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嬴鱼在线阅读 - 大秦嬴鱼 第203节

大秦嬴鱼 第203节

    床帐掀起了一角,露出一双眼睛来,秦王:“你问过扁鹊了?如何?”

    秦鱼踱步上前,将床帐拢勾住,坐在床榻沿,看着半卧的秦王。

    秦王也看着他。

    两人对视良久,秦鱼不禁好奇问道:“大王,您惧怕死亡吗?”

    秦王不妨他这样问,楞了一下,才道:“死亡是可怕的,人人畏惧,寡人也是人,怎么不害怕呢?”

    秦鱼:“那您就不好奇,死亡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秦王:“这个问题,寡人招了许多术士来问过。寡人问他们,人死了,是什么样子的?会去哪里?会做什么?会见到以前死去的亲人好友吗?”

    秦鱼挑眉:“那术士是怎么说的?”

    秦王:“哦,那些术士啊,自己也说不明白,还不如你跟寡人说的死去有十八层地狱的故事可信,有的甚至跟寡人说,服食丹药即可成仙,就可长生不老,就不用死了。这不胡说八道吗?敢来蒙骗寡人,寡人就赏了他一颗丹药,让他自己成仙去了。”

    秦鱼无语,吃了能即刻“成仙”的丹药,恐怕不只一颗吧?

    不过,秦鱼可真的诧异了,秦王居然能忍住长生不老成仙的诱惑,不向往仙道吗?

    或许,不是秦王不信,不向往,而是没遇到让他信服的术士吧。

    秦王也问秦鱼:“都说你生而知之,你知道死亡之后的世界什么样?”

    秦鱼:“......死亡,是湮灭,是万物生灵都必将走的路,死了就是死了,无知无觉,无感无妄,死后,就是一片虚无。”

    又加了一句:“无一例外。”

    秦王:“无一例外?”

    秦鱼:“是,无一例外。不过,人的rou身虽然湮灭,但人的英灵,却是可以永存。

    人之死亡,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有的人死如灰尘,风轻轻一吹就散了,有的人死如山岳,屹立不倒,永存世间。”

    秦王呼吸都重了几分:“这就是英灵吗?那么,如何死后如山岳,屹立不倒,英灵永存世间呢?”

    秦鱼:“住在人的心间,就能永世长存。”

    秦王皱眉思索:“住在人心间?什么意思?”

    秦鱼:“您觉着,三皇五帝尧舜禹为什么能成神,享受永世的香火祭祀?”

    秦王随口道:“那是因为他们做出了不世出的成就,所以才......”

    秦王恍然大悟。

    原来,“住人心间”是这个意思。

    三皇五帝乃是上古人物,他们都不知道消失多少年了,至今还是被人口口传颂,人间王者都要年年祭祀他们,可不就是长住人们心间吗?

    不管这些上古人物是不是真的死了,还是羽化飞升了,但至少,在现在他们这些人的认知里,他们是成神成圣成仙了。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长生不老了吧?

    秦鱼笑道:“大王,您也可以的,所以,您不用惧怕死亡。”

    “后世子孙会永远记得您的丰功伟绩,让您长住他们心间,只要他们时常念起您,您就是永世不灭的。”

    秦王喃喃:“永世不灭,与世长存,寡人可以做到吗?”

    秦鱼握住他的手,道:“可以的,您已经做到了。”

    秦王眼睛亮

    如灯火,璀璨的有些灼人了,他再次确定问道:“寡人,真的已经做到了吗?”

    秦鱼笃定道:“是,您已经做到了,您是开创者,您是始祖,大秦从您而始,您文治武功兼备,是您将带着秦国走向了昌盛,秦国的百姓念着您,大秦一统天下的时候,六国百姓祭祀的也将是您,您才是天下人的主父。”

    秦王攥紧了秦鱼的手,缓慢而有力的道:“大秦,秦国,秦国,大秦......好,赵鱼,寡人信你,等秦国成为大秦,寡人就可以与世长存了,从此以后,寡人将不再惧怕死亡。寡人做不到的事,赵鱼,你会替寡人做到的,是吗?”

