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嬴鱼在线阅读 - 大秦嬴鱼 第211节

大秦嬴鱼 第211节

    因为不是上前线对杀,所以,这新征的兵役条件可以放宽一些,男女不限。

    秦国征兵,早就男女不限了,如果女人在战场上杀敌取胜,一切待遇,都跟男人一样。但限于先天身体条件,能在战场上靠拼杀出头的女将,并不多,更多的是以智力取胜的尉官计量官等中等军官,管理大军中各项事宜,即便如此,女子从军,在秦国也已经蔚然成风了。

    更何况,有一个独领大军的蒙嫣和在前头摆着,女人从军从政的上限给无限拔高,主观客观上的限制无形中就少了许多。

    安排好征兵事宜之后,白起领军继续前进,沿着大河向韩国而去。

    没错,白起不是去支援河内的,而是带兵去攻打韩国。如果韩国都没了,去攻打河内的韩军就成了孤魂野鬼,再无家可归,军心动荡,还打什么仗啊?

    公孙棠棣望着渐渐远去的车架和旌旗,满面愁容,对压后的女将岚小声逼逼:“要征健妇,为什么是让我留下,你反倒要和武安君去征战?”

    女将岚看看四周忙碌的同袍们,颇有些幸灾乐祸的告诫道:“军令如山,不容置疑,敢质疑武安君的命令,你这是不想要命了还是不想要前程了?”

    公孙棠棣缩缩脖子,跟受到惊吓的竹鼠一般四处张望,确定无人听到他方才的话语之后才斩钉截铁的反驳道:“你可别瞎说,我何时置疑......我只是不懂而已,不懂就问,这可是学堂的规矩。”

    公孙棠棣和女将岚都是栎阳初学一路学出来的,他们既是同乡也是同学如今还是同袍,感情不是一般的好,彼此也不是一般的信任,有什么话也都敢说。

    女将岚笑道:“谁让你后勤搞的好,武安君特地让你留下征兵,那是看重你呢,你看有多少人羡慕你能的武安君看重,知足吧你。”

    公孙棠棣苦瓜脸,道:“能走汤公的晋升路线固然是好,但我这不是想着上阵杀敌争个人头军功吗......”

    女将岚嘲讽:“切,你可拉倒吧,我都打不过,你还想去杀敌?别最后成了敌人的军功,到时候哭都没处哭去。”

    公孙棠棣黑脸:“我是现在已经是官大夫,可以领兵作战,不会那么轻易就死的。”

    团队作战,主将若是战死,兵卒是有罪的,必须多杀一个敌人为自己赎罪才行。

    女将岚仍旧道:“你这官大夫的爵位可是调度粮草有功才得到的。”

    公孙棠棣:“所以我才想去杀敌。”军功爵越往上越难升,他若是想快速升爵,只有亲自去杀敌。

    女将岚看看行军队伍很快就到自己带领的一千兵卒了,就很大姐大的拍拍公孙棠棣的肩头,兴奋道:“行了,你好好做事,别辜负了武安君给你的机会,我这就走了,祝我凯旋吧。”如今她已经是二五百主,相信很快就能升做裨将,等那时候,她这个女将的名头才会名副其实。

    女将岚对此次征战信心满满,不止是他,所有的秦军,上到独领一军的将领,下到最低等的兵卒,都非常有信心打胜仗,为秦国开拓土地。

    因为带领他们征战的事秦国的战神武安君。

    武安君从来只打胜仗,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事实也的确如此,白起率领的秦军所到之处,韩人军卒压根没有组织起多少反抗。韩国自从失去上党之后,韩人百姓人口锐减,此次合纵攻秦,已经基本上将国内全部军卒抽空了,十万大军参与攻秦,剩下的,则是都集中在国都新郑周围,保卫国都

    的。

    所以,当秦军进入韩国腹地之后,一路上只见百姓,不见军队。

    而这些见到秦军的百姓,有的望风而逃,有的,则是老实的跪在道路两旁和田野里等待秦军过境。

    前者都是韩国权贵,后者嘛,就都是家资不丰的韩人百姓和田奴。

    留下的韩人之所以没有逃跑躲避,还是因为这些韩人从小听到的是这十几年来秦军攻城从不屠杀百姓善待俘虏的传闻,而不是几十年前秦军在战场上屠杀别国军卒水淹人家都城家园的残暴之举。

