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残照当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9

分卷阅读209

    的,也不绣什么花样,就这样素净的才不磨人。

    小褂子还没做好就被赵穆瞧见了,杨熙以为他又要训自己,抢在前头认了错,还保证再也不做了,谁知赵穆并没有训她,反而叫她照着这个样式做两身中衣。恒王殿下有了媳妇儿以后就不穿针线娘子做的里衣了,杨熙怀孕之后便没再拿过针线,他老人家一直穿旧的,穿的都快磨出线头了。

    杨熙赶忙应了,这位拗起来可不一般,若是自己不做,他真能把旧的穿到不能穿,在家里也就算了,但他有时会在宫中留宿,叫宫里的人看见了不知又要传出什么话来。只是这针线活也不能长时间坐,崔嬷嬷只许她每日下午做一会儿,往常几天便能做好的活路,这回硬是拖到沈莹及笄都没做完。

    沈莹的及笄礼空前的盛大,正宾乃是昌平长公主,赞者是平郡王府上的荣都县主,宾客也是一个比一个来头大,宗室皇亲也去的不少,以定王妃为首,康王妃襄郡王妃等人一个都没缺席,加上太妃和杨熙,宗室里数得着的女眷全都聚在成国公府里。

    张氏笑成了一朵花,她女儿是正经的皇长子妃,所以宗亲们才肯赏脸,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侧妃,便是肚子里有坨金贵rou,也不见哪个王妃给她脸了。

    荣都县主身份高贵,长公主特意请了她来给沈莹当赞者,一来是为了给沈莹抬身份,二来,沈莹出嫁在即,多认识认识宗室的人,对将来也有好处。不得不说,长公主为了沈莹花了不少心思,荣都县主虽是宗室贵女,却与别家眼高于顶的宗室贵女不同,是个温柔谦和的好姑娘,杨熙见得郡主县主不下两只手,荣都县主这样儿的只有这一个。

    水仙阁里人很多,荣都县主对杨熙也不陌生,上来就叫了嫂子,杨熙跟她说了几句话便去看沈莹了。

    沈莹见了她倒也没说什么,只点点头算是招呼过了,杨熙拿出准备好的礼盒来:“今儿是你的大日子,旁的我也不说了,愿你今后平平安安,事事如意。”

    盒子里装的是一对吉祥如意红宝耳坠,赤金打的吉祥如意云纹,下面用细细的金线坠着指甲盖儿大小的鸽子血,样式好看,寓意也好。这对耳坠本是太后赐给杨熙的,杨熙第一眼看见便觉得很适合沈莹,除了沈莹,她也想不到谁能带这样贵气十足的首饰。

    沈莹只看了一眼,也没说喜欢不喜欢,客气的道了声谢,扭头去找荣都县主了。

    杨熙其实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沈莹走了,她也没继续待在水仙阁,这里头多是未出阁的姑娘家,她都不大认识,方浛柳娴雅几个都在园子里陪着长辈,张珂不知去了哪里。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预收链接:

    喜欢的帮忙点波收藏了,这本完结之后就开~

    ☆、第 103 章

    及笄礼后便是皇长子大婚仪式,大婚在长信殿中举行,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为迎亲使,迎娶成国公嫡长女沈氏为皇长子继妃。

    迎亲队伍异常庞大,几乎与当年迎娶原配叶妃的阵仗不相上下,沈莹的送嫁队伍也不下于叶妃,张氏下了血本要让女儿风光大嫁,成国公府一半儿的家底都给沈莹置办了聘礼。

    邱氏心里明白,沈莹的嫁妆不仅是成国公府的脸面,也是皇家的脸面,薄了,自己丢脸不说,也是对皇家不敬,嘀咕了两句之后,还是换上笑脸儿给沈莹张罗去了,上回她给杨熙办得嫁妆不错,张氏这回便叫她跟着搭把手。

    有叶氏的先例在前,后头的不好越过去,张氏即使有心显摆,也不敢做的太明显,嫁妆的头一层看上去与叶氏当年的差不多,有些还稍次些,但下头却是实打实的贵重东西,随便儿拿一件出来都能当成传家宝。除了张氏置办的,还有亲戚家添的,张家老太太添的,太妃添的,还有长公主添的,加起来两抬都不止。

    然而这都不能叫张氏高兴,因为皇长子没来迎亲,她是亲眼见过皇长子到叶家门口迎娶叶氏的,就像寻常人家娶妻一样,可是这次,皇长子却没来,即便心里清楚女儿是继妃,不可能与叶妃比肩,但张氏还是意难平。

    张氏心中不虞,面上却不敢露出来,还得强撑起笑容应付各路宾客。

    临近午时,昌平长公主驾临,张氏才算高兴了些,长公主上一回亲自上门送嫁便是叶氏,今儿来了成国公府,就是将沈莹和叶氏一视同仁的意思了。真正叫张氏面上有光的还在后头,长公主的驾临还只是个开始,随后宗室王妃们一个接一个的到了。

    按礼宗室应该直接去宫里观礼的,如今却来了成国公府,不是看重嫣嫣是什么,张氏心里得意,对皇长子的不满也消了些。

    襄郡王妃人没到,声音先传到了杨熙耳朵里:“我的好弟妹,多日不见,可想死嫂嫂我了,”话音落下,人才到门口。

    太妃指着她笑道:“大喜的日子,说什么死不死的,仔细叫太后娘娘知道了说你。”

    襄郡王妃虚虚的拍了下自己的嘴巴:“瞧我,一高兴就忘了自个儿的毛病,一时失言一时失言,各位婶娘可怜我这一回,当作没听见可好?”

    长辈们被她逗得笑的不行,同辈的瑞王世子妃却问道:“嫂子为何只求婶娘们,我们可也听见了的。”

    定王世子妃道:“那还不简单,咱们这一辈里就数她最年长,咱们这些个做弟妹的,难道还能去太后娘娘面前说她的嘴不成?”

    “那可不一定,”瑞王世子妃掩着嘴,半真半假道:“我这人嘴笨,万一哪天说漏了嘴可怎生是好,嫂子你说是不是?”

    “哟,”襄郡王妃笑道:“这是要我出些好处封口不成?”

    “哎,这可是嫂子说的,可不是我说的啊,”瑞王世子妃看向坐在上首的太妃:“婶娘您听见了,嫂子今儿说了要给我好处的,若是她食言,婶娘可要给我做主才是。”

    太妃笑容稍减,拿着拂了拂飘在水面的沫子:“行了,别挑她的不是了,今儿是皇长子的大日子,叫她说两句吉祥话也就是了。”

    别人说这话是玩笑,瑞王世子妃可不是,这高氏一贯眼皮子浅,宗室里比她家稍好些的人家她都眼红,尤其是恒王府和襄郡王府,总想着占便宜,别人又拉不下脸跟她计较这仨瓜俩枣的,每每都要叫她得逞,高氏尝到了甜头,越发的不可收拾,让人烦不胜烦。

    太妃的话高氏不敢不听,再不甘心也只能撇撇嘴,转过头跟恭王世子妃说话去了。

    襄郡王妃坐到杨熙边儿上,杨熙给她倒了一盏茶,双手端在她面前:“多谢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