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在线阅读 -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第68节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第68节

    将旁边磨好的粉末端起一些,直接倒在猪食中搅拌。

    焦港跟着走过来,“大队长拿了一些田螺粉,让我给你说一声。”

    “知道了。”

    焦港又开口,“咱们的猪真长胖了,大队长来后掂量了下,说是按这么下去,年底杀猪的时候肯定比去年胖个十几二十斤。”

    容晓晓觉得不止。

    她费这么大的劲,不能只胖一二十斤吧。

    这时,陈婶子匆匆跑来,爬上坡后有些气喘吁吁,“晓晓,你赶紧去大队长那,再不去你的活就要被人抢了。”

    “谁要抢我们的活?”焦港立马急了。

    抢他的活不就是要他的命吗?

    “罗根妈,就是原先养猪后来摔断腿的那个。”陈婶子之前在干活,然后就听到罗根妈带着几个人在大队长那吵着闹着,为得就是想把养猪的活再要回去。

    她听得心里着急,这不就寻了一个借口偷偷赶来了么。

    哪知容晓晓一点都不着急,“没事,我全凭大队长安排。”

    她着急吗?

    还真不着急。

    在大队里刷了这么多好感值,要是还能直接被刷掉,那她之前的一切都白搭了。

    红山大队并不是属于她一人。

    她也是听指挥的一员,具体能不能继续养猪还得看大队的三大头。

    反正,她听安排就是。

    “你怎么一点不着急呢?”陈婶子反而很急,“你看看你把猪圈这边弄得多好?万一……”

    还没说完,就被一阵喧闹声给压了下去。

    马婆婆带着方大姐几人爬上坡,一人一句说着,“容知青焦知青你们放心,我们肯定不让你们被抢了活。”

    “就是,罗根妈腿早就好了,听说你们承诺猪养死了要赔钱,便一直没敢吱声,生怕大队长让她再来养猪,现在见你们猪养得越来越好,就开始打算来摘桃子了。”

    “呸,我还不知道她怎么想的,无非就是看这边来了四个小工,恨不得将自己的孙子孙女全塞过来。”

    一个年长的老婆婆站在前面,特豪迈道:“罗建林那孙子要是敢答应,我就打得他娘都认不得!”

    方大姐搀扶着她,“不过我瞅着大队长也不会同意,看看以前再看看现在,先不说以前的猪养得怎么样,当初为什么要将猪圈建在这边?还不是因为味道太难闻,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猪圈收拾的比咱们院子都要干净,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大家都有眼睛能看到。”

    她们其实也挺气。

    容知青是谁?

    没有她,大队里的人能吃上鱼?

    焦知青又是谁?

    她们这段时间没少吃他的花生瓜子。

    罗根妈是被顶替了工作,但她伤势都好了那么久,一直没说要回猪圈干活,甚至有人主动提起问她时,她也是像会沾惹大麻烦似的连连摆手。

    现在好了。

    眼瞅着猪圈越来越好,因为田螺壳粉的缘故猪也长胖了。

    还有多出来的六个工分,立马让她眼红,直接带着家人闹到大队长那去,说是要把养猪的活要回来。

    真是够不要脸!

    几个婆子凑在一块,你一句我一句,没少扒拉罗根妈家里的烂事。

    说着说着,马婆婆见容知青一直都没搭话,便猜着她不是太爱听这些,便问道:“今天去朱婆子家吃饭了吧?别看她一副懒样,煎鱼的手艺还是蛮不错。”

    “也是容知青有能耐,咱们认识朱婆子这么多年,还真没几个人能吃到她做的煎鱼。”方大姐带着些遗憾,“一直听说她做的煎鱼特别好吃,我也就只是听听从来都没有尝过。”

    “你是嫁到咱们大队太晚了,要是早几年她闺女出嫁的时候不就露了一手?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她这话说的真不假,那味道真的绝了,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一提到她闺女,容晓晓就忍不住开口:“听说朱婆子的两个女儿嫁到镇上了?”

    “就知道她会跟你说这个,咱们大队谁没听她显摆过自己两个能干的女婿?”

    “是嫁到镇上去了,一个还在玩具厂当临时工,和大队长的小儿子还是同事呢。”

    不单单容晓晓好奇,方大姐嫁过来没几年,也不太清楚这事的来由,“我老早就想问了,朱婆子的两个女儿怎么这么好命,都给嫁到镇上去了?”

    对于农家人来说,男儿要是能去镇上工作、女儿要是能有个镇上的婆家,那都是好命。

    正巧方大姐有个小妹刚刚成年,要是合适的话她也想将小妹送到镇上享福去。

    “三闺女嫁给她初中同学,后来又把她男人的远房亲戚介绍给她jiejie,两人既是姐妹也成了远房妯娌。”

    方大姐有些惊讶:“朱婆子的女儿还读过初中?”

