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在线阅读 -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第196节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第196节

    可整架火车的货物是全部沉入海底。

    连同着那条轨道也出现了问题,“我们打听来的消息是说那条轨道并不打算进行维修,而是挖出附近的山打通一条隧道,这期间最少也得三四个月的时间。”

    也是多亏了那条山并不是太长,要不然花费的时间还会更多。

    “水泥厂那边说了,要么等这条隧道被打通,要么咱们自己出运输费,选用另外一条较长的轨道进行运输,多出来的费用我们来承担。”

    “多少钱?”

    高辽摇了摇头,苦笑着:“一个我们承担不起的费用。”

    真的是好事多磨。

    从开始建窑到现在总是出现很多问题。

    真的是让人有些筋疲力尽,不是身体上而是心理上的疲倦。

    “那怎么办?要不还是等等吧?”

    “不等也没办法,没有足够的砖块我们还怎么建窑?”

    “早知道会这样,这几天也不用这么作死的赶工了。”一人看着前方初现成果的窑洞,他跟着又道:“可要是能有足够的材料,我也挺想作死的继续干活。”

    就在所有人都低沉的时候。

    白曼突然问道:“高辽,水泥厂那边的意思是不是说从现在开始一直到过年后,这段期间内我们这整片区域都不会有砖块送过来了?”

    高辽点了点头,“是这样,我和他们的负责人也谈了很久,想着能不能从其他地方先调一批过来,但这样的费用也会增加,所以他们建议我们还是暂停动工。”

    他这么一说,在场其他人都有些遗憾。

    看来是真的找不到其他办法了。

    然而这个时候白曼却突然笑出了声……

    陈树名一脸奇怪的看着她,“你、怎么了?”

    难不成受打击了?

    白曼却侧过身,看着刚刚开建没多久的四个窑洞。

    四个窑洞同时开建,到现在都只是打了一个地桩,她道:“拆了吧。”

    “嗯?”

    “????”

    “我有点没听懂你的意思。”

    他们费心建造了这么久的窑洞,就这么拆掉了?

    白曼并没有表现的很沉重,反而嘴角带着一些笑意:“拆掉这些,我们先紧着建一座窑洞,三天内建完,五天后开窑。”

    说着说着,嘴角的幅度越来越大,“我们不烧陶瓷,我们先烧砖块!”

    这是好事多磨吗?

    不!!这是天赐良机!

    第122章

    窑洞本来就可以烧砖块和陶瓷。

    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后者,是因为在事先也做过调查,砖块的销售并不理想,即使镇上没有砖块厂,但水泥厂也是和外省的厂子有过合作,能彼此互相销售。

    需要砖块的话直接去供销社进行申请,交了钱就能拿着单子去水泥厂领砖块。

    很便利,价钱也不贵。

    生产大队要是烧制砖块,怕是没法和正规的厂子比,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可陶瓷不同。

    陶瓷不像砖块,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模样,陶瓷可以任由他们设计外观,能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吸引人的造型和品质来吸引顾客。

    所以,最初的计划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烧陶。

    但现在不同了。

    从高辽短短几句话中,白曼就抓住了最重要的一点,从现在一直到明年开春,这期间最少有五个月的时间没有一块砖块流进当地。

    这何尝不是天赐良机?

    虽然一开始不打算烧砖,但也了解烧制两种物件的方法和时间。

    烧砖的时长要短很多,而且更加简单,定制好木框就能制作成,然后将统一规格的砖坯放进窑洞烧制。

    除了前面麻烦一些外,大概只需要二十小时就能完成。

    而现在呢。

    整个区域没有一块砖块流入,他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个商机。

    现在正是需求砖块的高峰期,如果能将这个时间段的生意拿下来,那他们绝对能大赚一笔。

    最少比烧陶要来得更容易更迅捷。

    白曼的话说得没头没尾,可在场的人就算一开始没理解过来,可反复琢磨两遍后都明白过来了。

    当下所有人眼睛都放光,即使浑身都有些无力但精神头还是挺不错。

    这确实是个好机会,如果能抓住的话,大队的烧窑厂可以直接起家。

    “拆!”高辽拿着纸笔就开始写写画画,他开始盘算着建一座窑洞大概需要多少的砖块和水泥,得出来的结果正好能建完一座窑洞还剩余一些。

    即使这样会浪费掉一些水泥,但比起他们想拼的未来这一点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这一群年轻人十分有默契。

    不需要说太多的大道理,当认准一个目标后便开始继续他们的任务。

    可他们这种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的倒是让大队有些人不是很理解。

    虽然砖块可以重复利用,但水泥就彻底浪费了。

    还搭上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感觉原先的一切都像是做着无用功。

    到底是大队花了钱的,有人闲来无事的时候也愿意去帮帮忙,就算抽不出功夫也会时不时打听一下窑洞的进度。

    知青们这么一来让很多人都挺费解。

    即使有人解释过,听了有那么几分道理,但多少还是会为了被浪费掉的那些水泥感到rou痛。

    都是省吃俭用这么过来的,一下子浪费那么多,要说完全不在意那肯定是假。

    不过就算是这样,有些不赞同的话他们也不会当着知青们的面去说。

    毕竟在最开始的时候大队的三大头就已经叮嘱过,既然已经决定把钱交给他们,那就不要太插手窑洞的事,建立窑洞他们一问三不知,又哪里能有知青那么懂?

