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穿之大佬五福晋在线阅读 - 清穿之大佬五福晋 第47节

清穿之大佬五福晋 第47节

    连云曦都也时不时的想要去吃几个,茉雅奇自然也是非常喜欢的,但是她的小奶牙不给力,一根一天都吃不完。

    不过自从有了这个小饼干,茉雅奇就再也没有随随便便的咬别的东西了。整个人看着非常的乖巧,非常的好带。

    因为茉雅奇的给力,云曦这第三本小说的灵感那一直不停歇,真真是印证了人家所说的文思泉涌。

    很快便到了故事收尾的时候了。

    说起来,其实这个故事的字数并不是很多。

    讲的就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史,中间蕴含着一些养孩子需要注意的小知识,也掺杂着一些温馨搞笑的段子,整体读下来让人耳目一新。

    只能说无论在任何时候,幼崽总是会显得很治愈,本来只是记录、想象一下孩子成长的故事,出乎意料的受到了很多人都喜欢。引起了很多做额娘的贵妇人们的共鸣。

    宫里的太后也很喜欢,这让她想到了刚刚接手胤祺的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总是害怕孩子养不好,会出问题,担心的都睡不着觉。慢慢的,就跟书中描述的一般,反倒感受到了养孩子的乐趣。

    正是回忆起来这些温情时刻,太后又很慷慨的给云曦送了一笔赏赐,不用说又引起了诸多人的眼红、妒恨。云曦只是稍微惊讶了一下,就不再想了,她现在忙着呢,可没功夫大力那些酸她,嫉妒她的人。

    云曦不在意,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八福晋之前四福晋生日宴时,本就觉得自己被下面子,又经过刘佳氏暗地里不动声色的拱火,这会儿更是看不顺眼,准备找云曦的麻烦。

    不过,她到底没有傻到直接跟云曦对上,只是在去宫里拜访宜妃之时,不经意的说起了云曦的事情,在宜妃面前上眼药。

    “姑姑,您对五嫂真好,这满宫上下就找不到比您还体贴的婆婆,不仅,不仅免了儿媳妇天天请安,还不插手五哥后院事务,有你做婆婆呀,简直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宜妃是谁?那是康熙朝前中期的宠妃“常青树”,哪能不知道八福晋的意思,只是吧,宜妃本就不喜欢这个儿媳,八福晋这眼药确实上到了她心里。

    但是她再怎么说也是长辈,不可能让小辈牵着鼻子走。再一个,云曦即使在不好,也是她亲儿媳,对外,她们就是一体的,不可能让外人看来笑话。于是也就顺着八福晋表面的意思夸了起来。

    “你五嫂呀,是个孝顺的孩子,这是在替我和五阿哥尽孝呢……”宜妃这一表现,让八福晋郭络罗明雅郁闷不已,不想再憋屈,就早早就告辞离开了宜妃的诩坤宫。

    看着郭络罗明雅的背影,宜妃不屑的嗤笑一声,“就这点子城府,还想借我出手,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也是该怪胤禟,非要跟老八那个笑面虎搅合到一起,真是……”

    自言自语几句之后,宜妃就把思绪的中心转到了云曦的身上。这八福晋虽然告小状,但是有一点却说的不错,那就是身为五福晋的云曦对自己这个婆婆太不上心了。

    就现在脾气都敢把自己不放在眼里,那以后是不是都要跑到自己头上作威作福了,越想越生的宜妃就开始在心里就琢磨起来,准备要好好想想,怎么教训一下云曦,在其面前树立一下自己身为婆婆的权威。

    康熙以孝治天下,上行下效,身为长辈总是有特权的,这不,宜妃一动,云曦这边就遭罪了,在外人看来,宜妃的所为还都是为她好,真真是让人有苦说不出。

    第56章 天灾人祸,赈灾

    因为八福晋说云曦小话的行为, 勾起了宜妃之前压下去的注意。

    现在好不容易自己小儿子的婚事已经忙完了。也终于腾出时间了,可以来好好处理一下关于自己大儿媳的事情。

    现在后宫里中宫无主, 她们这些妃子上边就只有一个太后和一个佟贵妃两位主子需要敬着。

    可是这两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也就没有天天请安的道理。这般一来,宜妃自然有着大把的时间来找云曦的茬儿。

    好歹也是陪了康熙多年,给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平安养大两个儿子的女人。

    在揣摩康熙心思这方面还是非常厉害的,知道云曦是老爷子释放给朝中大臣,蒙古贵族,太后以及她们这些后宫嫔妃和那一群皇子阿哥的信号。

    潜台词就是说无论五阿哥的出生如何, 被何人抚养长大, 这些都不是他的资本, 他已经被排除在皇权争斗之外,以后只有一个铁帽子亲王的位置。

    所以,云曦的身份很特别, 有了这些认知, 宜妃即使找云曦的麻烦, 也是会很有分寸的,点到为止。

    这份在宜妃看来的点到为止,却是给云曦找了不少的麻烦。就在云曦想要借助自己的能力反击回去,给宜妃找点事的时候, 事情的转机来了。

    这转机说起来也很简单,起源于一场大灾--黄河决堤了。

    这一场只能说是大灾的缘由就四个字, 天灾人祸。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确实是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今年的雨水特别丰沛,朝廷虽然早早的就播下去了一批款, 用来修缮加固河堤。

