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在线阅读 -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第150节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第150节

    贺梅眼里带着泪,她没说什么,只是接过丈夫身上的包袱,仍由他将女儿抱在怀中。

    贺梅无声的替女儿整理整理衣服。

    可视线落在一处却立马僵住。

    她家的小囡囡从出生就没怎么受过苦,稍稍有些不舒服就会憋着嘴掉泪珠子,得哄好长时间才会笑起来。

    就是轻轻摔一跤,那也会哼唧几声,趴在他们夫妻怀里撒娇。

    可现在,小脚上的鞋都裂开了口子,几根脚指头又红又肿,血泡都破掉了,走起路来肯定极为难受。

    但这么长的一截路,她家的小囡囡连哼都没哼一声。

    “程行,我是不是做错了?”贺梅觉得自己的心揪得疼,如果早知道,哪怕再不忍、再不舍得,她都得将孩子放在公婆身边,而不是带着跟他们一起受苦受难。

    程行只是伸出一只手,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

    一家三口挨在一块,任谁都能感受到他们略显绝望的气氛。

    办好了事,罗建林带着他们先回大队。

    调查后山的人员明天才会到,正好让他们想想这些人该怎么分配住处。

    正在修补的房子怎么说还有七八日才能完工,这段时期得将他们分配到其他地方住下才行。

    回去的路上,罗建林三人并没有和身后的一家子闲聊。

    问了问名字后就当没这几人一般,显然是不想多接触。

    不过,这时罗建林突然道:“今年看着要比去年冷,趁着冬天来之前得多备上一些柴火,再把热炕搭一搭,要不然天寒地冷的老人和孩子怎么熬得过去?”

    袁会计听得挑了挑眉头。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哪会不知道冬天有多难熬,会提起这个话题其实是说给某些人听。

    他跟着道:“过段时间丰收,我得记得让家里小孩弄一些没用的杆子回来,铺在床底塞在窗边,也能暖和暖和。”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就是一些冬天保暖的东西。

    抱着孩子的程行听的格外认真,来东北之前他是又庆幸又担心。

    庆幸的是这边粮食长得好,对比其他贫瘠的地方,能少饿一些肚子。

    却又担心这边的冬天太过难熬。

    他们身上没带多少包裹,里面也就是几件薄衣,不是没有提前准备,而是有一些东西在路途中已经被抢走。

    虽然下放之前家里人找过他们,说是会尽量想办法给他们寄来一些物资,但这些东西能不能到他们手中都是问题。

    这一路看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遇到有些良知的人,或许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要是遇到一些坏心的人,哪怕家人寄来一些物资,怕是没几样东西能到他们手中。

    与其去奢望这一点点的善心,倒不如自己做些准备。

    他认真的记一下前面人说的那些话,想着等安顿好之后一定要提前做些准备。

    自己就算能熬,他家小囡囡不一定能熬得过去。

    一行人说、一行人听,没多久就走进了红山大队。

    看着大队长又领着陌生人进来,有些人好奇的问了问,这一问好奇心是更重了,不过也没人凑上前和这三个人说话,而是待在一旁议论纷纷着。

    他们围着说话,盯着看着还用手指着点着,把程行怀中的囡囡吓得瑟瑟发抖,缩在爸爸怀里不敢动弹。

    不过就在这时,她看见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小脸蛋上略显惊讶,凑在爸爸耳边小声说着:“爸爸,是叔叔。”

    程行一愣,很隐晦的转头望去。

    在这之前他心中真的很恐慌,是对于未来的无措和惊恐,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可为了不让妻女跟着惶恐,他只能强硬的让自己表现的更坚强一点。

    可心中早已经混乱成一片,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自己一家三口又能坚持多久。

    但直到他看到了一个人。

    就这么一眼,慌乱的心瞬间平静下来。

    就像是整个人处于黑暗之中时突然在前方看到了光亮,带给他无尽的希望。

    站在人群中的那人只是微微勾了勾唇,对着他轻轻点了点头后便转身离开了。

    “叔叔走了。”

    程行伸手落在囡囡的脑袋上,轻轻压着她的头往下,埋在他的怀中,小声的道:“嘘,囡囡乖,别说话。”

    “看什么看,都赶紧的干活去。”罗建林对着他们挥手,又对身边的人道:“老袁你将他们带去牛棚,安顿好后再来办事屋,咱们还得商量下明天来的人的住处。”

    没时间去唠嗑,还有很多事等着他们呢。

    大队的人对新来的一家三口挺好奇,尤其想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一个小姑娘,年龄那么小怎么就跟着来受罪呢?

    “这有什么想不通,你想想妮萍不就能想明白了?”

