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在线阅读 -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188节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188节

    毕竟他是陈平,历史上刘邦还没有称帝的时候,他担任的职位是中军都尉,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情报处处长。汉楚的战争,正是从刘邦给了陈平三万金,陈平成功挑拨了项羽阵营内部关系,让项羽怀疑疏远范增,使范增这位项羽阵营唯一大脑离开了楚阵营而由楚强汉弱逐渐转变成了楚弱汉强。

    若非如此,陈平从未上过战场,又凭何封侯呢?知己知彼,必要的时候从内部瓦解敌人,这才是陈平最擅长的事情啊。

    赵不息盯着陈平的背影。

    不是,这么厚的两沓纸,是怎么藏在袖子里还看不出来的啊?

    赵不息看了看陈平的宽大袖袍,又看了看自己的袖袍,陷入了沉思。!

    第207章 李斯的想法

    在李斯府邸内,一处书房中,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李斯对坐侃侃而谈。

    一向脸上只带着客套笑容的李斯笑容也难得真情实感笑了起来,他仔细询问着自己的儿子在外的生活,关心他吃住如何,妻儿关系如何。

    除开丞相的身份,李斯也只是一个疼爱自己孩子的父亲罢了。

    得知李由这两年一切都好以后,李斯方才欣慰地捋了捋修剪的十分整齐的胡子。

    “为父这次将你调回来,其中的用心也都在信中告诉你,由,接下来为父会想办法将你塞到十五公主身边。”李斯的面色严肃了起来。

    “你只需要想办法让十五公主相信你,十五公主问你什么,你要知无不言,若是有不知道的便来询问为父。”

    李由并不是什么不知道变通的人,身为李斯最看好的大儿子,李由对朝堂上的弯弯绕绕也十分熟悉。

    甚至他都没有询问李斯为何要让自己这样做,总归父亲是不会出错的。

    李斯十分欣慰拍拍李由的肩膀:“为父老了,你家的未来还是要你撑起来。”

    李由看了眼自己父亲已经花白了的头发,坚决地点了点头:“由必不辜负父亲期望。”

    “去吧,去见见你的弟妹,他们也很想你了。”李斯笑道。

    权力和名声固然诱人,可李斯最看重的还是他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

    李斯相信自己的大儿子纵然比不上自己,可要保住李家下一代的富贵还是做得到的。

    就在李斯心思流转的时候,书房的门外忽然传来了他的门客的声音。

    “主公,公孙利正在厅中等您。”

    李斯眉心一跳。

    今日上朝的时候他看到周禀主动请命要去边关抵御匈奴的时候就觉得不太妙。

    他是知道前几天赵不息趁着夜深人静去换书的,那些允许令还是他亲自批下去了。在给赵不息通过程序的时候,李斯就已经猜到今日必定有一场sao乱。

    一书千金,无论是谁家中的藏书被人半夜破门而入强行“换”走都会有怨言的,赵不息的能力虽强,可到底双拳难敌四手。李斯甚至已经做好了在赵不息被众人刁难的时候让李由去雪中送炭的准备了。

    可按照李斯的估计,再怎么样也至少得闹上个三五天吧,可没想到当天公孙利就急匆匆来找他说周禀被赵不息差点逼死,最后还是淳于越出手才保下了周禀。

    李斯顿时觉得不妙,赵不息来到咸阳以后,做出的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下朝以后,李斯就让公孙利时刻注意着这几天儒家大臣的动静,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就立刻来告诉他。

    果然,一踏入议事厅公孙利就慌张的迎了上来:“丞相,大事不妙了!”

    李斯淡淡看了他一眼,不慌不忙道:“你好歹也是四十多岁的老臣了,慌慌张张像个什么样子?”

    公孙利哭丧着脸:“丞相,淳于越对嬴不息低头了,那老东西竟那么轻易就认输……”

    嘶~

    李斯手上一重,薅下来几根胡子,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一样丝毫不管,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公孙利,脱口而出:“怎么会这么快?”

