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嬴鱼在线阅读 - 大秦嬴鱼 第89节

大秦嬴鱼 第89节

    秦王笑道:“寡人不知,太后竟将公子鱼与孟尝君相等视,公子鱼应当感到荣幸。”

    太后:“稷儿,朕是在为你考虑,是在为秦国的未来考虑,你难道想发生田氏代齐的惨祸吗?”

    秦王不由扶额:“太后与寡人上说这些,是想离间寡人与公子鱼吗?”

    太后:“朕只是在为子孙后代考虑罢了。”

    秦王莞尔:“再怎么说,公子鱼都是嬴姓正统后人,他的曾祖与吾之祖父同父同母,即便有田氏代齐之忧患,这秦国,仍旧是在嬴姓子孙手里,太后以为呢?”

    太后:“你这是,铁了心一定要他进入祖庙了?”

    秦王:“是。”

    太后:“若是我一定驳回呢?”太后连朕的自称都忘掉,改称为我了,可见她的决心。

    秦王轻笑:“高陵君犯有偷盗大罪,还未做处罚,太后觉着,不许他进入宗庙祭祖,略作惩戒,如何?”

    不许高陵君祭祖,跟将他踢出嬴姓宗庙,只差一张诏书了。

    太后眼前一黑:“你这是在威胁你的母亲吗?高陵君,那可是你的亲弟弟。”

    秦王叹道:“一个好与歹都分不清的傻子罢了,寡人宁愿公子鱼是寡人的亲弟,真是可惜,他不是。”

    太后

    张口结舌,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才好,她是应该愤怒的,但高陵君做出的那些事,太后实在没有底气说他有什么优点。

    只能开口道:“至少,他能安分的做你的王弟。”

    秦王:“太后是说,他不如泾阳君有野心吗?”

    太后冷笑:“你不必夹枪带棒的给朕难堪。朕也明白的告诉你,朕先一步来雍都,也曾想试探一下他们对秦鱼的态度,但你猜如何?他们并不如他们的父祖那般有眼力,有决断,他们觉着,秦鱼仍旧作为旁支宗室,更能受他们的制约,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意图,朕不过所以顺水推舟罢了。你来质问朕,是找错人了!”

    秦王起身对太后拱拱手,道:“多谢太后解惑,儿臣告退。”

    秦王转身就走,太后忍不住起身叫住他:“稷儿。”

    秦王站定,不去看太后颤巍巍的身体,只道:“太后还有何吩咐?”

    太后张张嘴,最终也只说出来一句:“......你多保重自己。”

    秦王抬脚离开,道:“寡人记住了。”

    直到秦王走的没影了,她才长叹一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稷儿你将秦鱼推至如此高度,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的住?

    秦王在让奉常准备祭祀祖庙事务之前,先让大宗令公子繇重新梳理族系,将已经出五服或者即将出五服的宗室踢除宗庙祭祀之列,精简大宗,也好让小宗有机会自立家门,所谓的树大分支,就是这样的道理了。

    秦王此诏令一出,嬴姓宗室哗然。

    秦王大宗的排号,是从他自身往上数四代开始的。但秦王实在高寿,与他同年甚至比他年长的长辈,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家族子孙,能活过秦王的,也不多。若是秦王不让大宗令梳理宗典还好,若真要计较,仔细梳理,其实秦王五服之内的亲戚真心不多。

    之所以以前看着很多,是因为秦王自己不计较,让跟秦王五服之内的亲戚留下的子孙一起进祖庙参加祭祀,但如果秦王计较,那么这些人,能留下来的,十不存一。

    嬴姓宗室直接将大宗令给淹没了,大宗令公子繇是秦王的庶兄,他虽然年纪比秦王要大,但论身子骨,不知道比秦王逊色了多少,他只想安度晚年,不想掺和进这些宗室外戚的破事里

    ,他见逃不过,直接两眼一翻,晕倒了。

    好嘛,这群宗室竟将大宗令给气晕了,罚,该罚!

    就罚他们今年俸禄减半好了。

    宗室们:宗室原本就很少了,这再减半,还让人怎么活啊?!

    也有聪明的,自己悟到了关键所在,或者有消息灵通的,从太后那边得来了指点,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去拜访秦鱼,希望秦鱼能为他们在秦王面前美言几句。

    秦鱼自己还在迷迷糊糊的一头雾水呢,他只以为这只是秦王家的自家家事,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的道道吗?可是,你们来找我能有什么用呢?我能做什么?我什么都不懂啊!

    秦鱼一问三不知,要是问急了,他就摆出我还是个宝宝,不懂你们在说什么的表情出来,直让前来的人束手无策。

    他们能联合起来让秦王改变主意吗?

    不,他们不敢。

    穰侯倒是趁此机会挑拨离间了几回,有做了穰侯的枪,冒头当面顶撞秦王的,被秦王暗中记了下来,等待时机算账。

    宗室不比朝臣,他们是亲戚。秦王在他们面前,是大宗的族长,不是一国之君,这些惹人烦的亲戚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秦王顶多是不见他们,不给他们官做,实际上,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但人,他是记下来了,跟穰侯走在一起的,能是什么好东西?

