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在线阅读 - 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 第137节

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 第137节

    村里人对姚雪的身份议论纷纷, 这姑娘的父亲比镇长还气派,镇长下乡来都骑自行车, 人家父亲过来男方家里开汽车带保镖。

    眼看大家越说越夸张, 宋国柱的媳妇儿听无语了,

    “要不是秋生有本事人家姑娘跟她父亲哪看得上他?一天天别再说秋生运气好,你们难不成以为人家父亲来村里是喜欢串门?那是在向咱们打听秋生的底细。”

    何素琴随即叹气,

    “我知道你们羡慕, 这是羡慕的来的吗?你们自家孩子不也跟着秋生在外面赚钱。说不定哪天就从城里给你们带回来儿媳妇了。急有啥用?秋生快三十了,自家儿子真要有本事还怕娶不到媳妇?”

    一提到宋秋生的年龄,村民们的羡慕被冲散不少。是啊, 宋秋生都要30岁了才娶到媳妇, 她们自家孩子才二十五六岁,说不定多奋斗几年还真能娶回来城里媳妇。

    姚父离开前千叮万嘱,让宋家村一定要把果园办起来, 他绝对做第一个客户。

    宋时夏想说果树移植过来最快明年才能出果子,姚父表示他等得起。

    他又问到茶叶, 宋时夏摊手表示都是从山上摘的野山茶, 想批量生产更不可能,喝一点少一点。

    姚父期盼地希望亲家能在家里种几棵茶树, 宋父一大早扛着锄头从山上挖了几棵茶树种在院子里。

    “姚兄弟,等摘了茶叶我就寄给时夏,让她帮忙炒了给你寄去。”

    姚父越来越觉得自己这次来宋家村的决策正确,要不是鸡鸭运输困难他还想从这进货,可惜听说已经跟燕京大学食堂达成了合作,宋家养殖场的家禽全都给人学校供应。

    想想学校要求多高?能成为学校的专属供应商,说明那学校是有人会吃的。

    可惜自己的生意不在这里,如今内地真是遍地生机,宋秋生只要抓住机遇说不定真能成事。

    姚父离开前汽车上装满了大包小包土特产和家禽水果,他在首都还有些事要办,只能让两位保镖带着大包小包东西坐火车回去,十分郑重叮嘱一定要放在冷柜里。

    宋时夏和哥哥还有姚雪姐在家多待了几天才离开,母亲几乎把家里的菜园子都要挖空了,让她们回城里多带些rou哥菜。

    她和哥哥各种推辞,才同意一人带一只鸡鸭回去。否则好不容易让父母办起来养殖场,光是自家人吃就能霍霍完。

    宋时夏和哥哥期间又去大队找了二伯爷,提到村里修路的事。

    “我们修路只有一个要求,修路工人都从咱们宋家村出人,如果是陈家村的人,必须得是没有骂过我们家的才行,我跟我哥没那么大度。”

    宋国柱郑重点头:“放心,我肯定向着咱们宋家村,谁要是有意见咱就不修了,爱走不走。”

    宋时夏和哥哥相视一笑,

    “二伯爷,有您这句话我跟哥哥就放心了。您多动员动员咱们村有想法办果园的人,咬咬牙掏一笔钱真的不会亏本,要是第一年赔本就把果树原价卖回来。我保证只要咱村能供应水果我哥就能找到销路。”

    宋时夏没出过远门,她一开始考虑的是水果只卖到首都,只要汽车开的够快当天就能送过去。目前市面上的水果几乎都是私人零售,很少有商贩大规模出售。

    姚伯父点醒了她,原来水果好吃即便是隔着几百千米,他们都愿意为之买单。

    而且宋时夏想起来水果有坏果没法处理可以做成罐头,到时候村里可以办个罐头厂,罐头可以远距离运输甚至可以出海。

    所以村里如果只有几家人种果树还真不够卖。

    宋国柱半信半疑:“真的?全都能找到销路?”

    宋秋生接过meimei的话,

    “真的能,二伯爷你这次去首都见了世面,看那些首都人民手上有钱都花不出去,想吃个蔬菜水果还不如咱们乡下方便呢。”

    宋国柱赞同点头:“是啊,咱们村里愁挣不到钱,城里人手上有钱没地方花。要是把咱村里的东西给他们城里卖过去,咱们赚到了钱,他们买到了东西,这不是共赢嘛!”

    宋秋生拍手:“是吧,所以二伯爷劳您费费心,多劝说劝说。山地咱们自家都有,每家都分了地方,也就买果树花钱,实在不行咱们可以签个合同慢慢还,不过要是信誉不行的人可不同意啊。”

    宋时夏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现在要是愿意种果树,以后咱们村里办了罐头厂就优先从家里种树的人里面选,一家四口不可能都去种树,让年轻人进厂里上班,咱们村年轻人的就业也有着落了。”

    这年头只要一听到进工厂上班那绝对是体面工作。

    果不其然,宋国柱想到村里未来会有工厂顿时动力满满。

    “行,这事交给我,我绝对帮你们办得妥妥当当。”

    “二伯爷,您也别太劳累,注意保重身体啊。”

    二伯爷是宋家的靠山,如果他儿子能竞争到村长,以后宋家在村里的地位就水涨船高了。

    宋时夏倒不是想让宋家独大,只是有了村长做靠山,自家到时候赚多少钱村里人也就关上门说,不会因为仇富上门□□。

    这种事宋家村或许没有,如果是陈家村可能真会发生。

    禁不住二奶奶的热情,宋时夏和哥哥被迫留下来吃饭。

    二伯爷抬起筷子:“平时都是去你家吃饭,尝尝我家的饭菜合不合你们俩的胃口。”

