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零年代拖油瓶在线阅读 - 七零年代拖油瓶 第133节

七零年代拖油瓶 第133节

    等被放出来时,徐新知瘦了一大圈, 只想回家了。

    “怎么回?”

    徐国豪却是不甘心就这么回去, “咱们跑那么远来一趟,如果什么都没有得到,岂不是白费功夫?”

    “可是爸,徐美珍打定主意不帮我们,这里又那么可怕。要是再待下去,我怕我们真被当做细作了。”徐新知在七天里,每天担惊受怕, 就怕不知道啥时候被人给拉出去毙了。

    “不至于。”徐国豪刚说完,突然看到一辆车驶到门口, 几个士兵从车上拖下一个满身是血的男人。

    “这小子真是不知好歹,军区大院哪里是他能乱转的。”

    “就是,首长说了,按细作审问。不问出点东西,不能放了他。”

    “他这个样子,估计是放不走的了。”

    ……

    几个士兵的话,让徐国豪也腿软了。

    徐新知拽着他爸的手,“我不要工作了,下乡就下乡吧,我们快回去吧。”

    他刚刚看被拖进去的人,好像被打断腿了,他可不能被打断腿。

    一阵凉风吹来,徐国豪也头皮发麻,看了看地上的血迹,加上拘留所里传出的惨叫声,心里一阵恶寒。

    就算再不甘愿,也只能回去了。

    徐国豪在心里咒骂了无数遍,心想徐美珍这种毒妇,一定会遭报应的。

    而屋子里的赵合言,看到徐国豪父子走后,让一旁的杜非凡别喊了,“人都走了,可以不用演了。”

    杜非凡立马起身,脱了身上的脏衣服,“团长,我演得还像吧?”

    “我这衣服都被猪血弄脏了,八成洗不掉,您看……”

    “我家里有新的,到时候给你。”赵合言道,“今天辛苦你们了,明天给你们拿包子吃。”

    “好嘞团长。”杜非凡听到有新衣服,高兴地咧嘴道,“以后有这种事,您尽管吩咐我。”

    赵合言看了杜非凡一眼,自己去追徐国豪父子,一直看他们上了车,才安心回去。

    到了杨家后,赵合言把这几天的事说了。

    “他们这次被吓到了,应该不会再来找麻烦。”赵合言道。

    徐美珍给哥哥拿了家里做的千层糕,“徐国豪这个人,古板又自私,他肯定觉得他没错,是我又害了他。不过也没关系,我并不在乎他们背后怎么说我。”

    日子是自己过,徐国豪一家对她都不重要了,也就不会去在乎他们想什么。

    “还是你想得开。”赵合言感叹了一句,问到了徐瑶的以后的打算。

    “瑶瑶一路跳级,现在年纪还太小,让她去技校或者工厂,都不太让人放心。所以我打算让她继续读高中,再过个三四年,她有十五岁了,我才放心点。”

    徐美珍的想法,也是全家人的意思,姚虹和杨立廉也想让徐瑶去读高中。

    以徐瑶的成绩,也一定能考上高中,大家从来就没想过,徐瑶会落榜。

    事实上,到第二年暑假时,徐瑶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考到军区的附属高中。

    她这一路的读书过程,都非常顺利。

    隔壁的方虎则是顺利初中毕业,他也想去当兵,报名了当兵体检。

    而周希希和陈楚杰毕业考都有不及格的科目,还要留级一年,和杨听夏、罗特成了同学。

    徐瑶高二那年恢复了高考,徐瑶表明要参加高考,家里人都支持。

    杨听夏和罗特也顺利考上高中,成了徐瑶的学弟。

    高中三年,徐瑶都全身心投入读书,她也长到了一米六五。

    对于现在的身高,她比较满意了,要是还能再长几公分更好。

    高考结束后,徐瑶便在家里彻底躺平,看着电视机,吃着西瓜葡萄。在她的人生进入下一个篇章前,她要好好享受这两个多月的日子。

    没过几天,她收到了朱旺的来信,询问她要去哪里读大学,报考什么专业。

    看完朱旺的信,徐瑶才缓过神来,她竟然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为了徐瑶报志愿这个事,一大家子聚在了一起。

    之前有邻居提过,说徐瑶成绩那么好,人也长得高挑,可以去考军校,但被徐瑶否决了。

    军校确实很好,福利待遇各方面都好,但徐瑶很明确地知道,她自己吃不了那个苦。

    小暖冬今年也七岁了,下学期要读一年级,他有三哥杨望秋的好动,也有二哥杨听夏的聪明,这会笑盈盈地提着茶壶,给家里人倒茶。

    “四姐还是别去太远的地方,要是一年才能回来一次,我多想你啊。”杨暖冬给家里人倒完茶,走到四姐跟前,“奶奶和爸爸最疼你了,你舍得他们吗?”

    徐瑶确实舍不得家里人,但蓉城不大,并没有好大学,不然她会留在蓉城读书。

    杨立廉接话道,“能在离家近的地方自然最好,远一点也没事。瑶瑶虽然是女孩,但不比你们几兄弟差,只要能读好书,以后也能报效祖国。”

    家里就徐瑶一个女孩,杨立廉早把徐瑶当成亲闺女。

    姚虹和暖冬的想法一样,“我也觉得离家近一点好,瑶瑶比同样读大学的人都要小,万一去了学校被人欺负,那可怎么办?”