    可是总有一些利益熏心之人, 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天还重, 直接无视了这条政令,把这些本来用来预防灾情的银子捞到了自己的腰包。

    甚至是在事发之后,依旧在当地只手遮天,瞒着实际情况。直到最后灾民冲击官府,硬生生的打死了那个贪污修缮河堤银钱的贪官,造成暴动。才被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廷获知真相。

    康熙知道此事后极为震怒,自己兢兢业业的连觉都不敢多睡。结果这些贪官污吏却在给自己拖后腿。

    要是那个贪官没有死,现在在自己面前。康熙都恨不得血洗他的十八代祖宗。

    可时间不能倒流,事情已经糜烂到经不起折腾的地步,受灾民众在有有些人的引导之下,开始往京城逃难,影响极为恶劣。

    要是再不安抚民心的话,任由这一股灾民冲击京城,那自己这个皇帝也不用做了。

    君不见那些所谓反清复明白莲教已经开始明确打出旗号要反朝廷了,这一批灾民都是他们的信徒基础。

    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康熙直接下来重手,颁布的大大小小的政令也是安抚灾民为主,还排了四阿哥这个皇子去亲自接触安抚灾民,稳定民心。

    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听着探子们回报打探来的消息。那一开始的贪官污吏已经被灾民们活生生的打死,又感受到康熙“乱世用重典”的决心,都是浑身一冷,收回来自己蠢蠢欲动的手,同时夹紧了自己的尾巴。

    他们可不想自己会成为出头鸟,被拿来做点型,变成那个定在耻辱柱上杀鸡儆猴的鸡。

    这下子,宜妃也没有闲情找云曦的麻烦了,谁都知道这事情不小,康熙的心情肯定不好。

    这个时候不老实,做小动作,就是再触康熙的霉头,妥妥的就是作死。

    宜妃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被人抓住小辫子,在康熙面前失了印象分。

    也正是有了这个想法,前朝后宫一时之间都,安分了起来。京城内部的政令转运转的飞快,一时间,这个名为朝廷的机器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生命力。

    朝廷赈灾正是如火如荼,把康熙的意志传递了下来,那些王公大臣们也开始了自己的政治作秀。

    跟着康熙的后宫妃嫔一样,由太后带领,开始节衣缩食,捐钱捐物,为赈灾出一份力。那京城外的施粥棚子一座座的,几乎是围城了一圈。

    有了这些动作,知道他们还没有被放弃,这些灾民总算是安心了一些,蝼蚁尚且偷生,能活着谁又会愿意去死?

    如果不是真的被急了,也不会冒险离开家乡,千里迢迢的赶来京城只为求得一个向死而生的机会。

    因为宜妃的刁难,云曦现在会下意识的去收集宫中发生的各种信息,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所以在前朝引起众怒道的事情,云曦很快就知道了。

    很难说当时的感受,她只觉得有一股无力感充斥全身,可是却没有办法,这里不是现代,不是那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国民的现代社会。

    这里是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自己就是一个钻了时光空隙,逆流而上的小鱼,在这个时代,这种世道下,连她都是在依附男人生活,根本没有太多的能力去做什么。

    可是她的良心不允许她不作为,只要努力过,说不定就会有奇迹出现,让微小的一份力发挥出相应的价值,帮助这些人多一份活下去的机会。

    想到和这些,云曦就开始尽力回忆在现代时看过的一些抗洪救灾的、以及灾后重建的资料。好在以前看的书多,自己的记性也比较好。

    关在书房大半天之后,一份结合现在社会情况的灾民安置建议书出炉了。看着眼前这本墨迹新鲜的建议书,云曦开始思考把它交给谁。

    五阿哥第一个排除,自己是不可能给这个男人积累政治资本的,那就只剩下康熙和自家阿玛了,想了想,云曦又排除了康熙,自己从小到大的资料康熙调查过,这份建议书交上去只会引起怀疑。

    唯一一个选项就是自己的阿玛,至于借口也是现成的,就说自己为了写好故事讨好太后,看来很多书,总结出来,应该能糊弄过去。

    这样一来,既能帮助灾民又能在康熙哪里帮助阿玛留一个好印象,助力他官职再进一步。想好如何做之后,云曦又提笔写了一封信交代缘由,而后就直接找来自己的陪嫁嬷嬷张嬷嬷,让她仔细带着自己写好的东西悔他他拉府一趟,交给自家阿玛。

    张嬷嬷点点头小心的带着消息去了他他拉府,仔细交代了一些云曦的意思。云曦的阿玛看完所有的信息之后,激动的不行,女儿给他的那里是一条条详细的计策,那明明是自己升官的保证呀。

