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在线阅读 -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34节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34节

    待到整个屋中空荡荡的只留下他一人后,宗正才无力地摔入了椅子中,苍老干枯的十指紧紧攥着椅子扶手。

    他终于想起来赵不息像谁了,她像赵政。她和当年自己见到的十岁的赵政有九分相似!

    赵政,正是嬴政在赵国做质子时的名字!

    尽管宗正想不明白为什么在此之前他没有将赵不息和他家陛下联系起来,可当他一旦想到了赵不息像当年的赵政以后,宗正发现赵不息的嘴巴、鼻子……除了那双眼睛不像之外,其他的五官简直就像是和自家陛下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嬴政极为俊美,他的脸是综合了嬴氏和赵姬所有的容貌长处的一张脸,不仅有五分像嬴异人,还有五分像赵姬。

    若是赵不息只有三分像嬴政那她或许只是嬴氏其他子弟或者赵姬母家那边人的后代,可这九分的相似……

    宗正脸色变幻莫测。

    可看陛下那一无所知的样子,宗正又有些犹豫,要真是他想的那个关系,那身为父亲的自家陛下为何会不知道自己有个女儿呢?

    想到自家陛下兴致勃勃的给黑石子“找爹”的行为,宗正面色古怪起来。

    要是真如他想的那样,这就太滑稽了。

    年纪不轻、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的宗正愁苦地摸摸自己近来越发稀疏的发脚,怎么就让他在任期内遇到这种事呢。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宗正去寻到了少府令,也没说什么只是说他那边有一桩祭祀之事需要近十五年后宫人口的记载。

    国之大事,在祭与祀。秦皇室之事在这个家天下的时候代表的就是国家大事。少府令不敢怠慢,第二日就命人把后宫的各项纪录都搬到了宗正府中。

    宗正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他的所有怀疑都憋在肚子里一个字都不敢往外说,更不敢假手于人,只能怀揣着满腔复杂的心情自己日日熬夜翻看自家陛下的起居录。

    楚国送了一位公主和十个美人。

    齐国送了一位公主和二十个美人。

    魏国送了两位公主和十五个美人。

    赵国送了一位公主和三十个美人……

    “赵国公主?”宗正皱了皱眉,赵国王室和秦国王室祖上有亲,固然已经是数十代开外的亲缘了,可毕竟是同姓……不过也算不得什么,礼节崩坏了几百年了,赵国姓赵,秦国姓嬴,算不得同姓。

    宗正嗤笑一声:“赵迁竟妄想以一妇人换一国安宁,真朽木矣。”

    顺手就把这卷宗卷放在了一旁。

    那年正是秦灭赵之年,秦国强盛,一扫六合之相已经显现,各国都送了许多美人来试图和秦交好。

    加上当年的自家陛下还年轻正是好美人的年纪……

    宗正看着自己挑出来的受过宠幸的数十个美人的卷宗,眼前一黑。他需要一个一个核实,这还得熬多少天夜才能核实完啊?

    数百里外的黑石,赵不息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惦记上了。

    有一个老头刚好和当年十岁的嬴政熟悉,那个老头又刚好绕过“缓称王”技能的作用,没有把她和如今的天下之主始皇帝嬴政凑到一起相比,而是将她和当年默默无名的归秦质子赵政凑到一起相比,

    “缓称王”可以在赵不息弱小的时候让对她有威胁的高位之人忽略她身上值得注意的地方。赵不息和始皇帝长相相似属于她身上目前最值得注意的点,所以会在技能的作用下被旁人忽视,可赵不息和一个小小的质子赵政长相相似却不是什么值得别人注意的点。

    赵不息现在正忙着蹲在研究所里和墨家弟子一起改良火药配比。

    木炭不缺,黑石后面的山上到处都是树,直接烧就行。

    硫磺也不缺,黑石山里面就是煤矿,煤矿旁边就有一处小的伴生硫磺矿。

    唯有硝石,“硝石出陇道”,这时候的硝石几乎都是四川、甘肃一带开采出来的,距离河内郡路途遥远,因此价格也居高不下。

    赵不息这些年虽也攒下一些钱,可每一笔钱都有用处,实在拿不出来太多购买硝石。

    “咱们要不然就少加一些硝石?”一个墨家弟子望着所剩不多的硝石无奈道。

    不等到赵不息开口,一旁的老者就先开口反驳。

    “不可,若是再少加一些那就炸不起来了。”

    赵不息也颇为无奈,现在虽然还没有到需要用火药打仗的时候,可休养生息开山采矿凿渠引水火药也是必不可少的。

    “唉,你们先研究着,硝石的事我来想办法。”赵不息抬头扫视一圈围过来殷切看着她的墨家弟子们,一咬牙道。

    再穷不能穷科研!不就是钱吗,她去赚!