    而后又意识到了不对,补充了一句,“十五公主竟然能对付得了淳于越?”

    公孙利只以为是李斯也觉得儒家竟然被一个小女郎打压下去了十分不可思议。

    “可不正是,那淳于越为了保下周禀,代价竟然是他自己对嬴不息低了头。您不知道,现在儒家那些大臣一个个都像是装死一样,嬴不息说什么他们都当做看不见……”公孙利念念叨叨。

    李斯皱起了眉毛,他打断了公孙利的话:“你再将那日早上出版府门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细细告诉我。”

    那日公孙利来找他,只是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李斯以为只是赵不息和周禀之间发生了冲突。

    可如今看来这不像是赵不息和周禀之间的事情,反而像是整个儒家都对赵不息退了一步。

    公孙利于是一五一十的将那天早上的所有事情,包括他所记得的在场之人的动作和说的话都告诉了李斯。

    “麻烦了。”李斯的眉心越颦越深,他忍不住责怪公孙利,“那日淳于越说的话就是他认输保周禀一命的意思,你怎么还觉得只是单纯淳于越用藏书保住了周禀呢?”

    公孙利赫然,支支吾吾:“这谁能知道淳于越竟然宁可保住一个弟子就对别人低头呢……咱们法家和儒家不对付了这么多年,儒家那群老头子一向如倔驴一般,从不低头啊。”

    可以看出来,公孙利是真情实感觉得不理解。

    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人罢了,儒家的弟子成千上万,淳于越何必因为一个人而放弃这样多的利益呢?

    朝政争斗,争的可不只是面子,还有利益。

    李斯倒是能理解淳于越的想法,若是有生命危险的人是李由,那李斯用什么来换李由一命他也都是愿意的。

    只是如今……李斯揉了揉自己的额角。

    他原本想要谋划的雪中送炭是送不成了。

    如今再去也只能是一个锦上添花了,可锦上添花终究比不得雪中送炭啊。

    “李由会代表法家去出版府参与修书。”李斯倒是当机立断,既然雪中送炭送不成了,那锦上添花也需要跑在别人前面才是,若是再耽误几天,说不定锦上添花都没得添了。

    公孙利显然被李斯这句话给震惊到了,他震惊:“李由乃是您的长子,三川郡的郡守,如何能去嬴不息手下呢?”

    李斯给公孙利解释:“孔鲋的弟子叔孙通也在出版府……我让李由去,正是因为要不落后于儒家。”

    “难道你还担心我的儿子会做损害法家利益的事情吗?”李斯佯装怒火。

    公孙利连忙陪笑:“您说的对,叔孙通既然在嬴不息身边,那我们法家也不能落后。”

    反正李斯是要派自己的儿子去跟他又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如今在法家之中,下一代的接班人唯有他和李由的呼声最高。

    本来因为李由有李斯这个好爹,这么多年自己在法家中处处弱李由一头。本来公孙利还以为李斯将李由从三川郡调回来是因为李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力不从心。而将自己长子从外地调回来给他造势呢。

    可没想到李斯竟然要让李由跟在赵不息身边,跟在赵不息身边就代表李由完全和其他的法家臣子脱钩,正好给自己一个大肆收买人心的机会。

    公孙利脸上强行压抑却终究没有完全压抑住的狂喜没有逃过李斯的眼睛。

    只是李斯并没有提醒公孙利,他只是在公孙利走后轻笑一声,向后将自己的后背靠在椅子上。

    他倒是没有意外公孙利有自己的小心思。说实话,法家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益高于道德,由此衍生出的各种学问都是基于人重利轻义而产生的,用利益去cao纵权势,用律法的具体形式去cao纵黔首的利益从而使他们听命。

    在这种思想影响没有自己小心思的法家弟子才是奇葩。就连李斯自己都将他自己的利益置于法家的利益至上,又何况别人呢?