    有那投靠穰侯的,自然也有站在秦王这边的,更有眼明心亮,知道秦王做此决定的症结所在的,就这么闹哄哄的过了十几天,大宗令将新的宗谱呈上来的时候,秦王看着薄了许多的宗典,他让太卜重新占卜,看能不能卜算出祭祀祖宗的吉日出来。

    太卜很上道,第一次就卜算出了吉日,就在七日之后。

    秦王很满意,下令给已经准备了许久的奉常,择日进行宗庙祭祀。

    宗庙祭祀这一天,秦鱼穿着内红外黑的王室礼服,跟安国君一起站在秦王的身后,带着身后的宗室子们一起给嬴姓列祖列宗三跪九叩之后,进入了宗庙大殿之内。

    大殿里烟火弥漫,明亮如昼,氛围并不阴森,但庙堂之上供奉的一座座祖宗牌位,给人带来了森森的压迫感,以及一种诡异感。

    祭台上摆满了

    三牲五谷,和无数的金器玉器。

    相比于在宗庙外头时候宗室近万的场面,能进入宗庙里头的,还不到百人,其中,安国君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力量。

    这不到百人,站在空旷的能听到回声的大殿里,简直单薄的过分了。

    不过,秦王并不在意,他带着这不到百人的五服之内的“亲戚”,再次对着祖宗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然后,让秦鱼背诵由秦王庞大的秘书集团郎官们斟酌了又斟酌写出来的祭文,一直等秦鱼背诵完拗口的祭文之后,秦王才带着子孙们站起身,亲自给祖宗燃了一把香。

    然后,秦王开始跟祖宗们介绍秦鱼:“......子类献公,凭栎阳以为家府,子类孝公,尊律法以治百姓,子类惠王,收疆土以爱庶民,子类武王,勇兵士以进西戎......”这是说秦鱼将栎阳当做自己的家,用孝公制定的律法治理百姓,开拓栎阳的荒地供给百姓们耕种,派遣军卒进入西戎的地盘,换来无数的牛羊和种子......

    “...富我土地,丰我仓廪,美我妇女,壮我勇士,装我兵甲,爱我亲友,吾爱之敬之重之用之,强我秦国!祈求祖宗保佑,公子鱼身强体健,快快长大,统领军卒,踏平六国,统一山河!”

    秦鱼:......

    这说的是我吗?

    除了那句“身强体健,快快长大”,秦鱼听了其他的,只觉脸上臊的慌。

    秦王祈祷完之后,示意秦鱼过来给祖宗燃香。

    秦鱼上前,捧了一把用香草制成的香料,撒近青铜大鼎之中。

    香料遇火燃烧,青烟袅袅升起,直冲屋顶,都不带打弯的。

    秦王抚掌大赞:“好兆头。公子鱼,看来祖宗很喜欢你呢。”

    秦鱼:“多谢祖宗喜欢,儿以后会继续努力,让祖宗更喜欢的。”

    秦王轻笑,与秦鱼一起看着大鼎里的香都燃尽了,才示意后头的子孙们上前添香。

    等都添完了,秦王这才带人出了宗庙大殿。

    大殿外头燃起了篝火,大巫们在不停歇的跳着祭祀舞,偏殿里已经准备好了筵席,等着秦王和宗室们畅饮,举行庆祝新年的庆典了。

    祭祀从早上太阳初升开始,一直到日落十分天光昏暗才结束,而在宗庙里祭祀只用了一个时辰左右,剩下的几乎整整一整天,他们都没出那个偏殿。

    没错,筵席庆典,吹打一轮,唱跳一轮,吃喝一轮,敬献一轮,每一个环节都差不多有两刻钟(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再吹打一轮,唱跳一轮,吃喝一轮,敬献一轮....就这样循环往复,一直到天黑,今日的宗庙祭祀才真正的结束。!

    第92章 归程

    秦鱼亲眼看着自己的名字记录在嬴姓宗庙祭台上的祀典上,名字在安国君赵柱之后,记为赵鱼。

    以后,秦鱼就不再叫做秦鱼,而要改叫赵鱼了。

    但秦鱼还是觉着,秦鱼这个名字更好听,便问秦王,他还能不能叫秦鱼这个名字?

    秦王非常无所谓,随意秦鱼喜欢使用哪个名字。

    这个时候,一个人是有很多的名号的,比如樗里子,他是孝公庶子,名字叫疾,嬴姓,赵氏,那么别人可以叫他嬴疾、赵疾、公子疾,他居住在樗这个里,也可以叫他樗里疾,等他有了贤名之后,大家便叫他樗里子,樗里君,等有了封邑严地之后,他便叫做严君,严君疾,严疾......