    你会替寡人一统天下,让寡人做这世间第一个王,然后永享后世祭祀,长活世间的,是吗?

    秦鱼承诺道:“大王,我会的。”

    秦王松开他的手,前所未有的放松道:“好,好......”

    秦鱼笑道:“所以,大王,从现在开始,您就要好好睡觉,好好用膳,等养好了身体,咱们一起巡游天下,去看看您治理的繁华盛世,好不好?”

    秦王也呵呵笑道:“怎么,你又同意寡人出游了?”

    秦鱼:“出游而以,大王既然想去,那就去,我会安排好的,您就放心吧。”

    秦王:“好,寡人放心......”

    微微鼾声想起,秦王睡着了。

    秦鱼放下床帐,自己也去旁边榻上躺下,合眼休息。

    人生苦短几春秋,一统千年梦,功过是非史册留。

    秦王的病根,其实是在惧怕死亡。

    他因亲手将秦鱼送走而生的愧疚只是一个引子,这个引子让秦王大病一场,然后,这一场病痛,就成了一个缠绵入骨的病灶,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病痛是催化剂,它摧毁的不仅是秦王的身体,还是他继续统治万民的意志。

    史书还未修完,六国还未统一,东出还只走出了第一步,可他就要死了。

    时不我待,何等遗憾,何等不甘。

    死后是什么样的?他会英灵永存,继续驾驭秦国这辆战车,征战四方吗?

    在死后,他会继续做王,最终统一六国,成就不世伟业吗?

    不知道,通通不知道,这样死后虚无缥缈的事,无解可答。

    越疑惑,越焦虑,越郁结,表现在身体之上的现象,就是病情反复,时轻时重,总是痊愈不了。

    秦王想要找一个答案,但很可惜,他找到的答案,都不符合他的预期,或者说,因为这些术士没有把握住他的心理,说不出他想听的话,最终被他一句话给噶了。

    秦鱼一点都不同情那些坑蒙拐骗的术士,秦国有本事的术士,都在渭水学宫里搞化学搞医学呢,哪有时间来王宫坑蒙拐骗秦王?

    秦鱼说和秦王一起巡游天下,也不是说说而已,若是连自己国家的领土都没有亲自去走一遍,去看一眼,那也太让人遗憾了。

    秦王既然选择在生命的最后余光里出去走走,那么,秦鱼就陪他去。!

    第185章 新城

    既然决定要出游,那么,现在就可以先做起准备来了。

    秦鱼找来堪舆图,与秦王一起规划出游路线,计划走最少得路,去最多的地方。

    太子柱一脸无语的看着头对头兴致勃勃对着堪舆图指指点点的两个人,良久,对蔡泽道:“君父携安平君出游,将国事交于我等,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蔡泽一脸为难:“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大王已经不大理事了,您若是和大王一同出游,国事要交给谁呢?”

    太子柱纠结半晌,终究道:“罢了。为君父解忧分担国事也是孝顺,孤,就听君父的话,留下监国吧。”

    蔡泽忙恭维道:“太子大孝。”

    太子柱又被安慰道,但还是心有不甘,挑刺道:“君父本就身体不虞,旅途奔劳,安平君怎么这么草率的就答应君父出游的?他都不劝一劝的吗?”

    太子柱倒是没认为是安平君撺掇的秦王出游,而是他自己早就发现,秦王有出游的端倪了。秦王养病期间,无事就招来从各地选拔上来的郎官问话,听他们讲当地的山水人情风俗,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觉着是做韩/楚/魏人好,还是做秦人好?

    没错,秦王招来寻问的,都是些归顺秦国的他国之人,一开始太子柱只当这是做君王的必修课,他还好好跟着学来着,现在看来,那是他的老父出游的心思蠢蠢欲动,先叫几个人来听听故事解馋来着。

    蔡泽:“......大王既然有此决断,想来是有所打算的吧。或许出去走走,与大王的病情有好处?”

