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在线阅读 -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第104节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第104节

    反正是军区也头疼, 地方也头疼。

    忽然出了乔薇这么一号人物, 让领导精神一振。

    现在军区都知道821师17团团长严磊的爱人是个厉害的笔杆子,在镇委广播站做广播员, 写的稿子在市里都得奖了。

    那篇稿子大家都从喇叭里听过,写得就是好。一开始就是说灭蚊,听着听着,不知道怎么地情绪就跟着激昂了起来。

    人家得奖真不亏,靠的是笔杆子真本事。

    “下个月就按正式科员了。本来说三个月嘛,这回拿奖回来,领导手一挥,直接给我转正式科员了。”乔薇跟杨大姐说好消息。

    杨大姐一高兴就拍巴掌:“那得有二十四块工资?”

    工资奖金之类的事,在这个时代根本捂不住。得了奖拿五块钱的奖金,都那么多人都盯着。还要按规矩一层层截留。到本人手里只剩一块五了。

    “对。”乔薇干脆大大方方和人谈自己的工资,敞亮。

    杨大姐羡慕。严磊两口子都有工资。这次赵团长涨工资之后,工资比严磊高了一个级别,但这一下子乔薇又给追上了。

    这两口子工资高又只有一个孩子,这神仙日子过得,谁不羡慕。

    “我就盼着刚子赶紧读个初中,毕业了给你安排个好点的岗位,我这就解脱一层。”杨大姐感慨说。

    一个孩子就是一层枷锁。她这有五层。就盼着孩子们赶紧长大,一个个都有工作,都有工资拿。

    对农村妇女来说,把孩子们从农村带出来了,变成了城镇户口,以后都能安排个工作,对得起他们了。

    根本没有过什么要培养孩子读书,养个大学生之类的想法。

    就没生那脑袋。

    乔薇瞧了刚子一眼。

    刚子吃拔丝红薯吃得正欢,嘴边沾满糖丝。

    确实没什么读书的脑子,今年14岁了,但是因为农村孩子上学普遍晚。去年又没背出语录,升不了年级,现在和meimei英子一起在上五年级。

    乔薇没法说出大事件的具体年份,但知道总的走向。

    别的不怕,就是上山下乡与亲人分离,不免蹉跎岁月。所谓知青,就是当时在校的初中生、高中生,和毕了业没结婚也没工作的年轻人。

    严湘的年纪是安全的。刚子英子有点玄。

    乔薇看过的年代剧、年代文和从网上读过的一些相关文章,大部分都是大城市青年的经历。

    像这种小镇学生的去向,她还真是不太清楚。出了镇就是农村了,还要下乡吗?虽然是小镇,但也不是农村户口,大家的户口都挂在集体户上,算是城镇户口了。

    她不是很确定,但还是想办法规避的好。

    她搬出陆曼曼那一套:“……读书最终就是为了有个工作岗位。不在乎年纪,也不在乎读到几年级,要是能有好岗位,能先占住就赶紧占住。”

    “有些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错过了就可惜了。”

    “早点工作,早拿几年工资,工龄长,未来退休金还多呢。”

    “你看我们广播站的陆广播员,知道吧,她爸是供销社主任,早早就给她安排工作。现在拿着工资,天天好吃好喝。她都不吃食堂的。”

    乔薇也是时间长了才从胡穗那里知道,陆曼曼不吃食堂的真正原因……是家里吃的更好。

    也是,要论物资,谁能跟镇供销社主任去比。

    “说什么呢你俩?”男人们刚碰完杯,一转头看两个女人说得热火朝天。

    “在说刚子啊,要不要再读书,愁死了。”杨大姐说。

    事关大儿子,赵团长也放下杯子:“这事,弟妹你帮着掌掌眼,你说刚子……到底该不该继续读?”

    一是刚子的确没长那个读书的脑袋,现在还和meimei一起读五年级。

    二是学校学农学工,只在上午上三节课,下午就去学农去了。孩子们都给拉到田里,捉虫除草的。赵团长感觉跟自己小时候在农村过的日子也差不多。

    孩子们在地里野一下午,晒得像煤球。玩得倒是高兴了,回来问他今天学什么了?

    就一脸蠢样:“……啊?”

