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暴君在线阅读 - 三十、仲秋

三十、仲秋

    三十 仲秋

    姬苏没心没肺,香香甜甜的睡自个儿的觉,可怜郭义一个小内侍,叫这放在华夏二十一世纪大爆炸大开放的时代的一个随性小举动,吓得心脏都石化了半边,嗯,还有一半么~

    郭义摸着姬苏亲过的地方。

    那里,又温、又柔、又软,仿佛要化掉他半颗心的触感那么惊人与鲜明,以至于郭义的指尖都是酥软轻颤的,有种说不上来的情绪沸腾着,夜深都未能睡下,躺在床上不自觉的手贴着脸。

    听了暗卫叙述,于淳廷眯起眼睛,轻声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暗卫浑身一颤,把所见又重新叙述了一次,得了于淳廷挥手退下,竟是一身大汗淋漓把身上黑衣都湿透了。

    于淳廷起身,走到外间让小桃回去,自己进了里边看姬苏。

    烛火摇曳,粉嫩嫩的小孩子赤着上身抱着衾被一角,枕着崔娘子做的决明子矮枕侧身睡得正香,小小的鼻子秀气又挺直,脸颊下巴、额头勾勒出美好的轮廓。手与脚细细瘦瘦,瞧着无rou,可于淳廷知道,这个小崽子骨头小,rou虽然不多,捏起来却又软又柔。

    这是他的儿子,机狡如狐,有颗七窍玲珑之心,又天真浪漫心慈手软。

    就这么小的一个人,仅仅自己胯高,脸比自己巴掌小一半,手比自己手掌小几圈,声音脆脆,长相妍丽如女童,身为皇子无自觉,竟然欠缺管教放肆与一个小内侍亲热。

    于淳廷沉下了眼睛,心里涌上一股想撕人的怒气。想下手,可想到这可爱精致的皮囊下的毓慧jian滑,小小年纪就能猜中自己心思,并知道常孟人几人并不好与,从郭义身上下手……

    ……若好生培养……会是什么光景?罢,且留那贱侍一命,以后总有用处。

    回过神,于淳廷发现自己已经抓住了姬苏的手。显然用了力气,姬苏痛得直哼,长眼睫微微颤抖,下一秒怕是会睁开眼睛。

    于淳廷抬手,在姬苏身上xue道一点,姬苏又沉沉睡去。

    真是,欠管教!

    把姬苏趴在自己腿上,于淳廷扬手就给只穿了裈裤(贴身,形制有二:一种是不缝出裤管,仅以一幅布缠于腰股之间;一种是合裆的裈。文中姬苏穿的是第一种)的姬苏屁股两巴掌。

    白生生又圆翘又滑嫩的小屁股rou眼可见的红了,不一会儿便出现了两个大巴掌印。

    于淳廷见了,心里的火更旺:这还没用几分力呢,就这么不经打。

    手又扬起来,最后还是撤了力道,再抽了几下,方放过姬苏的小屁股,把姬苏丢滚到床上。

    姬苏面朝上,因为受了制,半点儿反应也没有,用一种侧扭腰的别扭姿势摊着,柔柔烛光里,粉粉的嘴唇格外占于淳廷的眼。

    于淳廷瞧了会,无声出去了一会又转回来,手上拿着一块湿巾子,动作非常不客气的把姬苏小嘴儿擦了又擦,最后还嫌弃,干脆伸手用拇指又擦了几回才放过姬苏。

    可怜姬苏半点知觉也没有,嘴皮子都叫于淳廷擦破了,红艳艳的,像夏日里新鲜夏瓜芯子。

    于淳廷擦了还不能全消气,盯着姬苏的脸。

    烛光里,他的眼睛锐利,眼角有浓厚的煞气,烛光把他的影子拉得极高极长极大,就像一头坐于床头欲择人而噬的巨兽,令人毛骨悚然。

    室内一片静默压抑,只偶尔有烛火噼啪烧起烛花的声音,许久,于淳廷侧躺到床外侧,手捏着姬苏下巴把姬苏搂到怀里,自己侧过脸,贴到姬苏唇上。

    早上起来,姬苏只觉得手也痛,屁股也痛,嘴巴也痛,照铜镜,嘴巴像是肿了,还破了皮,应该给自己值夜的小桃不在,反而是于淳廷给自己穿衣洗脸。

    “晚上帐里应是进了蚊虫。”于淳廷面不改色,拿巾子给姬苏擦了脸,自自己怀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瓶子,挑了些许淡绿色药膏给姬苏嘴巴擦上。“小桃伺候不好,还是由在下伺候殿下。”

    姬苏一头不明所以:“那小桃?”

    “在下让她重做打杂磨练磨练。至于郭随侍,cao心殿下,还要管理俗务,倒是辛苦,既然殿下面前有在下在,他独管俗务可轻松些,殿下以为如何?”

    姬苏:“……于淳侍卫此言甚是,便这么办吧。”我懂,别以为我眼瞎,看不出你一身吓死人的低气压。以我看了那么多的电视网剧脑洞段子什么的经历,这种我要是说不如何,你就会大杀四方的套路我是不会上当的。

    姬苏应得顺溜,于淳廷微微勾起一下嘴角,提起了另外一件叫姬苏意外的事:“还有两日便是仲秋,正是殿下生辰。殿下,中春昼,击土鼓,龡,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正好殿下乐舞已经熟习,不如后日买了羊彘(羊猪),在此地祭月庆诞。”

    “青县夜间有水灯会、树仲秋(借用,实是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开头多样,不果品灯,也有鸟兽、鱼虫灯,也可砌成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也叫“竖中秋”。树中秋),祭完月,在下护殿下去热闹热闹如何?”