    太子柱抱怨:“人得病了,就应该静养,哪有出去奔劳反倒对病情有好处的?”

    蔡泽:“......道家讲究道法自然,寄情于山水,观天地之大,俯仰众生万相,与人的身体而言,确实是有好处的。”

    太子柱无语凝噎,他忘了,蔡泽是修黄老的,学的是道,道从自然中寻找真理,相比于汲汲营营在庙堂,还是山水更吸引他们。

    太子柱只能拿起人员调度文书,为秦王的出行做安排,一边干活一边不甘心的嘟囔:“希望君父的病情真的能有所好转,否则,孤会骂人的......”

    出去玩不带孤,还要孤

    给你们劳心劳力的干活,啊啊啊好烦啊啊啊啊啊!

    秦王出行是一件大事,他的身体还不好,就要更注意更麻烦一些。

    不过,问题不大,因为秦鱼本来就奔着声势浩大去的。

    君主巡视自己的领地,是彰显自己的主权,拉进君与民之间的正常活动。

    以前领地小的时候,各诸侯国主每年都要巡视自己的领地,这是诸侯国主的例行管理手段之一。

    秦王年轻的时候,关中之地更是被他走了个遍,他还出了函谷关,在西河之地渑池与秦惠文王交好会盟,安抚赵国,好全力去攻打楚国。可见,秦王巡视自己的领地,既是国家主权的一种宣示,也是一种很寻常的政治外交活动。

    所以,秦王出游,并没有遭遇到臣子们的驳议,而是纷纷担心他的身体能不能承受住这样大的体力活动。

    秦王表示,他可以的。

    既然秦王觉着自己可以,那就没问题了,不过,大王啊,臣愿意跟随左右,为大王出游效犬马之劳,您看可以吗?

    大王,臣也可以.......

    大王,臣愿意......

    大王,您出游,怎么能少了臣在身边伺候呢......

    于是,太子柱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一项,筛选同游之人。

    马上就要冬至过年了,无论如何冬日里是走不了了,所以,太子柱的时间还是有的,只是,脾气略微暴躁罢了。

    或许是出游的决定让秦王大悦,秦王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日比一日的好了起来,这也让他更坚定了出游的决心。

    秦王五十四年春天,秦王带着秦国的文武大臣和百家诸子们从咸阳出发,开始了秦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详细记载的帝王巡游活动。

    这是秦王稷第一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巡游活动,也是最后一次。

    这次巡游,从咸阳出发,沿着渭水到达郿县,接上武安君白起,渡过渭水,去到钟南山,祭祀了老子,念了篇道经,之后入秦岭,走石牛道,过葭萌关入巴蜀,来到成都平原,听李冰介绍了都江堰的修建情况,观看了一回火药炸山石的震撼名场面,再让跟随而来的诸家弟子们做了许多诗篇和记录,这才意犹未尽的从岷江坐上舟船直入江水,体

    验过江水二峡的激流,吐的昏天暗地不得不在一个叫枳的小城登陆修养了十来天,才开始继续乘船继续顺着江水往洞庭湖而去。

    到了洞庭,秦王就不打算走了,他巡视了洞庭湖上的船坞,住进了长沙正在建造的还只有一座简陋起居室的宫殿,穿上荨麻纺织的麻布做成的衣服,品尝了洞庭湖的鱼和稻米,试着自己动手做了几个水果罐头,查看了甘蔗地的长势,还顺着湘水去看了贫瘠的红土地,若不是秦鱼极力阻止,他还要顺着湘水和丽水,去看看秦鱼跟他说过的最南边是什么样子的......

    秦王是因为这里是秦鱼的封地,所以他才来了就不想走了,但他的身体,是承受不住洞庭酷热多雨的天气的,所以,在秦鱼的坚持下,他们沿着长江河道,一路去了东海。

    在蒙嫣和的带领下,他们在东海上看到了鲸鱼喷水,海豚追逐落日的梦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