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登堂入室在线阅读 - 登堂入室 第148节

登堂入室 第148节

    他絮絮叨叨的,拉着周正去了船尾拿鱼竿。

    宋积云笑着直摇头。

    不过三天工夫,他们到了芜湖。

    芜湖自古就是商众云集之地,又临近春节,正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候。芜湖的裕溪口码头船只如梭,等候检验的船只排起了如龙的长队,不免有那常在芜湖行商之人,与芜湖裕溪口巡检司的熟识的,提前检验提前走的。

    宋积云觉得寻常。

    倒是邵青,看着气鼓鼓的,去船舱又拿出了一张名帖,对宋积云道:“我去去就来。”

    宋积云盯着他手中的大红信笺,道:“这又是谁的名帖?”

    邵青嘿嘿地笑,道:“是太平府知府的名帖。”

    芜湖属于南直隶太平府。

    好吧!

    他们的船很快就离开了芜湖,往马鞍山去。

    马鞍山的郑蒲码头是进入南京的重要码头,船就更多了。

    等他们的船到达马鞍山,邵青干脆直接拿了份名帖去了巡检司。

    宋积云忍不住打趣他:“你这次不会又拿了张太平府知府的名帖吧?”

    马鞍山也隶属于太平府。

    邵青一面看着周正娴熟地和郑蒲巡检司的人打交道, 一面笑道:“这您就不知道了吧?这巡检司虽说都是九品小衙门,可也各有各的不同。马鞍山虽然也隶属太平府,但马鞍山离南京近啊, 马鞍山的巡检司却归应天府管。拿了太平府知府的名帖过去,恐怕压不住。”

    他颇有些得意地道:“我拿了南京户部尚书的名帖过去。”

    宋积云目瞪口呆。

    这算不算是杀鸡用牛刀!

    偏偏邵青还在那里给她科普:“南京到底是陪都,比不得京城。户部的油水最重,居然压过了吏部。这要是在京城,户部算什么啊,人家吏部才是六部之首!统领六部!”

    那得瑟的小样儿,颇有些指点江山的味道。

    宋积云就想,等到了南京,高官满地走,勋贵多如狗,她倒要看看,他能拿出张什么名帖来!

    可她也再次对元允中刮目相看。

    就算别人给他的名帖,也要有人给他才是。

    第二天,他们到了南京的下关码头。

    远远望去,宋积云就被这座千年古城震慑了。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一眼望去,仿佛没有尽头;贩夫走卒,官差衙役,人头攒动,川流不息。

    前世,她不止一次来过南京,却从来没过如此繁华的景象。

    不愧是江南第一城,南直隶的首府。

    他们的船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地方停靠下来,谁知却遇到了漕运的船要在这里转道去京杭大运河,巡检司的人都去忙着给漕运的船验证相关的手续。他们要等到明天一早才能办理相关的手续,上岸进城。

    而且还有巡检司的过来指使他们牵船。

    邵青很不高兴,对来者道:“我们这离漕运的船十万八千里,不挪!”

    十万八千里当然是很夸张的说法,他们的船在鄱阳湖甚至是长江都算是大的了,但在福船一艘接着一艘的下关码头,却有点不够看。

    他们不敢和大船碰撞,因而停靠的地方的确离码头有点偏。

    来者三十来岁的样子,孔武有力,长着对斗鸡眼,鼻孔朝天,冷冷地对他们道:“我让你们挪地方你们就得挪地方,你要是不服,去我们巡检司找我们头说去!”

    邵青脸一沉,眉眼间竟十分的凌厉。

    平日像少年郎般的嬉笑玩闹仿佛是宋积云的错觉。

    她吓了一跳,忙拉住了他,低声劝道:“不必和这种人一般见识。”

    越是小人,越是猖狂,越难缠。

    而且这种人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们出门在外,犯不着和这些人结怨。

    邵青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看了宋积云一眼,颇有些不情不愿地“嗯”了一声,任由戴四时跟着来者去招呼牵船的纤夫。

    宋积云还怕邵青心里不舒服,安慰他:“我认清楚了他的面孔,等我们上了岸,找个帮闲套他的麻袋打一顿!谁让我们没权没势却钱多呢!”

    宝子们,抱歉,有点晚了……

    (本章完)

    第209章

    邵青哈哈大笑,恢复了之前阳光爽朗的少年模样。

    宋积云松了口气。

    戴四时跑了过来,神色尴尬地道:“东家,巡检司的人要五十两银子,说是那些纤夫的工钱。”

    若真是纤夫的工钱,怎么不是那些纤夫来要钱,而是巡检司的人要钱?