    要不是现在天色已晚,自己真恨不得立马进宫拜见康熙。等到第二天,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康熙得知这些详细到立马就能上手cao作的新奇政策,龙心大悦,当场就给云曦阿玛升了官职。

    从五品小官到三品大员震惊了所有人,可看着那些政策又没人说的出拒绝的话,毕竟他们不傻,都能分辨出好坏,再说了这股数量庞大灾民也是一个不安定是因素,能让他们早早安定下来,是所有人都愿望。

    于是在所有人都同意下,倡议书的内容全都开始实施,康熙现在想着以工代赈的条例,直接拍板定下修建畅春园的决定,消化了一大批青壮劳动力。

    至于剩下的大多女眷也给他们安排了打扫营地,照顾老人和小孩的工作,一安定下来之后,白莲教也没有了发展土壤,京城的气氛也变得平和起来了。背后做了这一切的云曦深藏功与名。

    只是埋头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的短篇小故事,依旧是白话文,主人公也变成了一个个小人物。这般做的原因就是想着以后这些故事传播出去的时候,可以丰富一下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的精神生活,调动他们对生活的期望。

    即使大字不识,但是人的审美是共通的,即使他们不会说很多赞美,但是口口相传的喜欢就是他们对云曦所做的一切的反馈,证明了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可能真的是做好事会有功德福报吧,最近云曦的收获确实不小,这些蕴含着美好期望的真实小故事传播出去后,不仅那些灾民喜欢,就是京城里的富贵人家也喜欢。

    让云曦大哥经营的书店和印刷店以及说书的茶楼都赚的盆满钵满,就连和九阿哥一起合作的自鸣钟的生意也真正的步入了正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之间又到了一年的尾声,来到了颁金节也要到了这一天,这一天是纪念先祖入关的日子。康熙也是非常重视的。

    虽说因为灾民之事,早早就下下旨一切从简,但是到底是重要节日,佟贵妃和惠德宜荣四位高位嫔妃都不敢怠慢。

    费尽心思才弄出来一场别致又简单的宴会,这让康熙非常满意,事后直接大手笔的给了几人赏赐。还能搬去每个人那里宿了两天。

    这可是黄河决堤以后,康熙第一次进后宫,顿时又激发了其他嫔妃的热情。

    一时之间,后宫的御花园里,宫妃们也不惧寒冬,一个个都打扮的花枝招展,在这里争奇斗艳,希望吸引康熙的目光。

    引得听闻此事云曦,看着一阵冷风吹来,自己身上骤然升起的鸡皮疙瘩,喃喃自语:“这古代的皇帝怎么说呢,还真是…合法的海王,合格的种马”!

    作者有话说:

    小可爱们,求收藏,求评论,求关注啦!

    第57章 建府,出宫

    起初动作还是很小的, 但是在有几个低位嫔吃到争宠红利,顺利成为后宫当红“炸子鸡”之后, 还没下场的其他人也参与到了这股争风吃醋种。

    一时之间整个御花园都热闹不已,不是这个妃子脸上出现疹子,就是那个妃子受寒着凉,这出大戏整整持续了一周,其间有6位常在、答应和庶妃都因为各种原因闭门不出,在康熙连续半月不进后宫,才刹住了这股歪风邪气。

    云曦被迫看来一场公爹后宫女人间的大戏,给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不少的素材, 虽然她不喜欢这些后宫低位妃嫔的争宠行为, 但是也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

    几千年的思想文化渗透, 这里的女性已经接受了她们就是家族前进的一个捷径,也愿意这般做,自己虽然看不惯, 却无权指责, 她们的立场从一开始就是不同的。

    为了避免见到这些事情, 云曦又一次沉寂了下来。

    与云曦的沉寂不同,她的阿玛他他拉张保这一段时间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就那如同坐火箭升官的架势,真的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向来门庭冷落的他他拉府,一时之间就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 往来的拜帖简直能把他一个大男人给埋起来,可见这些人到底有多夸张。

    不过张保也是个明白人。他深知自己目前得到的这一切, 都是因为自家的闺女。

    就算是因为女儿的身份,不能明说这份功劳, 但是, 他相信皇上是知道一切真相的。

    要知道, 作为这个国家集权力势力实力于一身的一把手。康熙想要知道的一切,根本就瞒不过他。

    也正是因为这份眼色和自知之明,让张保利洛的拒绝掉了一些不适合自己现在接触的拜帖。老实的做出一副纯臣的模样咳。

    而那些被拒绝的一批人,在收到回信之后,都非常的惊诧,但同时又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怒气,自心头升起。

    对他们来说,张保这个员外郎只是好运道才升了一个三品大员。事实上,没有丝毫的底蕴和拿得出手的能力。

    此番她们送拜帖交好,也只是给为了给皇上一个面子,谁知道这个张保竟如此不识趣,一点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简直不知死活。

    可即使他们再怎么看不顺眼,张保,也得忍着。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很多事情还是需要收敛的。

    不管那些屁股有点坐歪的大臣们是怎么想的?反正在康熙看来,张保对他的忠心天地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