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残照当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5

分卷阅读65

    且,赵穆根本不是大度之人。

    素月的安神汤起到半点儿作用,杨熙岂止是睡不好,而是压根儿就没睡,一晚上反复想着对策。甚至做好了被赶出去的准备,叫杨成在外面注意着恒王府的动向,又悄悄打听了去蜀中的行商和镖局,还预备了现银,防着路上要用。

    素月冷眼看着,完全不明白自家姑娘在做什么。

    先前打听兴远候也就算了,她早知道姑娘对谢侯爷有想法,如今又打听恒王,难道......姑娘看上了恒王不成?

    不不不,不会的,姑娘与恒王素无往来,还有先前那位徐姑娘以身试法,下场明明白白的摆在这里,素月不停的安慰自己,姑娘不是那样的蠢人。

    但是仔细想想,恒王殿下确实比谢侯爷好太多了,不仅相貌俊朗,位高权重,难得的是不好女色,若是嫁给殿下,不用担心后院那些妖妖娆娆的女人,在这一点上,谢侯爷可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可这样一来,大姑娘该怎么办呢?

    素月也算是看着沈莹长大的,知沈莹为人单纯,是个好主子,从不打骂丫头,虽然有时粗心大意,要靠姑娘帮衬,却也是这府里仅有的对姑娘真心实意的人,若姑娘想嫁去恒王府,势必要与大姑娘决裂。

    素月根本不知道杨熙在担心什么,杨熙也不知道素月在想什么,这主仆俩差着十万八千里,却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素月见了杨熙,便想劝她放手,杨熙看素月愁眉不展,还以为她知道得罪了赵穆,便宽慰道:“你别想太多了,恒王殿下日理万机,哪里会记得些许小事儿,说不定转身就忘了呢。”

    杨熙的本意是叫素月放心,却哪里知道,这番话听在素月耳朵里,就变了味道。

    素月见她满口恒王殿下,更觉得自己猜的没错,姑娘果然是看上恒王了,不由得悲从中来:大姑娘多好的人啊,怎么就要遇到这样的事儿呢,姑娘也是,这京城里有多少青年才俊,怎么偏偏就看上了大姑娘的心上人呢,叫大姑娘以后可怎么办。

    也不知道素月哪里来的底气,认定杨熙能抢了赵穆。

    杨熙的宽慰完全没有作用,反倒让素月更加忧心,整日都想着该如何劝姑娘不要与大姑娘争,还是谢侯爷稳妥些。

    就这样牛头不对马嘴的互相劝解了小半个月,杨凌休沐回家,杨熙才猛然发现,赵穆好像真的如她希望的那样,忘了此事,再没出现在她面前,也没有任何要报复她的迹象。

    这小半个月例,承恩公府里不知出了什么事儿,徐媗被禁足,看张氏那神清气爽的模样,杨熙就知道这事儿跟她脱不关系。太妃虽没再来沈家,却使人来接沈莹去,沈莹回来,仍旧如以前一样,带着大包小包的玩意儿。

    从前都是太妃给沈莹的东西,沈莹转送给她,这回太妃却专门给她备礼,让沈莹一起带回来,还叫她下回跟沈莹一块儿去恒王府玩儿。

    杨熙受宠若惊,然后抓耳挠腮地找借口拒绝,开玩笑,赵穆都忘了她了,她要是还不怕死的往人家跟前儿凑,不是给人家送上门去收拾么。

    好在沈莹也习惯了,表姐不爱出门,每回都是不得不去,才勉为其难的出门一趟,让她像自个儿一样,天天想着往外跑才奇怪。

    虽然不是很理解表姐为什么爱待在家里,但是沈莹现在不会像以前一样,硬逼着她跟自己一块儿,太妃娘娘教过她的,表姐性子内敛,事事都顺着自己,自己也不能再自作主张了,要顾忌着表姐意愿,才能让她过得自在。

    杨熙不知沈莹的心思,以为沈莹还是原来那样好骗,什么千奇百怪的借口她都能信,便也没多想,转头就叫成叔别在打听恒王府,以免打草惊蛇,给人家借口来整治她。

    窥伺上位者的罪名,并不比以下犯上好上多少,能避着,还是避着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  素月:对哦,我为什么会觉得姑娘能抢走王爷呢?

    作者:当然是神的意志啦~

    → →你们变了,你们居然没diss男主,我好失望呀呀呀呀呀

    ☆、第 41 章

    暗中观察了许久,终于看到姑娘不再打听恒王府了,素月才放下心来.

    姑娘先前兴许只是被迷惑了,如今迷途知返,及时收手就是好的,这样一来,大姑娘那边儿也不会知道的。

    杨熙还不知道素月暗地里为她cao碎了心,赵穆没有报复她,虽然有些出乎意料,结果总归是好的。

    徐媗被禁了足,也不知哪天能出来,便是出来,也不敢再找沈莹了。

    沈莹在家里和王府两头打转,时不时的还要去张府看看外祖母舅母等人,忙的不行,刚开始还会念叨两声媗jiejie,媗jiejie却没给她递过一点儿消息,渐渐地也就放下了。

    *

    张琼年初及的,那时候沈家还没出孝期,不好谈婚事,如今时候正好,张氏请了鲁阳侯夫人作中人,替沈蔚上门求亲。

    鲁阳侯府是勋贵,自来就与成国公关系亲近,方夫人和张大太太又是闺中好友,由她来当这个媒人,再合适不过。

    这门亲事是两家早有默契的,原本张老太太寿辰过后,张氏就想提亲的,但是这段时间事情太多,又是徐媗作妖,又是沈莱两口子不和,就给耽搁了,如今诸事皆定,张氏便将此事提上了日程。

    沈蔚与张琼的婚事,沈家上下除了当事人沈蔚以外,皆是乐见其成,张家蒸蒸日上,张琼也是个大方得体的好孩子,又是当家太太的嫡亲侄女,谁敢说不行。

    沈家虽然有爵位,但这爵位不是世袭罔替的,原本到沈洵这一代,就该降爵了,是老国公的从龙之功,得到今上施恩,特许沈洵平级袭爵。

    但是这一代或者下一代,没有这样大的功劳,降爵是必然的,长此以往,五代之后,沈家就会变成平头百姓了。

    虽然现在考虑这些为时尚早,但从老国公去世之后,沈家一直在走下坡路,确是不争的事实,而张家是书香门第,族中为官的皆是科举出身,只要读书人的香火不断,张家就不会倒。

    张家老太爷是礼部侍郎,张家大爷在大理寺为官,二爷外放,两位爷虽然官位不高,但那是因着老太爷还在的缘故,等到老太爷致仕,就轮到他们出头了。

    再说下一辈,也就是张琼张珂的兄弟,家学渊源,也都是才气不俗的,将来循着父辈的路子往上走。

    张琼是长房的嫡长孙女,便是王孙公子也配得上的,所以这门亲事,连国公爷也满意的不得了。沈家承爵的是沈莱,沈蔚是次子,将来迟早是要分出去的,到那时,没了成国公府的名号,有个得力的亲家就很要紧了。

    再说沈蔚本身也是要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