    于是大山的深处又开始发出一声声的惊雷声。

    赵不息心都在滴血,这些都是钱啊,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那些该死的方士。”赵不息低骂一声。

    她本来几年前就想派人去装神弄鬼诈骗始皇帝的,但是奈何那些方士仗着年纪大趁着她年幼先一步进入了咸阳宫。

    尤其是那个徐福,诈骗了一大笔钱财和人手跑了。那些钱财要是给她,她能把生产力往前推进一大截。

    本来因为这些年她渐渐发展种田种的也不错,所以暂时搁置了“诈、骗始皇帝”这个想法。可现在火药一响,她缺钱缺的厉害,正规法子来钱太慢,她还是得用不太正规的法子去骗冤大头嬴政弄点钱。

    赵不息面色沉重的看着空空如也的钱仓,方士骗得,她为何骗不得?

    不过既然有那些方士在前,那她若是想脱颖而出,就得想个不一样的法子诈、骗始皇才行。

    等下次赵朴来的时候她得问问自家大才,咸阳的那群方士用的都是什么方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想要挤走竞争对手得先知道竞争对手的底细才行。

    还要找一批擅长装神弄鬼的人才,包装一下,包装出仙风道骨的模样去诈、骗。

    赵不息开始认真思考起装神弄鬼的可能性。

    优势,她有一脑子的神话故事可以拿出来用,还有墨家弟子在研究冶铁、化工技术时候发现的一些副反应,气体和液体接触变色、液体直接消失什么的,在现在的人眼中看应该都很“神奇”。对了,还有火药,可以加点化学制品弄成五颜六色的烟火,调一调原料比例减弱一下爆炸效果,既可以不暴露火药还可以足够唬人。

    劣势,会不会被始皇帝发现她啊。身为反贼,赵不息很有反贼的自觉,哪怕她的确很想见一见活的秦始皇,碍于有那么一点会被发现的可能赵不息都按下了这个想法。甚至她连咸阳都没敢去,就怕被人发现和赵国王室有关系。若是弄不好,不息创业未半而中道被斩首,未免太惨了些。

    赵不息叹了口气,钱不好赚啊。

    这些都要等自己心爱的大才赵朴下次来了再仔细商议,赵朴是咸阳的商人,贵族子弟,他肯定更熟悉那些达官贵人的爱好。

    但是此事也不能让赵朴出手卖丹药,丹药毕竟是重金属化合物,万一哪天某个达官贵人吃出问题来赵朴这个卖丹药的就惨了……等等。

    赵不息低着头,视线落在脚边的野草上,猛地惊醒。

    “我为什么要用朱砂炼丹呢?朱砂多贵啊。”

    赵不息蹲下身子,手轻轻抚摸着草叶,若有所思。现在这个时候丹药也不是谁都能吃得起的,用朱砂和各种贵重金属为原材料的丹药十分昂贵,唯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得起。

    她完全可以用草药搓丹药卖啊,弄一点清心静气的便宜草药,搓成丹药。方士用朱砂,她就用千年人参——蒲公英根,方士用金银,她就用天山雪莲——茴香花,再加一点大黄,清心静气,还带有丹药的微苦。

    多做一点广告,一颗卖个百金。不骗黔首专骗权贵。而且现在丹药盛行之风正是因为始皇帝喜欢这个,上有所行下有所效,只要她能顺利忽悠到始皇帝,就不怕丹药打不开局面了。

    “虽然吃了不能延年益寿,但是好歹也没有毒啊。”赵不息喃喃自语,她觉得自己比起那些方士来已经很良心了,虽然同样都是卖保健品,但是她卖的丹药没有毒而且还确实有一点平心静气的作用。

    那这样更应该问问她最心爱的大才赵朴了。

    她最心爱的大才赵朴,人很聪明,上到谈论天下大势小到如何制止黑石里三岁稚子打架,都能侃侃而谈,这样的大才做郡守都足够了。

    唯一有一点就是,大概是中年人的通病?容易上保健品的当,先前也跟风吃过一阵子“仙丹”,后来喝艾老开的药方排出了铅毒,上次艾老给他把脉,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上过当的人应该很有经验吧。

    赵不息缩着脖子,有点不敢去想自家大才万一知道自己打算去拿他的“伤心事”赚钱时候的难看脸色。

    到时候和大才五五分成好了。!