    总之,一个人随着他身份的变化,将会有许多的名号。

    就秦鱼现在所知,他自己目前就有鱼令、鱼君和蒿里鱼、公子鱼这几个称号了。

    至于名字,在家中,大母和母亲有时会叫他白鱼儿,娇娇阿姊则是叫他鱼鱼,因为他们家是秦氏,秦鱼跟人介绍的时候,都是自称秦鱼,现在,他改了赵氏,可以叫赵鱼,但也仍旧可以叫秦鱼,以示不忘本宗。

    说到底,名字不过是个称呼,既然秦王都不在意,秦鱼也仍旧还自称秦鱼。只是,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他必须给人介绍自己是嬴姓赵氏,要叫赵鱼了。

    否则,他怕秦王会用眼神杀了他。

    宗祭完成之后,秦鱼想回栎阳了。

    近几年栎阳的冬天时冷时暖的,今年就特别的冷,或许是因为雍城更靠近西边的原因,今年在雍城的这个冬天,真的是秦鱼感觉过的最冷的一个冬天了。

    因为今年宗祭从新编排祀典一事,太后的势力有所萎靡,但穰侯却是甚嚣尘上,处处都要显示他的存在感和威势。

    但范雎明显不怕他。他已经跟秦王献上远交近攻的策略,并且主掌秦国的部分军权,在去年主持攻打魏国,并成功攻取了魏国的怀地。如今,他的目标是从穰侯手中夺取更多的军权,既是“夺”,就没有好言想劝一说,他正在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彻底将穰侯给打压下去。

    如今太后日渐势微,再没有了穰侯,其他的如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之流,就能很顺

    利的拔除了。

    范雎和穰侯兵锋相对,秦鱼并不想掺和到朝堂与外戚之争中,他每日里不是窝在宫室里跟宫人学习宫规,就是向奉常请教礼仪,向秦王身边的郎中请教律法,若是异人等小朋友来拜访,他就接待一二,总之,就是不出宫门,不挑事,不惹事,适当的避着某些人,日子过的倒也安稳。

    但是,他还是想回栎阳。

    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就要到来了,不知道家中祖母和母亲兄姐们怎么样了?官署中有向圭老师留下帮着打理,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的,但栎阳县中各乡里的百姓们,不知道有没有冻饿的?夜里下大雪的时候,房顶有没有被压塌的?他走之前,已经给各乡里的里典和亭长们下了明告,要他们及时注意管辖范围之内的雪情,若有受灾的,要及时救助......

    昨晚,秦王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他梦到自己的太子过来与他相聚,父子两人还没说几句话,鸡就叫了。梦醒过后,秦王已经忘记父子两个说的什么了,但他原本想要过一段时间再派遣使臣去看望太子的心情更加急迫了,他叫来大臣们,寻问谁愿意去魏国一趟。

    原本一直来往出使魏国的使臣是王稽,范雎就是被他带到秦国来的,如今王稽作为使臣在魏国还未回归,秦王又要派一个使臣去魏,不知道秦王是对魏国另有打算,还是真的只是单纯的担心太子?

    大臣们想的一多,对秦王的回应就慢了一拍,但有人却是等不及,率先站出来了。

    “王大父,孙儿愿意前往魏国,看望父亲。”是太子的嫡子,公子缯。

    穰侯魏冉率先反对:“出使魏国乃是国事,况天寒地冻,行路艰难,你年纪尚小,如何能出使魏国?”

    公子缯不为所动:“舅太公担忧之情,缯儿明白,但我虽年小,也曾至赵地为我王请地,并不是不知国事之小儿,此番入魏,非缯一人前去,也不是为了国事,只为看望家父,想来魏王及其国臣,会以礼相待。舅太公放心便是。”

    华阳之战之后,魏国大败,并割地南阳与秦求和,秦国答应,并将南阳与从楚地打下来的宛合并,设立南阳郡,至此,秦国从韩魏楚三国打下来的土地,彻底被消化掉了。

    华阳之战,魏国被打断了脊梁,再也不敢跟秦国叫嚣,韩

    国,更是夹在秦、魏、楚、齐之间瑟瑟发抖,韩魏两国算是消停了。

    韩魏消停之后,秦王又将目光对准了赵国,他想用之前白起攻打下的赵国太原之地的蔺、离石、祁三地,换取赵国在中原地区同等大小的内焦、黎、牛狐之三城,赵国答应了。赵国从秦国这里接手蔺、离石、祁三地之后,迟迟不将内焦、黎、牛狐这三座城池交给秦国,秦王大怒,派遣公子缯去赵国要地,赵王(赵惠文王)直接反悔,更是将这件事推脱给臣子,说是“......寡人有不令之臣,实为此事也,非寡人之所敢知。”

    赵王这样不要脸,说反悔就反悔,秦王自然不答应,他直接派遣大将胡阳进攻赵国的阏与,爆发了秦赵阏与之战。

    当然,最后秦军败了,赵奢一战成名,成就了他马服君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