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我的夫君们【双】在线阅读 - 第30章 医院的概念

第30章 医院的概念

    第二天杨珺卿到厉府找柳绵夏的时候,是在小花园里见到柳绵夏的。

    这段时间柳绵夏手上有钱,就重新给府里买了些仆从,住人的没住人的院子全都收拾起来,这偌大的宅院终于有了些生机勃勃的人气。

    柳绵夏这会儿正教他四弟顾宸之学数学。

    顾宸之现在暂住在厉家,方便管理那蛋糕店。

    之前柳绵夏就教过顾宸之阿拉伯数字,并简单地教了一些加减法。

    这次也是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继续教得深入些,另外还有新的记账方式。

    桌上有个纸质小册子,柳绵夏按照记忆的格式,画了简单的表格,他手里拿着的是只鹅毛笔,没有用炭笔,毕竟炭笔的颜色容易被擦掉。

    “哥你好厉害啊!”

    杨珺卿被家仆带到花园的时候,就听见顾宸之崇拜的声音。

    “不厉害。”柳绵夏笑着摇摇头,看见杨珺卿来了,便忙又道,“杨大夫来了,快坐。”

    杨珺卿在凉亭的木桌旁坐下,一眼就看到了小册子上的表格样式,那上面分门别类地写得一清二楚,叫人一看就明明白白。

    柳绵夏正给顾宸之说着,这会儿见了杨珺卿,便想起了大夫用的药材,于是道:“如果换成是药铺记账,这里面的项目就换成各种药材,和咱们的蛋糕一样的,就不用多解释了吧?”

    “也不知道杨大夫您平时需要不需要用到这个,这册子我自己画了表格,做了好几本,给您一本用用看,您可别嫌弃。”

    杨珺卿不由诧异。

    若药材铺有了这样的账册,真的是再方便不过了。

    眼前这个双儿头脑真不是一般的灵活。

    接着他就又看到了柳绵夏教顾宸之的阿拉伯数字,以及加减乘除法。

    杨珺卿心有疑问,他很想知道柳绵夏教的那些内容,可他成长的环境和高超的医术造就了他的傲气。

    即便再怎么好奇,杨珺卿都不会直接去问柳绵夏,那样做太丢他这个“神医”的面子,说白了,就是杨珺卿拉不下那个脸。

    顾宸之知道杨珺卿是来给柳绵夏诊脉的,于是道:“哥,既然杨大夫来了,你就先诊脉吧,我这些有空再学,我先去店里了。”

    顾宸之走了之后,柳绵夏把手放到桌上,杨珺卿修长的手指搭在柳绵夏细瘦的手腕上,表情沉静。

    柳绵夏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杨珺卿的面容上。

    这位杨小大夫长得极为俊美。

    眉目如同浓墨染就的山水画,清冷的双眸似远山夜空中的点点繁星。

    夏日的阳光透过树荫映照下来,斑驳的光影投在凉亭里,也映在杨珺卿的隽永的眉眼间。

    即使是这样的天气,杨珺卿依然一丝不苟地将衣袍穿得整整齐齐,露出领口的一截修劲的脖颈令人有向内一探究竟的欲望。

    只可惜杨珺卿冷漠疏离的气质以及他高超的医术,时常让人忽略他的长相。

    柳绵夏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走神了。

    他在心底偷偷想,像杨小大夫这种禁欲系的大美人,会不会对谁动情?他动情时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柳公子?”

    杨珺卿诊完脉,叫了柳绵夏好几声,柳绵夏才回过神来。

    他有些心虚地笑了笑,“对不起,我走神了。”

    杨珺卿面色不变道:“公子的身体一切安好。”

    “那个……”柳绵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让您每天来给我诊脉是我占了便宜,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就,就把我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写下来了,不算是医术,但是对治病疗养这方面很有好处。”

    柳绵夏把自己手边的一本册子推到杨珺卿面前,眼巴巴地看着他。

    杨珺卿翻开小册子,第一眼就被那秀气的字体吸引了。

    横平竖直,俊逸娟秀,极为赏心悦目。

    这里面都是柳绵夏写的一些现代医疗的手段,比如喝水要煮熟了喝,生产的时候使用的器具也要煮沸,更要用煮过的水来清洁,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率。

    本来当然是用酒精消毒最好,但目前柳绵夏也没有办法蒸馏出高浓度的酒精来。

    另外就是有关于“医院”的概念,设置病房及护士之类的,医院要宽敞明亮通风,床单被套经常更换,护士专门照顾病患,给予病患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有利于病情好转。

    还有如果是传染性质的病,需要戴口罩,病患和健康的人隔离开来……等等等等。

    杨珺卿看着看着,脸色就渐渐凝重起来。

    这小册子里写的太过于详细了,他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些知识,也无法确定这些做法有没有效果,但杨珺卿却敏锐地感知到,这些做法一定是有用的。

    杨珺卿合上册子,直视柳绵夏。

    柳绵夏对自己写的东西还是很有自信的,毕竟那些都是被无数人验证过的成功的做法。

    但杨珺卿沉声道:“这册子里写的这些,你是听谁说的?你不是医者,没有验证过的事情,怎么能乱说?我又怎么能相信?”

    柳绵夏一愣。

    他着实没想到自己会被这么直接地质疑。

    但是想想也是,他写在册子上的这些内容,虽然他自己知道是有用的,可对于杨珺来说,就完全是纸上谈兵,没有经过任何实践的验证,这让杨珺卿怎么相信?

