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将军的娇气包meimei在线阅读 - 将军的娇气包meimei 第27节

将军的娇气包meimei 第27节

    沈康之一身官服骑在马背上,脸上笑靥怎么也收不住,在他身旁并行的是一位面生的官员,他不苟言笑,肃容以对,只见沈康之对其恭敬有加。

    显然是位大官。

    马后是长长的一列马车,每一辆马车上均高高堆着几个大大的木箱,看起来有些沉重,两匹马共同拉着扔显吃力。

    随沈康之回来的还有许多护卫,他们一个个严阵以待,随侧保护长长的车队。而车队后头还有长长的护卫队伍,估摸着有上千人。

    这般阵仗先少见得,沿途百姓畏惧之余不免心生好奇。

    这大阵仗是怎样?

    前些时日救灾粮运到时也未见如此啊!

    瞧知府大人脸上浓到化不掉的喜色,想来应该是天大的好事。

    可沿淮镇刚遭过难,能迎来什么好事?

    百姓们面面相觑,愣是猜不出个所以然。

    好些好事者偷偷跟在其后,他们亲眼目睹护卫搬运沉重木箱。听说还要重兵日夜不休,轮番把守。

    运来的到底是什么大宝贝啊,这般重视!

    百姓们窃窃私语,不出一个时辰,此事已传的人尽皆知。

    俞沐自然也听了几耳朵,当他收到沈大人传唤时,心中已有数。

    虽是意料中的事,心中却免不了一阵波澜。

    这是他一门心思专研筹备,事关未来的头等重要之事,自是无法平静。

    可纵然如此,在外人看来,俞沐面目沉静毫无波澜。至少,在沈康之看来,沐小兄弟事到临头仍处变不惊。

    沈康之甚至怀疑,倘若皇上下圣旨时,小少年在场也将是这般任你飘摇不定,我自稳若泰山的模样。

    着实让人佩服!

    待俞沐见过礼后,沈康之便迫不及待道出结果:“你们师徒进献的图纸皇上已然过目,并对此大为赞赏。如今圣旨已下,择日便可动工。这位是工部左侍郎袁大人,此次兴建码头便由袁大人亲自督工。”

    经沈大人引见,俞沐自当向袁大人见礼。

    此次竟出动工部左侍郎,可见皇上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想当然耳,这将是第一个带有重重机关,可御敌的码头,若建成,未来便可大肆兴建类似码头。

    此等码头不仅能为国带来利益,用的好甚至可以成为‘武器’,保万民安康。

    袁大人坐于主位上,身为皇都里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做事的官员,其官威岂是地方官员所能比拟。他沉默注视昂首挺立的少年,威严的脸上瞬间闪过错愕。

    他一路上没少听沈康之提及过此人,只不想竟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袁大人自视是见过世面之人,但他当真从未见过一个半大的孩子便拥有大官才有的威压。

    此人,或许真不简单。

    见袁大人未置一词,沈康之便将早先同袁大人商量过的事告知俞沐。

    “既你师父不肯露面,一应构造便只你最清楚,此次建造码头便由你负责,务必万分仔细,不可有半点马虎。”

    “是。”

    俞沐作揖,简洁明了领下任务。虽无多余保证,但他坚定的目光却足以让人见之心安。

    短暂的沉默,袁大人终于开口了:“你们为国献策有功,皇上允诺,许你们师徒一愿。”

    一句话模棱两可,也不知是只许师徒一愿,还是师徒二人各一愿。

    这一愿可以是前程,可以是金银珠宝,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愿望。

    说白了,它是奖赏,更是试探。

    “师父淡泊名利,无愿无求。倒是草民,想求两块地。”

    一切尽在意料之中,俞沐早有准备,他面色如常回复袁大人的试探。噢,或者说,是皇上的试探。

    袁大人想过各种可能,倒是怎么也没想到,少年郎不求功名利禄,竟……只求两块地?

    相比袁大人,沈康之要更了解俞沐一些。他知道俞沐定然不求功名,可沐小兄弟只要了两块地,也着实叫他不解。

    沈康之向袁大人看去一眼,见他微皱眉峰,便替袁大人问道:“你要两块地何用?”

    第31章 收网

    俞沐垂头作揖, 禀明土地用处:“两块土地一处为建造私塾之用,一处为建造客栈之用,还望大人成全。”

    私塾?

    客栈?

    沈康之听罢不免为之一愣,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 这正是俞沐的又一高见啊!

    自打去过关丘渔村,沈康之便对俞进士的文人印象大有改观。普天之下, 没有哪一个文人的大局观能够同俞进士相比。

    沈康之虽未言明,但他每每想起俞进士, 总要为他觉得可惜。俞进士若身在朝堂,定能有一番大作为,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如今这般倒也好。俞进士教学有方远近驰名,由他亲自担任山长,那么慕名前来的学子定比先前要更多一些, 于此时的沿淮镇而言,再好不过。

    再说开客栈。整个沿淮镇便是黎家最具资格, 纵是皇城大酒楼的菜也比不上黎老爷的手艺, 而黎老爷正是俞沐的外祖。待码头建成, 自有商船和客船前来停靠。客官们尝过黎老爷的手艺, 定当念念不忘,如此便能吸引他们下次继续停靠此处。

    沈康之越想越觉妥当,不住在旁点头。他双目放着光, 于脑中绘制码头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若非顾及袁大人在此, 他真想当场拍案允诺。