    下午在地里玩疯了,上午学了什么都忘光了。

    赵团长觉得上这个学意义不大。

    但自古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身边又有个文化人乔薇,气质谈吐都不一样,刚刚又用学识文化挣了这么大的脸。

    赵团长就觉得犹豫。

    “读书的概念很广,不能理解为读死书,只读学校的课本。”乔薇想起陆天明,说,“要是学校的课本读不进去,就换一种书读,不如……去学技术。”

    陆天明也是读到初中就不再读了,家里送他到县里去学技术,学成回来就进镇委广播站,兼着广播站和话务室两处的线务员,做技术工作。

    实际上只要线路和机器不出故障,他一天屁股都不用挪窝,每天喝茶看书。

    乔薇初来时,还以为办公室的花是陆曼曼或者胡穗养的,结果……是陆天明每天浇水、施肥、捉虫、剪枝。

    神仙工作。

    陆曼曼的父母和陆天明的父母,可以说他们功利,孩子才读完初中就急吼吼安排工作。换个角度,也可以说他们清醒,真的知道家庭、个人生活在这个小镇上想要的、需要的是什么,并且安排得很好。

    都是镇上大姓,底子殷实的人家,才有这种清醒的认知和安排的能力。

    “古代人只读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之外的都叫奇技yin巧,是不正经的东西。但现在可不一样了,科学技术才能让国家更强大。学技术才是正经的读书。”

    “我看现在学校,咳咳,嗯,学工学农挺好的。”乔薇本来想说“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临时改口。

    她虽没说出来,但是严磊和赵冬生对视了一眼,从他们的目光里,乔薇知道两个男人都明白她的未尽之意了。

    “挺好,挺好。嗯嗯,但是,学技术更好。”乔薇说,“赵大哥,刚子14了吧,我觉得你现在就可以考虑起来,或者安排他去学技术,一招鲜吃遍天,或者你让他当兵。

    作为通家之好,乔薇对赵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但别人的路还是要别人自己走。

    聊完了孩子上学,又聊别的。

    “差不多要公布了吧。”

    “快了。”

    乔薇问:“镇县合并的事吗?”

    “对。镇委的人什么态度?”

    “没态度。”乔薇说,“该吃吃该喝喝,完全没态度。”

    严磊说:“都是本地人。”

    本地人占了95%以上。大姓占了60%。

    扎根太深,什么也不怕,管你合并不合并,谁也动不了我。

    基层人员就这种态度。

    “领导的态度我也不知道。”乔薇说,“我就一广播员。”

    大家都笑起来。

    一顿饭边吃边聊,宾主尽欢。

    离开饭店,天色已经昏暗,两家人在街口分手,各自回家。

    没别人了,严磊就牵住了乔薇的手,一边走一边甩呀甩。

    乔薇:“?”

    “没事吧?”乔薇问。

    感觉不太正常。

    严磊说:“高兴。”

    好吧。

    乔薇任他牵着。

    严湘被严磊抱着,已经趴在他肩膀上迷糊了。到了家,先把他放到炕上去。

    乔薇自己洗漱完了,兑温水投了毛巾给严湘擦脸。

    小孩嘴边黏糊糊。拔丝红薯是这时候的小朋友过不去的坎。天才小朋友也不行。

    出来一看,严磊赤着上身在手压井旁边擦身子。

    乔薇赶紧过去:“怎么用凉水!”

    进入九月,暑气渐消,天气变得舒爽宜人。

    但手压井里的水明显变得更凉了,早晚甚至有些冰。乔薇洗漱都得兑温水。

    “不凉,我不怕。”严磊毫不在意,“不信你摸。”

    他拉着乔薇的手按在自己的皮肤上。

    乍一碰是凉的,毕竟才擦过。紧跟着男人身体的热力就透过皮肤传到了她的掌心里。

    “乔薇!”严磊一俯身,把乔薇抱了起来,高高地。

    乔薇猝不及防,微微惊呼一声,考拉抱住他,嗔道:“发什么疯。”

    严磊说:“高兴。”

    他不对劲。乔薇仔细看他眼睛,那双眼睛精亮。

    乔薇终于明白了:“你喝了多少酒?”

    她光顾着和杨大姐说话了,没注意男人们喝酒,竟让这个家伙喝醉了。

    “没醉。”严磊不承认,坚持说,“就是高兴。”

    “乔薇,你知道这两天多少人跟我说恭喜,说祝贺。”他说,“他们说你爱人真厉害呀,拿市里的一等奖。”

    乔薇抱住他的肩膀,含笑:“那你高兴吗?”

    “我都说几遍了,高兴呀。”严磊不满。

    “不过,有人说酸话……”

    乔薇额头跟他抵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