    所以,这些遭遇秦军过境的韩人,非常老实的接受了秦军占领了他们土地的事实。

    白起坐在车里从车窗上镶嵌的透明玻璃往外看,虽然已经是秋收之后了,但这些跪在道路两旁的韩人仍旧面黄肌瘦,好似常年吃不饱饭似的,身上穿的衣裳也单薄,不能抵御越来越冷的寒风,小孩子也是赤着脚的,小小的脚趾又黑又红瑟瑟发抖的蜷缩在一起,看向白起车架的眼神里没有惊恐和害怕,反倒带着浓烈的期待和希望。

    这个小孩子在吞咽口水,搂着他的母亲在他耳边说话。

    白起都能想象出这个母亲在跟她的孩子在说什么。

    “秦军有的是粮食,若是秦军能在此停留,咱们就能吃一顿饱饭了......”

    白起嘴角勾起一个微妙的笑容,他想起赵鱼经常说的一句话:“百姓庶人们哪里分得清掌管他们生死的人是谁?无非是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跟谁过罢了。”

    白起捋捋花白的胡须,敲敲车门。

    车架停下,赶车的军卒疑问:“君上?”

    白起道:“今日,就在这个小城安营吧。”

    军卒虽然疑惑今日的行军路程还不到计划中的里数,武安君怎么就要停下不走了,但这是武安君的命令,没有他质疑的份。

    军卒:“唯。”

    这个小城的权贵虽然逃走了,但他们逃走的时候只带了细软等珍贵之物,家中囤积的粮草牲畜等大件物品是带不走的。

    既然在此扎营,那么秦军就按照以往的规矩,将这些富户藏积起来的粮草等物全都给挖出来,留下部分供给军队,剩余的全部都分给当地百姓了。

    其实,这是一

    种变相的资敌行为,白起十多年没杀人了,所以你看,现在六国喘过气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集结六十万大军来攻打秦国了。

    这六十万正规军军卒都是哪里来的?

    白起敢肯定,这六十万联军,他们自己,就连他们的父母妻儿,都曾经吃过河内的粮食,花过从河内赚的钱财。尤其是韩赵魏二晋百姓,他们或许小的时候不过是个快要饿死的乞丐,乞讨到河内的时候,在那里活了下来,然后带着从河内赚取的钱财回到家乡寻找亲人,然后重新成家立业,等长成青壮之后,被自己国家征召入伍,然后再去攻打河内......

    此次攻打河内,有多少曾是河内养活的二晋百姓?

    前面就是韩国华阳了。二十多年前,魏赵攻打韩国,韩国向秦国求助,白起应王令来解救韩国,千里奔袭只用了八日,就到达战场,在华阳与魏赵联军开战,这一次斩首魏赵联军十二万,淹死两万,成功解救了韩国之危。

    二十年后再来华阳,白起是来攻打下这座韩国重城的。

    白起点将女将岚和裨将威,各领五千人去夜袭华阳。

    白起认为,他率领秦军都已经走到现在了,韩王应该早就得到消息了。

    韩王得到消息,不论是逃跑还是守在新郑,都需要调集军队去保护自己,华阳就是新郑的卫城,要取新郑,必须攻取华阳。

    攻城是需要时间的,而为了能解河内之危,必须速战速决,所以,白起选择夜袭华阳。

    就像白起料定的那样,华阳确实驻扎了大量韩军来保卫城池不被攻下,但守城的将领只以为白起暂时在二十里外的小城驻扎,是为了养精蓄锐择日攻城的。

    他实在是没想到,白起连一晚上都不等,直接夜袭开战。

    这个时代战争不兴夜袭,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公认晚上是看不见东西的。

    夜盲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在贵族之间也很流行。

    但秦军不一样,他们就跟开了天眼一样,在夜里即便没有灯火照耀,也能暗中视物,所以,等到秦军在城墙下架上梯子开始攀爬的时候,城墙之上的守军才发现不对劲,即便这个时候点燃狼烟放出信号也晚了。

    点狼烟放信号也是需要时间的,守将刚被惊

    醒,听完秦军来犯的消息,他的脖颈处,就已经横着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刀了。

    执刀的是个女将,只有秦国军队中才会有女将。

    果然,秦军已经攻破华阳了。

    大势已去。

    第二日,白起收到华阳已经攻破的消息,他留下善后的将领和军队,自己则是带着主力大部队向韩国的都城新郑而去。

    他要去邀请韩王然去咸阳为先王哭丧。

    新郑是个有些安静的城市,有些过分的安静了,因为秦军来的实在是太快了,快的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前一日刚接到秦军已经进入韩地的消息,今日一早秦军就到了城下了,大家伙都还没反应过来呢,要如何抵抗呢?