    柳绵夏慢慢冷静下来,是他想得太天真了。

    要让一个从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超前知识的古代人,仅仅凭纸上的“空谈”,是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柳绵夏握住拳,只道:“若杨大夫不信,自可以去尝试一番。”

    杨珺卿却冷冷道:“这些并不能让我的医术更精进。”

    柳绵夏张了张嘴,本想反驳杨珺卿,但被他打断了。

    “医术不是三两天,或者是任何人,都能轻易学会的。你知道风寒分几种,又有哪几种治疗方法吗?你知道要使伤口愈合又有哪些药是对症的?这些都是平日里最常见的病症,公子知道如何治疗吗?我不否认公子的急救术很有效,至于其他的,公子既然不懂,便不要指手画脚。”

    柳绵夏哽住了。

    杨珺卿这话说得可真不客气。

    柳绵夏心里难受得很,又很不服气,他是不懂医术,可他册子上写的那些明明就是对于病患有好处的内容。

    但他又无法反驳杨珺卿的话。

    今天的见面,两个人相当于是不欢而散。

    柳绵夏闷闷不乐了一下午。

    等到晚上厉睿和阿辞回来,自然都注意到了他不开心。

    “怎么了夏儿?”厉睿把柳绵夏抱到自己腿上坐着,柔声问他。

    柳绵夏就把白天发生的事情跟厉睿说了。

    厉睿揉揉柳绵夏的头,笑道:“夏儿的想法很有道理,既然杨大夫说没有实践是纸上谈兵,那我们不妨就试试看,看看那样做到底有没有效果。”

    柳绵夏瞪大双眼,惊喜道:“睿哥你说真的?!”

    接着又皱眉,“那我们怎么试啊?我们家没人会医术啊。”

    厉睿道:“没关系,不是还有李大夫吗?这件事情如果是对百姓有益的,想必张县令也会支持,夏儿就不必cao心了,都交给我来办,只要夏儿告诉我该怎么做。”

    “嗯!”柳绵夏重重点头,开心得在厉睿唇上狠狠亲了一口。

    厉睿唇角勾起,扣住柳绵夏的后脑勺,加深了这个吻。

    一吻结束,柳绵夏气喘吁吁,脸色有点儿红,眼底也泛起了水雾。

    厉睿目光深邃,拇指擦过柳绵夏的唇,低声道:“夏儿把那小册子给我吧。”

    柳绵夏这才想起来,那册子已经被杨珺卿拿走了。

    厉睿一笑,“看来杨大夫也不是全然不认同你的说法,不然他也不会拿走册子了。”

    柳绵夏不由有点儿得意,“哼,杨珺卿有本事说我坏话,有本事别拿我的册子!”

    厉睿看他这可爱的模样,忍不住捏了捏他的小鼻子,“淘气,杨大夫有官职在身,医术精湛,还天天来给你诊脉,你呀,怎么能直呼其名?”

    柳绵夏道:“他嘴巴那么毒,我就要叫他名字怎么了?反正我就在你面前叫叫,不在外人面前叫,他又不知道!”

    “好了好了,都依你。”厉睿搂住柳绵夏的腰,柔声哄他,“天晚了,睡吧。”

    柳绵夏在厉睿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不多时就睡着了。

    而此时,杨府中。

    杨珺卿坐在书桌前,他的面前摊开着柳绵夏写的那本小册子。

    那册子上的小楷令人赏心悦目,是与时下流行的宽大的字体截然不同的写法。

    半夏端着茶水进来,轻手轻脚地将茶杯放在桌上。

    他本以为杨珺卿是在看那小册子里的内容,却意外地发现,他家郎君盯着的那一页,和他刚才出去泡茶时的那一页一模一样。

    他家郎君分明是走神了。

    “郎君?”半夏小声提醒道,“茶汤来了,您趁热喝点,凉了可就闹肚子了。”

    杨珺卿回过神来,眼底飞快地闪过一丝懊悔。

    “知道了。”他说。

    轻轻抿了一口热茶,杨珺卿的思绪又飘到了白天的那一幕上。

    他其实不想那么反驳柳绵夏的,他其实想说柳绵夏册子里的内容很精彩,很有可行性。

    他的理智告诉他,如果真的能按照柳绵夏所说的建立起一所“医院”,人们平时养成喝熟水的习惯,双儿生产的时候使用的器具用沸水煮过,也许就能使更多的人活下来。

    虽然这些都没有经过大量的实践验证,但杨珺卿自己却早就对这些问题产生过疑问,也有过某种猜想。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说出口的话却是那样尖锐。

    当那些话说完,杨珺卿看见柳绵夏失落的表情时,他就已经后悔了。

    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去补救。

    杨珺卿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如此不善言辞。

    若有下次,他定会好好跟柳绵夏说话。

    收敛心神,杨珺卿提笔在一本空白的册子上抄录柳绵夏的小册子。

    写字的时候,杨珺卿下意识地模仿柳绵夏的字体。

    杨珺卿抄完之后,叫来半夏,把自己抄录的那本交给他。

    “叫人把这册子送回京城,给我父亲。”

    若要实践,自然是记录的病例越多,比对出来的效果越详细,他父亲拿到册子后会知道怎么做。

    半夏应声出去了,杨珺卿把柳绵夏写的那本小册子小心地用一只锦盒装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