    只是公孙利还是不够聪明。

    一个学派能够发展壮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思想主张有高下之分吗?

    李斯本身是荀子的弟子精通儒家学说,也精通法家学说,就他自己来看儒家和法家的学说根本就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同一件事情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从而会让人做出两个不同的选择罢了。

    法家之所以能够压住儒家一头并且超过儒家多少,而是因为嬴政喜欢法家。

    有且只有这一个原因。

    所以说最重要的东西根本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话语权,而是掌权者的信任喜爱。

    可惜这一点只有极聪明的人才能知道。而公孙利,只能说他不是蠢人,距离极聪明的人才还是要有一些距离的。

    想到这里李斯不由想起另一个他认为是极聪明的人来……

    “老夫有一些事情要询问御史丞,你去请陈平过来。”李斯吩咐身边的人。

    李斯是丞相,统领百官,所以尽管他并不是陈平的顶头上司,可要是想正大光明有理由的见陈平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唉,这样的聪明人怎么就不是法家的呢?”在去请陈平的下仆离开之后,李斯不无可惜的叹了口气。

    这段时间李斯和陈平打交道打的不少,对彼此的了解也逐渐加深。

    在李斯看来,陈平很有他年轻时的风范,聪明而不张扬,长袖擅舞还懂得讨好主君的欢心。李斯敢断论,陈平此子日后的成就必定不在他之下。

    可惜这样的聪明人竟然是学黄老的,道家那样的学派……李斯摇了摇头。

    法家是很注重主观实用性的学派,和道家的思想以颇为矛盾。不过李斯也并没有小瞧道家,道家只是不想争斗,并不是不擅长争斗,历史上的道法大家可不少。

    陈平得知李斯要见他之后也没有诧异,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就从桌子上装了一个略有些青涩的柿子和另一个已经成熟到橘黄的柿子跟随李家下仆去见李斯了。

    第208章

    李斯和陈平都是世上数的着的聪明人,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总是很轻松的。

    寥寥几句话,陈平就知道了李斯今日请他过来的意思。

    这是来试探主君对他的想法来了。

    陈平不慌不忙的从袖中掏出那两个柿子,往桌面上一放。

    “下官这次来是想和丞相做一桩生意。”陈平笑眯眯地指着桌子上摆着的两个东西。

    李斯定睛一看,乃是两个柿子,一个青涩而小,一个熟的刚刚好,橙红而饱满。

    这是什么意思?李斯斟酌着陈平想要表达的意思,陈平不可能无缘无故卖给自己两个柿子。

    “下官前日回家途中,遇到了一个老妪叫卖柿子,此老妪挑着两个篮子,一个篮子中是青柿,另一个篮子则放置着红柿。”陈平没有吊着李斯,他不急不缓的说着话。

    “此老妪说,青柿未熟,若是不急着吃,可低价买去放置几日,待到此柿熟了再食。若是急着吃,可买红柿,红柿已熟,买到手就可以食。”

    陈平笑了笑:“若是丞相欲要买柿,您会买青柿还是红柿呢?”

    话里有话啊。

    李斯沉默了片刻,缓缓道:“青柿只需放上几日便可变红柿,老夫自然愿意花小钱买柿了。”

    “是啊,下官也更愿意花小钱买青柿放几日再食。”陈平看了看李斯,话锋忽然一转,“下官方才说这次来是想和丞相做一桩买卖,这里却有两个柿。”

    边说着,陈平便在李斯的注视之下面不改色的将青涩的柿子又揣回了自己袖中。

    而后陈平抬起头对李斯笑笑:“您来晚了一步,青柿已经没有了,现在丞相只能买红柿了。”

    李斯:“……”

    “当然,丞相也可以选择不买此柿,毕竟此柿也不是非要卖给您。您不买,愿意买的人还多着呢。”陈平有些无赖的一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