    韩国的王和臣子压根没来得及反抗,就被俘虏了。

    白起没有进城门,而是在城门口看着秦军卒压着韩王上了一辆马车,朝咸阳的方向奔驰而去。

    白起在韩国宗亲臣子的哭嚎声中重新做回马车,开始启程去魏国的大梁。

    白起此次攻打韩国,占了出其不意的先机,谁都没有想到,白起率领大军不是去救援河内,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将韩王给俘虏了。

    这可真是,太过吓人了,难道韩国要灭亡了吗?

    等到韩王被俘虏的消息传开之后,魏王那边也应该有所反应了,若是去攻打大梁,白起要再好好计谋一番。!

    第193章 胜利

    兵贵神速,白起一生征战,多少以少胜多的奇袭战打的就是一个速度和时间差,创下了屡战屡胜的不败神话。

    如今白起老了,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体力了,可以骑马打猎,但急行军那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为了抢占先机,与“韩王被俘”这个消息扩散抢夺时间差,白起点将年轻将领,分别带领一军从三路出发,直取魏国大梁。

    他自己则是领着剩下的大军坐车慢慢前进。

    乘车想快也快不起来,这魏国的道路,比秦国修的直道可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为了自己的老骨头着想,白起不得不慢。

    如果按照寻常征战的思路,如今韩王都被俘虏了,韩国的都城新郑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要秦军占领了韩都,打散从他处来救援的军队,那么韩国,就可以正式宣布灭亡了。

    灭亡一个诸侯国的功劳固然举世无双,但白起仍旧没有忘记,他此行征战的目的,是为了救援河内,而不是灭亡韩国。

    所以,白起只是派将军威将韩王送至三川郡,与正在三川郡征兵的公孙棠棣做交接,让公孙棠棣带着两千军卒押送韩王去咸阳,将军威则是带着公孙棠棣在三川郡新征的两万五千军卒沿着大河直奔荥阳,攻战北宅,控制了魏国的用水命脉大沟。

    要围攻大梁吗?

    还是要水淹大梁?

    都不是。

    还是那句话,时间耗费太长了,大梁是魏国最繁华的都城,就是围困的话,坚持一两年都不成问题,就是水淹大梁,少了三五个月都不能给厚重的城墙造成多少损伤。

    而秦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所以,白起煞有介事的兵分四路从四个方向威逼大梁,不是为了取城略地,而是为了将魏王给“吓”出来。

    只要魏王惊慌出逃,他出城之日,就是入瓮被俘之时。

    白起站在车辕上居高临下的看着被恭敬的“请”到他车前的魏王,按照礼数,他应该下车直面魏王的,魏王即便被俘虏了,也仍旧是君王,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但白起只是居高临下的对着魏王微微拱手,轻咳两声,气息微弱道:“还请魏王移驾咸阳,与我王见最后一面,咳咳

    ,起在此恭送魏王了。”

    说罢,就在随从的搀扶下重新进了车架,关紧车门,不再见人了。

    魏王如何想白起不知,但白起方才一番要病不病的模样可是被暗中的人给看的清楚。

    白起这番“强撑”病体的模样,给了外人一个隐晦但明确的信号:武安君白起病了!

    正当暗中之人不确定白起病的到底如何的时候,军中开始禁言任何关于武安君的话题,但与禁言伴随而出的,则是浓郁的汤药味道和巫医祭祀的烟火,以及抛洒出来的一罐罐的药渣。

    嗯,看来武安君病的很重,命不久矣啊哈哈哈哈!

    果然,白起率领的秦军在酸枣这个地方暂停,不再继续朝河内进发了。

    原本收到韩王和魏王相继被俘虏到咸阳的消息而惊魂不定的魏无忌和景阳心神大定,天赐良机啊,秦国的战神武安君将死,秦军定然军心不稳,只要将河内攻打下来,他们联军越是强势韩王和魏王就越是安全。

    联军越是临近函谷关,秦国就越不敢拿韩王和魏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