    咦咦咦?教学大魔王居然会大发善心?

    姬苏有点不敢相信,睁着水汪汪的眼睛仰偏着看着于淳廷:“真的吗?真的带我去玩吗?”

    于淳廷看着姬苏,眼神在姬苏的脸上与嘴唇上一扫而过,嘴里自然道:“自然当真。”

    能出去玩,姬苏笑眯了眼。

    笑完了,姬苏悲惨的发现自己的课业更重了,蹲马步延长到两个小时的一柱香不说,下马空翻拳法刀法弓箭都嗨起来。学字也开始成句成句的学,事后大字练习,律法停顿一个字背不出手板子被抽得那个响亮,痛彻心痱。

    姬苏悲痛得死去活来,后知后觉一整天下来自己竟然点半休息的时间都没得过,被于淳廷教育得瘫成一块猫饼。

    什么人惹得于淳侍卫生这么大的气?

    姬苏气个半死,心里咒骂不停:死于淳真愚蠢,谁惹你你打谁去,为什么要迁怒到我身上来?我还是个孩子,求放过。

    八月十五一早,院子里便忙碌起来,唐山与晁知义送了一只整羊羔与猪崽来,还有新鲜瓜果酒酿等,小桃洗米,崔娘子与宋婆子在灶院蒸熟黏米饭做圆饼。

    晁知义隔了门窗看着郭义与宋掌事指挥匠人们卸车,啧啧摇头晃脑:“夕月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

    他难得头一回正经说话,惹得姬苏小小惊讶一下:看着像是四人之中最粗鄙的一个,竟然也会有如此见识文化功底。

    “你们二人怎的都来了?那殿下不是受了吓,总要你二人近身跟着伺候么?”

    唐山微微一笑:“朝日夕月,又是殿下诞辰,我等怎可错过如此大事?”

    他也不说怎么处理,姬苏也不再追问,转而向唐山与晁知义悲痛自己的被学霸生涯。

    晁知义看着院里竖起的一溜草桩,上边用墨水画了圈,点了黑心,颇有些意动的看向姬苏:“殿下,学了多久?不若在下与您比试比试。”

    ……

    拜托,我准头十有九空,不带你这样欺负孩子的啊。

    姬苏笑一下,拿竹串叉了块冰过的桃rou往晁知义嘴边一递再递:吃吧,吃了就堵住嘴了。

    这动作太明显,惹得几人都露出微笑。

    坐着说了会儿话,常孟人与晁唐二人借口出了房间去了后院,于淳廷反倒摊开竹纸,教姬苏写祭文。

    欢声笑语一日便过得极快,用了晚膳晁知义与唐山并不离开,等郭义在院中摆好案几,崔娘子小桃等女娘子们摆好供果退下关好主院门,便见于淳廷随着姬苏出来。

    姬苏换了一身白素纱禅衣,穿着涂白的舄(舄是有木底的屦,用于久立的礼仪场合或走泥湿地。郑注:“复下曰舄,禅下曰屦。”卷四:“中有木者谓之复舄。”:“复下曰舄。舄,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复其下使乾腊也。”),手里拿了祭文,一头乌发用白色丝帛长巾扎在脑后垂成马尾,走路时一晃一晃,眉目如画般精致雕琢,面色敛笑抿唇,随着衣摆飘动,竟恍有仙童踏着月色而来之感,在场之人皆是心中一悸,不约而同心里浮现一句话: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殿下这是?”

    晁知义好一会儿方回过神,压低了声音问常孟人。

    常孟人眼底还有赞叹,闻言只用眼角瞟了晁知义一眼便继续看着姬苏:“于淳将军教了殿下乐舞,身为皇家子嗣,如此重要之日,当是为陛下祈福为天下祈福罢。”

    圆月缓缓升上天空,一众人焚了香点起红烛,肃立于姬苏身后,面向月升方向夕夕月则揖的敬拜。随后于淳廷指点姬苏把祭文置于案上,合掌以舞伴之以音,以乐舞致祭文。

    清脆的童声沾着袅袅升起的香烟烛气,带着神秘韵感的曲调与急如骤雨缓如轻风的舞步鼓声无比和谐,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无人说话,每个人都放轻了呼吸,生怕惊了这月下正翩翩起舞的美公子。

    于淳廷看得微微点头。

    这是自己的儿子。

    是自己亲自教导出来的孩子。

    优秀、聪明、漂亮、更有一副能揣测人心思的玲珑心。还这么小,就这么的出众,若待成长,又会是何种风华?

    于淳廷第一次发现,看着场中飘飘若月下仙的仙童般的姬苏,胸中生出一缕异常陌生的自豪与期待。

    这样的情绪太过陌生,使得于淳廷手中虽鼓点不停,心里却有了一份思量。

    *********************************************************

    中秋: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根据古代中国历法,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书中有“中秋夜迎寒”的祭祀活动。但作为节日开始盛行,始于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