    “如果在近一点的地方读,我们也能去给瑶瑶撑腰。”

    “家里就这么一个小姑娘,我可舍不得瑶瑶去太远的地方读书。现在政策好多了,不像以前说什么都要战战兢兢,我觉得还是离家近点好。”

    赵合言听此点了点头,“就算不离蓉城近,最好也离平城近点,总要有人照顾得到瑶瑶才好。”

    “不仅是学校要考虑,还有专业。不知道瑶瑶想读什么专业?”

    专业这个事,徐瑶只想过要读个以后工作轻松一点的。

    她的最终目标一直没变,打算读到博士,再留校当老师。

    “我想读文学类吧。”徐瑶喜欢听故事,也喜欢看故事,要说其他兴趣并没有,但是对故事的兴趣很大。

    “文学类,最好的还是首都大学。”徐美珍接了一句,眼睛突然亮了下,“瑶瑶,不然你报首都大学吧?”

    “首都大学和平城只有三小时的火车车程,还是国内最好的大学。既然你喜欢文学,那就去首都大学。”

    杨望秋皱眉道,“可是首都大学分很高,徐瑶可以吗?”

    “肯定可以。”姚虹对自己的孙女有信心,次次都能考第一的孙女,作文还得过奖,去哪里读都可以,“瑶瑶,去首都大学可就远了,但那确实是个好大学。奶奶虽然舍不得你,但你可以考虑一下。”

    徐瑶倒是想过首都大学,不过现在是先报志愿再出分,她对自己有信心,但没有看到分数之前,心里总归有点不安。

    见家人都看着自己,她想了想,“我可以第一志愿试试吧,不成也还有后面的。”

    “你可以的。”赵合言也笑着道,外甥女从没让家里cao心过,一直都是家属院孩子们的榜样。在他们印象里,外甥女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后面的几个志愿,徐瑶都选择离家更近一点的地方,她还是比较恋家,想着寒暑假肯定要回家。

    商量完志愿的事之后,杨立廉又说了一件事,“守春来信了,他知道瑶瑶要去读大学,打算回家一趟。”

    算起来,杨守春已经去部队四年了。

    这四年里,杨守春没回来过,听到他要回家探亲,姚虹的眼眶瞬间红了。

    “真的要回来了啊?”姚虹可想大孙子了,望着儿子时,眼泪自然而然地流下,“这小子前两年总说忙,这次倒是记得meimei的事。他啥时候回来?我去买点他爱吃的。”

    “信上写着,过两天就会到了。”杨立廉道。

    听到大哥要回家,徐瑶也很高兴,也不知道那么多年过去,大哥变扭的性格有没有变化。

    一旁的杨望秋直接跳了起来,“好耶,大哥总算要回来了,我可太高兴了!”

    杨望秋本来初中毕业也要去当兵,但是他于读书上实在没太多天赋,运气不太好地挂科了,所以要被留级一年。

    现在听到当兵的大哥要回来,他非常地兴奋,很想听听大哥说说部队里的事。

    姚虹听到没两天,立马去屋里拿了钱,她要去供销社一趟,得提前准备着。

    杨望秋立马表示要一起,“好奶奶,带我一起去吧,我保证不要您买零嘴。”

    杨暖冬也凑到奶奶的另一边,“还有我,也带我一起去!”

    姚虹现在心情好,转头去看另外两个孩子,“瑶瑶、听夏,你们要不要一起去?”

    “我不去了,我想在家看书。”杨听夏最近淘了几本从香江来的小说,正看得津津有味。

    徐瑶也表示不去,外边太阳太大,她嫌弃太热了。

    等奶奶他们走后,她便和舅母他们看电视。

    因为杨守春回家探亲,家里忙活了两天准备吃的,在杨守春回来那天时,姚虹天没亮就起来,早早地等在家属院门口。

    她心里啊,牵挂大孙子许久了。

    第96章

    徐瑶起来时没看到奶奶, 吃早饭时也没看到,问了之后,才知道奶奶去家属院门口等大哥了。

    “至于那么早就去等吗?”杨望秋也想大哥, 但不理解奶奶那么早就去等着,“到了时间,大哥自然就回家了, 又不是奶奶去早一点,大哥就会早回来。”

    他手里拿着包子, 是青菜馅的,但加了点小虾米, 吃起来很鲜。

    徐瑶白了一眼杨望秋, 心想杨望秋这种小子肯定是不懂的, 她拿报纸包了两个包子, “mama, 我给奶奶送去。”

    “你等等, 我给你拿个水壶。”徐美珍给水壶加了温水,再递给女儿, “你大哥去当兵那么多年, 你奶奶时不时就会提两句。老人家惦记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估计一晚上都没睡好。待会你陪陪奶奶,等天热了,再把人哄回来。”

    “好嘞。”

    徐瑶带着吃的找到奶奶,手里拿着竹扇,和奶奶一起坐在石凳上。

    姚虹的边上,还坐了几个出来闲逛的老人家, 看到徐瑶来送吃的,一个个夸起徐瑶来:

    “姚虹, 你这孙女真贴心,知道你没吃饭,还会特意送点吃的来。”

    姚虹唇角带着笑,“那可不,家里小子虽多,却都不如孙女好。”

    吃了两个包子,她让徐瑶先回家去。

    “我陪陪奶奶,这会还凉快。”徐瑶抬头看了眼太阳,早上的太阳还不是很毒辣,晨间的风夹杂着露水,还有一丝丝凉爽。

    “那也行。”姚虹望着远处,叹了口气,“你大哥也不知道几点到家,让人提着一颗心等着,也太难受了。”

    昨晚她翻来覆去睡不着,也不知道大孙子长高多少,是瘦是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