    别到时候胡乱出主意反而拖累了他们。

    既然决定给钱,那就得信任他们,别一天到晚在他们面前胡言乱语,弄得自己惴惴不安不说还弄得对方心里不踏实。

    所以就算窑洞那边被拆得稀烂,也没有人说到他们那边去,都是和相熟的人聊一聊,彼此打打气,说知青们干的热火朝天,他们投进去的钱肯定不会打水漂。

    就是有的时候总会有些不识趣的人凑过来。

    说些让人就十分讨厌的话。

    就像是马春花,一副他们倒了大霉的样子,幸灾乐祸的道:“就说了别把钱投进去,一群连活都干不好的年轻人能靠谱?不把你们的钱当回事,想乱花就乱花一点都不心疼,啧啧,现在后悔了吧,还不如像我们家拿了钱,好歹一家人欢欢喜喜吃顿rou,不比看着别人浪费来的强?”

    “这哪里是浪费,人家知青都解释的清清楚楚了,这是天赐良机,把握这次机会说不准年前就能挣到钱。”

    “哎哟喂。”马春花怪笑着,“你们还真信他们?”

    “信!当然信!”朱婆子第一个点头,“这两天第一座窑洞就快建好,白知青等人连着往镇上跑就是为了去谈生意,我可是亲眼见到了,他们大部分确实年轻又干不好农活,但最起码他们没偷懒啊,你瞧瞧他们一个个忙的脚不离地,每天除了干活就是往镇上跑,天天就睡四五个小时,这么努力的他们我不信他们不能成功。”

    “说的是。”

    “其实就算失败了也无所谓。”马婆婆也跟着搭话,“最起码人家的窑洞中真的能烧出陶器,要真的卖不了大不了咱们队里分了,每人分上一些不就能弥补先前出掉的钱?”

    “对哟,拉上几个盘子罐子损失不就回来了?”

    “马婆婆还真说到我心坎中了,高知青他们先前烧过窑,都是能烧出东西来的,就算生意的事失败了,大不了咱们给自己烧陶瓷,我家的那些盆盆罐罐没一个是完好的,也该换了。”

    这一声接一声,马春花的脸就有些难看了。

    她是巴不得窑洞失败,最好看到这些傻到把钱给了知青的人哭天喊地,后悔这种愚蠢选择,而羡慕他们家将钱牢牢抓在手里,自己买rou也不给一个外人花。

    同样,她也是最不愿意窑洞成功的人。

    万一真的成功了,其他人能分到钱就她家苦巴巴的看着人家,那得多糟心?

    而现在马婆子的话也让她很心塞。

    好像窑洞里的陶瓷卖不出去也不亏,烧了盆盆罐罐拿回家,那岂不是一辈子都不用买这些东西了?

    这么算下来,对比出的那些钱他们反而还赚了。

    这么一想,心里是堵得慌,还将马婆子给恨上了,要是她早点说这些话,那自己肯定也会花这个钱,一定是马婆子见不得她的好,才故意在这个时候说。

    越想越气,忍不住嘲讽着:“你倒是看得远,怎么就不替你家两个儿子好好看看,养的人高马大的,也不见得有什么出息。”

    马婆婆气笑了:“没出息就没出息吧,老老实实当个实在人,也总比做一些让整个家族都丢面的事强,不然我这个老婆子可没脸出来见人了。”

    她家儿子是没出息。

    但就算没出息那也比她家未婚先孕的女儿来得强。

    她讽刺着:“也是,你家闺女多好,肚子里揣着一个金疙瘩,人家得花大价钱来买,你们季家要享福咯。”

    虽然是事实,但没人喜欢听这种阴阳怪气的话。

    但凡要点脸皮的人都不乐意将这事摊开着说,马春花私底下对于女儿怀孕的事高兴的不行,这两天夜里睡着了都会笑醒来,恨不得马上就和盛左元谈条件,开一个天价才同意让季婷嫁过去。

    可这事摆在明面上到底有些丢人。

    现在被马婆婆当面讽刺,马春花的脸更是难看万分,“你……”

    “可别说我乱说。”马婆婆直接打断她的话,“多少人亲耳听见还有假?也不知道你哪来的脸出来嘚瑟,卖女儿卖成这样,咱大队这么多年来还就出了你们这一家,同你生活在一个大队,我都觉得丢人。”

    要不是戳了她的心窝,马婆婆还不会说出这么难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