    她娘家的条件算是好的。

    当年也不过将她送去读了两年小学认认字就接回来了。

    “别的不说,单单就这一点我还是挺佩服朱婆子。”马婆婆有些感慨,“咱们大队把孩子送去读书的人家不多,更别说是女孩了,除了朱婆子家的两个闺女之外,也没几家愿意把自家闺女送去念书。”

    “嗐,别把她想得太好。”有个婆子撇撇嘴,“她做那么多还不是想着让自家闺女嫁的好一点,这才好从婆家扒拉东西回娘家,你看看这几年,她两个闺女时不时就拎着大包小包回娘家,不知道从女婿家拿了多少东西。”

    “不管拿了多少东西,她女婿家没意见就行。”马婆婆一副你们不懂的样子,“平日看朱婆子那是蠢的不行,连偷懒也不知道找个好借口,可在儿女的事上她那可是大智慧。”

    刚才撇嘴的婆子轻哼一声,却没有出口反驳。

    “她闺女大包小包的往娘家里提,婆家为什么一点意见都没?还不是朱婆子会做人,每次闺女回来等回去的时候都会塞满满一堆东西,有来有往婆家看着也就没那么生气了。”

    方大姐一脸惊讶,“朱婆子这么大方?”

    “哪里是大方,别看塞了一堆东西,其实那些东西都不值钱。”撇嘴的婆子掰着手指算着:“就自留地的一些蔬菜、冬天腌的酸菜,要不就是雨后捡来的一些香菇木耳,甚至连随地可捡的柴火都算进回礼当中,也就是她这么厚脸皮的人能做得出来。”

    马婆婆一脸不赞同,“背着满满当当的竹筐回婆家总比两手空空回婆家来的强多了,有总比没有的好。”

    而且为什么说朱婆子有大智慧?

    她知道细水长流。

    她不会一下子让闺女死命扒拉婆家的东西,甚至闺女要给她都不会收,还会直接跑到镇上给还回去。

    这样看着有些傻。

    可正是因为这样她一家和两个女婿家相处的是越来越亲。

    而且真要算下来她闺女出嫁这么多年,次次带来的东西加起来还真不算少数。

    不然她一家人也不会没有一个拿高工分,却在整个大队中算是过得最好的几家了。

    这话听在众人耳里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可真让她们给女儿拿东西回婆家,除了真的心疼女儿的人家之外,就算做做样子心里也十分不舍。

    “不说她、不说她。”有人不乐意听朱婆子显摆女婿的事,便开口道:“你们听说了吗,罗庄大队明天晚上会放电影,有没有人一起去看看?”

    “去呀,这么难得的事干嘛不去?”

    方大姐有些不乐意,“电影是好看,可我就看不得罗庄大队那些人,不就是拉了电线吗?有什么好得意的,话里话外挤兑外来人,好像我们求着他似的。”

    “没办法,谁让咱们大队没拉电线,人家放电影的想来咱们大队都来不了。”

    “随他们说说,他们说他们的、咱们看咱们的,这要是去镇上看电影还得花钱,去罗庄大队看不就省了?”马婆婆邀请着,“容知青,你要不要一块去,咱们路上还能搭个伴。”

    “去!”容晓晓立马答应下来。

    这么热闹的事怎么能少了她?

    焦港也凑了过来,“马婆婆,我也要去,你可别把我给丢下了。”

    看电影欸!

    他已经好久都没有看电影了,忍不住兴奋地道:“咱们一块去,我带上花生瓜子……”

    “好呀好呀,那我也去!”

    “我也去我也去,我还把家里两个孩子带上。”

    “那正好,我也把家里的小子带上。”

    本来还有一些人迟疑。

    想着好不容易下工了还要走夜路去隔壁大队,那多费劲啊?

    可一听到焦知青要带上花生瓜子,那他们就立马有劲了。

    焦港眨了眨眼,将先前还没有说完的话说了出来,“……那你们带上什么?”

    以前在大院的时候,他和小伙伴们邀着去看电影,每个人都会带上吃食一块去。

    他带花生瓜子、那人带汽水糖果,有些还会带上一些rou干让他们啃着吃。

    他就想着,自己带上一些花生瓜子那其他人也得带上一些什么吧?

    结果刚说完,马婆婆看了看天,“哎哟喂,怎么都这么晚了,我得赶紧回去上工。”

    “快快快,不然小队长要扣咱们工分……焦知青,那咱们就约好了,明天一块去!”

    “约定了,等明天我们去知青屋接你。”

    没说几句,围在边上的婆婆婶子们便跑得无影无踪。

    焦港撇了撇嘴,还哼了两声。

    容晓晓好笑道:“挺不错的嘛,比我受欢迎多了。”

    “哪里是我受欢迎。”焦港特别委屈。

    分明是兜里的花生瓜子更受欢迎。

    这下好了,一下子去那么多人,他岂不是得带上一大堆的花生瓜子才够?

    除了几个婆婆婶子之外,还得算上她们带着的孩子,七七八八加在一块怎么也得有十几个人。

    焦港急呀。

    这么多人,每个人抓上一两把,那怎么着也得装上一袋子才够。

    他本来的存货就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