”而已。两种面粉差了一个等级,哪怕是普通人都能吃出口感不同。

    “这是周晓他们车站那边的面粉,我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林冬梅下意识地将事情推给了周晓。

    “还是他们铁路系统好啊,啥都能吃到。”赵玲收拾完桌子就过来帮林冬梅打下手,“你以后嫁给周晓那就是享福了呢。”

    “你瞎说什么呢?”林冬梅嗔道,“我还没打算嫁给周晓呢。”

    “不是吧?”赵玲吃了一惊。她紧张地看了宿舍门,见大门紧闭才放下心。“你俩都处了2个多月了,差不多就该见家长订日子了吧?再不济也该在家长那将关系确定下来了。你说你不想嫁给他,那周晓知道不?咱可不能故意吊着人家男同志啊!”

    林冬梅听完赵玲的话有些哭笑不得,敢情自己闺蜜以为自己是个“集邮女”不成?

    “我其实担心的是我和他之间的学历差距,还有他现在的户口还在京城呢。”林冬梅说出自己的担忧。

    “这……”当林冬梅抛出学历和户口这两个问题后,赵玲也没辙了。说到底,赵玲自己也是个没谈过恋爱的少女。

    “好啦,你放心,我和周晓会好好处理我们的关系的。”林冬梅安慰道,“最后肯定会是一个完满的结局。”

    第137章 出分数

    全县统考就意味着试卷将统一在县教委批改,林冬梅和赵玲作为新入职的老师当然还没资格参与,所以只能乖乖在学校等成绩。不过虽然全县的小学生虽然多,但阅卷的老师也不少,再加上阅卷老师采用流水线批改,因此基本在一周后就统计出了各科的成绩。

    林冬梅和赵玲及其他老师都在办公室里焦急地等着李校长和卢主任。这两位已经去总校领取分校各科的成绩及相关统计数据。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回来?”有老师焦虑地问道,然后又忍不住摸出了香烟。

    “要抽烟就去外面抽!”立刻有其他老师反对道。

    统考后又下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规模比前一次大了许多,再加上前一次的积雪还没有彻底融化干净,因此这次大学带来的降温就更加明显了。别看办公室里现在有三个煤球灶在烧着,但房间的温度也勉强在零上5c徘徊,大家只能在毛衣之外套毛衣,棉衣之外套棉衣。

    “冬梅,你这身体可真好。”赵玲有些羡慕地对林冬梅说着。

    “谁让你不锻炼身体的?”林冬梅打趣地说道。

    其实林冬梅棉袄里套了一件红外保暖内衣和羊毛衫,同时还贴了几个暖宝宝才让林冬梅身体保持足够的温暖。

    就在大家闲聊的时候,办公室门忽然被推开,雪花被风卷着就飘了进来。

    “这天气可真的太冷了!”卢主任胳膊下夹着一个公文袋,一走进来就跺脚说道。

    “将火门都扯开,可不敢让咱们的卢主任冻坏了。”有个老教师半开玩笑地说道。

    不过倒是有几个年轻老师将火门给扯开了,所以房间的温度也在慢慢地提高。

    “好了,我就不说什么废话了。明天学生要来领成绩单,咱们现在就公布下各年级各科的得分和在全县的排名。”卢主任说道,“具体的排名就不需要跟学生们说了,如果有家长感兴趣就私下回答吧。”

    卢主任开始各年级各科目地宣布平均分、全县排名以及高分段的分布情况。青峰县包括县城、各机关各单位和下辖公社,总共有大约二十几所完全小学(即拥有完整的一年级到六年级)和三十几所初级小学(只有一年级到三年级)。

    由于下辖公社的办学条件较差,加上大部分的初级小学都集中在那边,所以在全县排名里基本处于后段班了。

    真正在较劲的就是青峰县完全小学、青峰县机关小学、红旗煤矿附属子弟学校小学部、红旗煤矿附属子弟学校新矿分校、青峰棉纺厂子弟学校小学部等学校,这些学校大概合计起来每个年级有十个班上下。

    林冬梅大致听了下,一年级、二年级在全县的排名比较一般,大概就是十名左右的成绩。但是进入三年级之后,新矿分校的平均分和排名就有了质的飞跃。基本上都在前五名,尤其是自己负责的语文居然拿到了全县平均分第二的好成绩;同时语文单科前五十名,自己班也有快10个人。

    赵玲的成绩虽然没有自己这么出色,但是她的数学平均分在全县也是前五的成绩,数学单科前五十名里,她班上也有5个人。

    听到这样的成绩,两人对视一眼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第138章 涨级别

    “这次我们学校的成绩都非常理想,不仅保证了所有学生在全部科目都及格这一基础目标,同时我们总分在全县排名前50名的学生有不少。”在卢主任宣布完成绩之后,李校长就出来做了总结。“大家放心,大家所作的努力我都看到了,所以年底的奖金就敬请期待了!——散会之后,请林冬梅老师和赵玲老师分别来我的办公室。好了,散会!”

    办公室里自然是喜气洋洋,还有什么比奖金更激动人心的消息呢?不过此时林冬梅和赵玲却站了起来,有些茫然地看着李校长离开的地方。

    “是谈你们转正的事情。”卢主任此时来解释道,“你们俩在岗前培训就表现优异,所以自然有这次提前转正的机会。好了,你们俩谁先去?”

    林冬梅想了想,“我先去吧。”

    说完,林冬梅就拍了拍赵玲的手,然后朝李校长的办公室走去。

    林冬梅到了李校长的办公室,李校长正在换煤球。

    “不好意思,我上午不在办公室,所以就没有点煤球灶,因此有些冷吧?”李校长换好煤球,将火门扯开,然后将一个烧水壶压在灶口上。“我听说这个节能灶是你想出来的?这可是个好东西啊!听牛婶说,一天最多六个煤球,还能随时都有热水用。”

    “我就是提了个概念,最后还是工人们的集体智慧。”林冬梅当然不会将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

    李校长没有说什么,只是示意林冬梅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