    两块地而已, 于立有大功的沐小兄弟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之事。

    沈康之在看过袁大人一眼后, 便开口问道:“你且说说,看重哪两处地。”

    隐下心中激荡, 沈康之向俞沐使去眼色。他知道,沐小兄弟定是有备而来。

    显然,袁大人仍对沐小兄弟存有疑惑,他丝毫不隐藏自己那双探究的眼,直勾勾注视,带出些许威压。

    好在沐小兄弟是个沉得住气的,丝毫不见慌乱。只见他自怀中掏出两张图纸,上前几步呈于袁大人面前。在得到袁大人许可后,方才摊开图纸,纷纷指向两处地方:“便是这两处。”

    两位大人向图纸看去,皆是一愣。

    桌上摊开的两张图纸仅建筑不一致,其完美的设计与先前所见的码头图纸别无二致。

    刻画入微,滴水不漏,简直完美无缺!

    其中客栈选的是码头边的一处地界,要地宽广,最好的位置全被占了去。而另一处地便是码头边一座高山的半山腰。私塾的设计与那座山相辉映,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着两处地均是大面积,此时又由不得自己做主,沈康之便面向袁大人,问道:“大人,您觉得如何?”

    袁大人抬眸向俞沐看去几眼,而后终于扯唇,朗声道:“本官对此处各地界不甚熟悉,既沈大人为官在此,当更了解一些才是。皇上有诺在先,若无不妥,自当应允。”

    沈康之确实熟悉沿淮镇每一处土地,他一看便知俞沐所指的两处地均属公田,这便说道:“两处地均无不妥。”

    袁大人抚须,点头道:“那便准了。”想了一想,又道:“听闻俞家置山有道,又献策有功,不妨便将整座山赐与俞家。”

    毕竟是皇上的赏赐,小伙子不要功名利禄,紧要两块地岂不是在下皇上面子?袁大人这才做主赏下一座山。

    当然,除了两块土地,皇上另有金银赏赐。方才未提及,不过是想探一探小伙子。皇上看过图纸后十分欣喜,再三嘱咐让他此行务必请出那位世外高人。

    这般能人自然不能埋没,更不能让他有机会为他国出谋献策。

    袁大人心知自己今日方才抵达沿淮镇,不可能一下便能见着世外高人,他也不急。

    然而,方才他故意试探过,亲眼见到小少年对两张图纸知之甚祥的模样,仿佛每一个细节全刻在脑子里,熟悉到不看图纸也能说具体出位置及设计目的。

    那一刻,袁大人便在心中发出疑问。

    当真……有世外高人?

    思及此,袁大人看向俞沐的目光便又多出几分探究。

    沈康之知晓俞沐的能力,如今沐小兄弟能如愿得到理想的两块地,他免不了为小伙子高兴。很是期待他们建成后的样子,更想看看沐小兄弟会如何经营它们。

    高兴归高兴,沈康之没有忘记袁大人一路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是时候好好歇一歇了。

    正想劝袁大人歇息的时候,就听他再次开口,道出一件始料未及之事:“皇上有意将此处设为作战要地,为保万民安康,待码头建成后,朝中将派三万精锐前来此处驻扎。”

    袁大人无视沈康之的诧异之色,抬眸看着俞沐,目不转睛,接口道:“现下本官便将建造兵营之事交由你来办,码头建成前先将图纸作出,若有难处尽管提。”

    一旁的沈康之怎么也没想到皇上还有这一层打算,不由心中一阵狂喜。

    如今太平盛世,哪儿会起战事?若真起战事,码头的机关就足够让他们自保。

    沈康之喜的是那三万兵马。

    有他们在更多一层保障,所有商船和客船为保自身安全,定然选择在此停靠,带动的利益将翻上好几倍啊!

    会不会有一天,沿淮镇将成为最大的商都?

    正在妄想之际,便传来俞沐中气十足的声音:“是,草民遵命。”

    仍然没有过多言语,俞沐一口便允下差事,眼中有一闪而逝的精光。

    此事全然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设计机关的最大用意便是如此。

    先前怕皇上未能看出他的用意,他做的是两手准备。一手是皇上未派兵驻扎,那么码头机关必须确保能够抵御外敌。二手便是皇上看出他的用意,派来兵马驻扎,如此便是锦上添花,可保万无一失。

    既然有两手准备,那么后续自然少不得两手。军营住所的图纸他早已作好,渔村百姓们的新宅也有机关及地窖。建造宅子时,连同逃生之路也已为他们挖好。

    如此这般,何惧几年后的战乱?

    一切均以自己最理想的方向发展,这一刻,俞沐心中大石终于落下一半,脸上自然而然现出喜色。

    待事情敲定后,沈康之便紧着让袁大人先行歇息,不想,刚走出书房便见王钏行色冲冲赶来。

    “何故这般焦急?”

    生怕王钏冲撞袁大人,沈康之上前一步,负手于背严声质问。

    王钏虽焦急,却是懂分寸的。他虽不在府衙,府中动静依然了如指掌,心知府中来了一位左侍郎大人,便稳下心神恭敬的一一问安。

    礼毕方才面相俞沐,略点头,道:“海货已寻到,对方果然中计,方才已接头,咱们明日便可行动。”

    王钏说的自然是这几日紧盯之事。

    “劳诸位大哥受累,咱们明日便收网。”

    俞沐松口气,向王钏作揖行了一个江湖礼节。时间与前生事件发生的时间还差十来日,可他手头还有许多事待办,等不得那许久,自然要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