    这么一说,众人恍然大悟,瞬间理清楚了。

    妮萍小时候不也跟着她的父母到处受罪,确实年龄小,但谁让她有这样的出身,想不受罪都难。

    “妮萍是真的惨,这以后都不知道……”

    “说这些干嘛,赶紧干活去!”马婆婆打断这人的话,余光朝旁边看了看,那边墙角站着个小姑娘,胆怯的埋着头让人看不清神色。

    有些话私底下聊是可以,但还是别在当事人面前戳她心窝了。

    “哎哟,妮萍你在这啊,瞧婶子嘴贱,不该乱说的。”说话那人一脸讪讪,也是挺尴尬的。

    妮萍只是摇了摇头,转身便离开了。

    她本是往家的方向走去,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迈出去的脚一拐,朝着牛棚的方向去了。

    从这边去牛棚要经过一片土地,那里有不少正在干活的人。

    袁会计带着人一路走过去,这会儿也没故意不搭理他们,毕竟这三人得在这长待,怎么也得把大队的情况同他们说一说。

    只是在说话的时候尽量表现得冷清一些,省得被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看去,说他善待臭老九,连累他也跟着受处分。

    “这边都是干活的地,你们应该也能看出来咱们大队能种植粮食的土地不多,种植粮食的都是这片地,不过你们以后的活肯定不会是在这,最好做个心理准备。”

    此时的粮食地里乌泱泱的全是即将收成的粮种。

    程行看到这里,心里跟着又松了一口气。

    有粮食好啊,大队的人能吃饱他们也能跟着混个温饱。

    这一路走来,也算是大概看清红山大队的这三位不是不好相处的人,虽然刻意的撇清关系,但也不是对他们非打即骂,又抢他们物资的坏人,便鼓着勇气开口问道:“袁会计,我们这一路走来带的粮食消耗不少,不知道能不能……”

    袁会计皱起眉头,“这事先不急,过几日再说吧。”

    程行微微弓着腰身,连连感谢着,“好好好,谢谢袁会计。”

    只要不是被直接拒绝就有机会。

    他心中还是抱着一丝奢望。

    一行人路过的时候,地里也有人看到他们,其中一人好奇道:“那些人是谁,袁会计的亲戚?”

    “哪有亲戚带着行李来拜访的,不会又是新来了知青吧?”

    要说以前红山大队的社员们对知青谈不上厌恶,但也没什么好感。

    虽然第一批知青有几个能干活的,但时不时也会闹出一些麻烦事,有时候也感觉挺烦。

    可现在不同了。

    容知青就不用说了,那是一顶一的强,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做了这么多大事,让他们是又惊叹又佩服,连带着整个大队都越来越好。

    有鱼吃、接了电线、来放个电影、猪也越养越好……

    掰着手指头数都数不清容知青做了多少件好事。

    再说说其他知青们。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人带头,其他知青们现在也是越来越能干,也没再发生什么争吵打架的事件,越来越融入了他们这个圈子中。

    所以这次看到新面孔,他们还是挺欢迎的。

    不过陈树名听着就纳闷了,对着身边人道:“高辽,知青下乡可以拖家带口吗?”

    这还是头一回看着小孩跟着一块下乡的。

    而且那两个成年人的年龄也对不上,瞧着像是三十来岁,不至于年龄这么大还下乡当知青吧?

    高辽停下动作,跟着抬头望去。

    这一望整个人都傻眼了,手上拿着的镰刀也落在地上,下意识的就朝前跑去,嘴里还喃喃的道:“老师,是老师!”

    陈树名一听,急忙将人抱住,也顾不上会不会压到周边的粮食,抱着将人扑倒,对着挣扎的人低吼着:“你疯了,这个时候可不能冲上去相认!”

    他不认识高辽的老师,但听过不少关于他老师的事。

    但之前也说过高辽的老师一家人都会被下放,那显然这一家三口并不是下乡来当知青,而是下放的臭老九。

    哪怕他们相识,也不能在这么多人的瞩目下相识。

    陈树名赶紧道:“先别急,等没人的时候我再陪你去牛棚看他们,说起来贺老师一家来红山大队也挺好,有你在还能时不时帮衬帮衬。”

    说着,呼吸不由加重。

    虽然这话现在说不是太好,但他还是忍不住了,带着显而易见的激动道:“你说说怎么就这么巧?咱们这边还在发愁怎么找烧窑的师傅,人家就自己来了。”

    这段时间,他们想尽了法子却找不到人脉。

    每个人心里都极为沮丧,从最开始的斗志昂昂到现在已经xiele气,甚至都有了放弃这个念头,再寻其他法子的意思。

    可就在这个时候,高辽的老师居然出现了!

    当时白知青还说过,如果高辽老师能下放到这里,有他们私下照料,对方的公公肯定会教他们如何烧窑,对他们双方来说是两赢。

    那时听这话还有些好笑,笑容中带着无奈。

    将人下放到红山大队又哪里是那么好cao作的?反正他们是没这个能力,这种事根本不可能。

    可谁能没想到,不可能的事居然成真了!

    那是不是说,他们真的可以开始烧窑的计划?总算能像容知青和她jiejie那样,为生产大队做出更大的贡献,推进大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