    二爷爷这话里有话,宋时夏和哥哥不吃都不行。

    倒不是不爱吃,只是二伯爷家里就养了几只鸡,二奶奶特地杀了一只鸡招待他俩,这都是贵客待遇了。

    宋时夏笑着道,

    “干笋炖地锅鸡,锅边上再搭着烙好的饼蘸汤汁吃,我在城里也做这道菜呢。”

    二伯爷从桌子底下掏出一瓶酒给俩人倒上。

    “你小时候总是喜欢带着冬冬跑我家来,那时候家里穷,只能给你们吃点玉米饼子。”

    “你哥每次找你们就会跑来我家院子里老鹰抓小鸡,后来你学精了就躲在床底下。”

    宋时夏对这段记忆模糊,不过倒是记得原主经常带着弟弟蹭饭。

    家里没什么粮食,要是能去别人家哪怕蹭个鸡蛋都能开心半个月。

    可惜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穷,即便二伯爷是队长家里条件都只是比别人家多一斤玉米面。

    所以宋时夏小时候就喜欢带着冬冬来二伯爷家蹭玉米饼。

    “这锅上就是玉米饼吧?”

    二奶奶揭开帘子进屋,

    “我把电风扇抱来了,不然你们吃这个肯定热。这玉米饼子现在都敢大手脚放糖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肯定不敢想。”

    其实放在平时也不敢想,普通玉米饼子就是用来充饥的,咋还可能往里面放糖。

    不过秋生跟他meimei都有出息,不只是她家的贵客,更是整个宋家村的贵客。

    宋时夏笑着道:“咱们村的生活以后只会越来越好,说不定再过三十年连穷人都没了,家家户户都是小康。”

    这种日子宋国柱都不敢想。

    “要是真有那一天,说不定大白面馒头能当饭吃。”

    宋时夏笑了笑,宋秋生跟二伯爷碰了一杯酒。

    “那肯定,我们做生意的时候去过对面小岛上,人家那有钱的人特别有钱,能娶四五个媳妇,穷人瘦的跟麻杆似的还要当牛做马。”

    二伯爷被酒辣的皱着眉头,

    “那是封建社会吧?”

    宋秋生笑呵呵道:“不是,那里社会比咱们这发达,但穷人压根没一点活路,咱们这儿起码老老实实种地还能吃饱饭。”

    宋国柱赞同点头。

    吃过饭后,宋时夏和哥哥刚到家门口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宋时夏不认识对方,对方一句话就让她知道了来人的身份。

    家门口站着一位头发乱糟糟穿着脏兮兮衬衫的中年妇女,身边是尖酸刻薄像的瓜子脸女人,以及看着很孬鸡窝头的男人。

    瓜子脸女人见到宋时夏先是浑身上下打量一番,随后“切”了一声。

    宋时夏被看的莫名其妙,宋秋生脸色变得不好。

    中年妇女连忙拉了拉尖酸刻薄脸的女人,自己上前跟宋时夏打招呼,

    “你就是宋时夏吧?我听说你考上了燕京大学,你认识陈娇吧?我家陈娇就在燕京大学,你能不能帮忙给我家姑娘带句话,就说她妈生病了,让她回来看看。”

    这一连串话下来,宋时夏觉得这家门口被人踩脏了。

    “你是谁?”

    中年妇女尴尬道:“我是陈娇的亲妈,我们母女俩之间有点误会,麻烦你帮忙带个话。”

    第117章 蔬菜鲜果

    宋时夏对陈娇的亲人没有好感, 这一家人在原著里面就是奇葩。即便自己跟陈娇有点交情,也不愿意跟这家人沾上关系。

    “我跟陈娇不熟,这种事你应该找人给写封信寄过去, 比我帮忙找人传话快很多。”

    陈娇的母亲还想再说,身边的女人不屑地翻了个白眼。

    “都是一个村的, 帮忙带个话又不会少块rou。”

    宋时夏故作惊讶:“你是?我没在村里见过你。”

    “我是陈娇她嫂子, 你就说带不带话吧?”

    宋时夏摇摇头:“学业繁忙, 你们还是写信吧。”

    陈娇的嫂子说话嘴里带着韭菜味, 她往地上“啐”了一口,

    “妈, 咱回吧, 宋家村的人架子大不给帮忙。”

    宋时夏拉住想出面的哥哥,冲着他摇了摇头。

    “为啥不让我骂回去,你没看她们啥态度?”

    宋时夏无奈道:“哥, 你一个大老爷们跟她们吵起来, 人家往地上一坐撒赖就成你的不是了,而且这还是在咱们家门口,多糟心啊。”

    宋秋生不甘心:“她们求人办事还翻白眼, 又往地上吐痰, 咋就跟咱们一个村。”

    宋时夏安慰哥哥:“别生气,为这种人生气不值得,陈家村的人不都是这德行吗, 又不是第一天认识。”

    临走前一晚,宋母找到女儿提出让宋冬冬去首都上高中。

    “咱们县城高中一个老师管好多学生, 你弟弟顶天考个专科。我想让你弟弟转到你高中, 你们城里的老师都是大学校毕业,说不定比县城教的更好。”

    宋时夏之前就考虑过弟弟高中去哪念书的问题, 不过家里没人在意她就没提过。别人家孩子都上县城高中说不定县城高中并不差,况且这个年代不限制复读跟留级,即便考不上还能从头再来。

    宋冬冬得知自己可以转学去首都别提有多高兴。

    他兴奋道:“姐,那我是不是可以天天去你那里蹭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