    第45章

    可诈骗秦始皇虽然可行度看起来不小,但是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黑石的财政以一种极为庞大的速度吞吐着资金,所幸赵不息今年不用自己亲自算账。

    ——尽管负责算账的范增已经破口大骂了好几次。

    什么明明黑石有这么多钱还要压榨他一个老头,什么赵不息腰缠万贯却连一顿饭都舍不得免费给他吃……在接手黑石的账务之后,范增终于明悟自己是被赵不息欺骗了。

    那竖子哪里是没钱,分明是太有钱了!还要虐待俘虏,一开始振振有词说要替他养老送终,后来就成了俘虏也得凭借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了。

    赵不息对此厚着脸皮只当没听到,只写了一封信劝范增要向他的偶像——姜尚姜子牙学习,姜子牙七十多岁了才开始跟随周文王创业,你现在才五十八岁,正是拼搏奋斗的好时候啊!

    只不过赵不息也没想到的是,范增居然信了?

    似乎是为了给自己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增添一些人生价值,范增在收到赵不息写给他的劝工书后就在自己屋中挂上了一幅姜子牙的画像,每日早起晚睡坚持工作,甚至为了节省饭钱欠债还开始少吃rou多吃素……

    赵不息不由感慨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如陈长那等懒人毕竟还是少数。

    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墨家弟子们弄到研究的资金,赵不息用了两天的时间门派人到河内郡去买了一车糖。

    秦朝的时候还没有白糖,只有用土法将甘蔗熬成汁水,再将汁水熬干得到的黑褐色红糖,甚至连红糖也算不上,更准确的名称是黑砂糖——如黑色的砂石一般的粗制糖。

    口感粗糙,里面含有的各种杂质也多,除去甜味之外还带有涩味。可即使是这样粗加工熬出来的糖在这个时候也是和金等价的奢侈品。

    赵不息打算用黄泥水淋红糖和草木灰木炭过滤法将这些黑砂糖制成白糖,然后送到咸阳,让赵朴将这些白糖高价卖给咸阳的权贵们。

    当今天下聚集最多权贵的地方就是咸阳城,六国的财富都在咸阳,在那里权贵买东西从来只看珍稀不珍稀而不看价格。

    “先在缸上放漏斗,在漏斗的下口用丝布裹着的草木灰将出口整个堵住。”赵不息吩咐给她打下手的墨家弟子墨期将东西准备好。

    原本的黄泥水制糖是用稻草堵住漏斗的下口。

    但赵不息先前做其他试验的时候发现论起过滤能力草木灰比稻草要好很多。

    其实用活性炭吸附效果才是最好的,可惜现在的技术距离能把活性炭弄出来还有很远的一大截。

    最后赵不息就将草木灰和木炭碎块混在一起再用丝布将它们缝起来,用来过滤杂质也够用了。

    将黄泥水顺着漏斗的边缘浇到红糖上,然后只要再等数日,等到黄泥水吸附红糖中的色素和杂质沉淀下去后,漏斗上面的红糖就会变成白花花的白糖。

    做完这些之后赵不息就吩咐给自己打下手的墨期盯着这个大缸,等三天后若是能成功将红糖变为白糖,那就再将剩余的红糖也按照这个方法提纯。

    若是失败了,那就按照这个思路用控制变量法再尝试几遍,直到找出准确的方法。

    给赵不息打下手的墨家弟子连连点头,看着赵不息的眼神中满是崇拜。

    控制变量法、等量对照法……多么实用而美妙的方法啊,多么准确而直白的形容啊。

    墨期家中世代都是墨家弟子,数代之前本是普通黔首,在他的爷爷跟随一位墨家的大能学习墨家技术后就以墨为姓氏。

    他原本是在秦少府中供职的,后来就被莫名其妙的送到了黑石这个地方来。

    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虽然不说但是心中也有些怨气,原本在秦少府中能和许多的墨家弟子一起交流研究是多么的快乐啊,为何要将他送到这个偏远的地方呢。

    直到黑石子将他们带到了山中的研究基地——

    墨期觉得,自己肯定是三生有幸才能遇到黑石子这样的贤人。

    有一些学问是在墨家弟子之中世代相传的,这些学问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只能靠自己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