    这分明是敲诈勒索。

    这种事各地的巡检司都常做, 这还是好的,至少有个名目,有些连块遮羞布都没有,简单粗暴的直接要钱。

    宋积云早有心理准备。

    这对商家来说也是正常的损耗。

    她让周正拿了钱给戴四时。

    随后观察了一下邵青的神色。

    邵青好像没有感觉到这有什么不妥当的,和几个船夫在那里哈哈地说着话,还准备和他们夜钓。

    宋积云想到这一路上他对这些事的反应, 可见他对这些小伎俩是不太清楚的。

    跟着元允中,却不知道这些庶务……

    宋积云走了会神。

    谁知道他们让出了船位,结果巡检司的那斗鸡眼却让人牵了艘和他们一样的福船过来。

    福船上管事模样的人还和斗鸡眼勾肩搭背,很是熟稔的样子。

    不知道是花钱打通了斗鸡眼还是和巡检司的有什么关系?

    宋积云瞥了一眼就抛到了脑后。

    她反复叮嘱戴四时安排好晚上的巡夜和守夜。

    她不怕盗贼摸上船来,就怕巡检司的人做贼。官匪一家还贼喊捉贼,那她这一船的瓷器就别想保得住了。

    戴四时显然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和宋积云商量着巡夜和守夜的安排。

    船头传来一声骂。

    宋积云和戴四时抬头望过去。

    只见邵青怒气冲冲把鱼竿“啪”地一声丢在了漕船的甲板上,指着停在他们原来船位上的福船就大声质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宋积云带着戴四时快步走了过去。

    占了他们位置的福船管事听到邵青的动静,不仅没有息事宁人,反而很嚣张地冲着邵青讥讽的一笑,转头热情地对着斗鸡眼等人高声地道:“多谢几位官爷。醉仙楼,我请客,今天不醉不归。”

    斗鸡眼等巡检司的人笑得也很张扬,斗鸡眼甚至还出言讽刺:“有些人就是不识时务!”

    邵青气得扶着船舷就要往下跳。

    宋积云死死地拉住了他,道:“我们的船上有东西,停在这里更好。”

    那些和他们一样大小的船都占据了比较好的位置, 但也因为彼此的船都差不多大小,船舷挨着船舷, 翻过船舷就能跳到对方的船上去。而他们的位置因为不太好, 所以是大船夹杂着小船的,大船好翻到小船上去,小船上的人却没有办法轻易到大船上来。

    这也是宋积云愿意让出原来船位最主要的原因。

    邵青自从得知她新烧出来的青花梅瓶,一对尺高的就能卖二千两银子的时候,他看这一船瓷器就不是瓷器了,而是一船金子。

    听宋积云这么一说,他立刻息鼓偃旗。

    斗眼鸡瞥了他们一眼,和福船的管事扬长而去。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他们起来,漕运的船一艘接着一艘地离开了码头,巡检司的人也开始按照正常的程序看了他们的路引,检验了他们的货物,那斗鸡眼却突然带了一群人上来,拦着他们不让走,说是发现了逃窜的湖匪,所有经过的船只都需要重新检验路引、货物。

    宋积云看了看左右的船只。

    大家都需要重新检验。

    宋积云皱了皱眉。

    她不怕他们再检查一次,可这些人行事非常的粗暴,之前在他们船上检验货物的时候就差点把他们一只等身高的瓷瓶打破了。

    何况这斗眼鸡看着就来者不善。

    她和周正低声商量:“你去跑趟巡检司,看能不能打点打点, 换别人来检查我们的船。”

    周正也赞成宋积云的办法,他揣了一兜钱去了巡检司。

    很快, 那边就另派了人来检查他们的船。

    斗鸡眼却把人拉到一边嘀咕了半天,另派来的人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站在了斗鸡眼那边,领着那斗鸡眼去了他们的货舱。

    斗鸡眼看到他们带来的瓷器眼睛都红了,把另派来的人又拉到旁边一阵嘀咕,等上了甲板,一群人说话的口气全都变了:“货物超重了,三倍罚款。”

    按朝廷律令,货物过巡检司是要抽税的。

    也就是说,他们还要抽一次税。

    而且是上一次的三倍。

    宋积云的瓷器利润高,倒不怕他们再抽一次税。

    可这样明摆着欺负人,就让人不高兴了。

    偏生那斗鸡眼还斜睨着他们,若有所指地骂了句:“不识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