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残照当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

分卷阅读8

    里。

    王嬷嬷想得那些,真是多虑了,对沈莹,她让着尚且不及,又哪里会抢她的东西呢。

    今日也是,杨熙对张氏道:“谢太太,”又对张氏怀里的沈莹道,“嫣嫣前儿不说要一条粉色的裙子吗?可有看上眼的?”

    沈莹从母亲怀里出来,指着几匹粉色的料子,委屈的看着杨熙:“表姐你看,这几匹都合我心意,可是母亲说只能要两匹。”

    她指的几匹料子,样式都差不多,只是绣纹上略有些差别,杨熙细细看了看:“这匹桃花色绣灯笼纹的不错,正适合春天穿,将花纹做在肩上和袖口,做出裙子来,定然好看。”

    其实杨熙以前曾试过把自己的料子让给沈莹,可惜太太从来不会在这上面亏待杨熙,从来不允,一回二回的,杨熙也懂了张氏的行事之道,便只帮着沈莹挑,再不曾说让她之类的话。

    沈莹看了看杨熙选的,粉底上用银线绣着巴掌大的灯笼样式,端的是精巧别致,且还是以前从未见过的,她穿出了,那就是独一无二的,遂欣喜道:“难为她们怎么想出来这样儿巧妙的绣纹样式,就按表姐说的做,铃兰,可记住了。”

    铃兰拿起料子:“是,姑娘。”然后端端的站在一边,等着姑娘继续选,在太太面前,水仙阁的丫头们都是一副稳重干练的模样。

    “好了,选了一匹了,还有一匹,”张氏笑盈盈的看着女儿。

    只能再选一匹,这可难倒了沈莹,她连先前的那一匹都挑不出来,想了想,还得求助自家表姐:“表姐,你看呢?”

    杨熙道:“嫣嫣还想要什么颜色的衣裳?”

    “这......我都好久没出过府了,不知外面都时兴什么。”沈莹道。

    杨熙略一沉吟,她也好久没出去过了。

    见两个小姑娘困扰,张氏对锦绣坊来的人笑道:“来,李老板,你给姑娘们说说,今年时兴什么样的衣裳。”

    锦绣坊的李大娘走过来见礼:“二位姑娘好。”杨熙沈莹还礼。

    “要说这今年最时兴的,那肯定是齐胸襦裙了,这上襦多是鲜艳的红黄之色,下裙则用淡色来配,端的是好看又高雅,不知二位姑娘可喜欢?”

    沈莹也有这样式的裙子,只是以往年纪小,又在孝期,裙子都是以浅色为主,没有李大娘说的这艳色的,听说今年时兴,便有些心动:“表姐,要不就做这个吧,咱们选一样的做了,到时候去长公主的赏春宴,便能穿成一样的。”

    那时就是暮春了,正好穿这轻薄飘逸的裙子。

    “你先看看要什么色的吧,”杨熙没有立即答应,她的衣裳一直都以素色为主,自八岁以后,再没穿过颜色鲜艳的衣裙,此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沈莹先挑起了颜色,她拿起一匹橙色的,对杨熙道:“表姐看这个如何?”

    沈莹肤白如玉,又有些婴儿肥尚未褪去,橙色印花的缎子,既称沈莹的肤色,又不失少女的活泼,杨熙点头:“这个颜色好,做出来的裙子定然能衬得你容光焕发。”

    得了表姐的赞,沈莹又看母亲:“母亲,您说呢?”

    张氏也赞好:“嗯,不错,便是这一匹了。”

    “大姑娘穿上这样的裙子,定然比全京城的姑娘的都好看,”李大娘也附和着,把沈莹一通夸。

    杨熙笑也盈盈的看她,目光中满满都是打趣的意味,沈莹粉面微红,娇嗔道:“表姐,我都选好了,该你了,可惜这橙色的只有一匹。”本想跟表姐同穿一样的裙子,看来只得作罢。

    李大娘道:“大姑娘,您看上的这匹可是咱们锦绣坊独一无二的,最适合您这样的贵女了。”

    老板都这样说了,想是锦绣坊真的只有这一匹。沈莹叹口气,为何锦绣坊不多做两匹啊。杨熙反倒松了口气,好在只有一匹,否则今日怕是不好拒绝了。

    将挑好的都给铃兰抱着,沈莹开始给自家表姐挑,誓要找出不亚于刚才那匹的好料子。杨熙看着她尽挑些艳丽的,哭笑不得的劝她:“你别看那些了,我穿不了,我还是穿浅色的更好些。”

    沈莹说什么都不愿,还反过来劝她年纪轻轻的就该穿些鲜艳好看的,李大娘也跟着帮腔,把她夸得天花乱坠。

    连张氏都道:“熙儿也大了,明年就及了,是该好好儿地打扮起来了。”

    最后,杨熙无法,只得拿了沈莹选的一匹鹅黄的料子,自己有挑了匹天青色的,才算过了这一关。

    作者有话要说:  手机坏了TAT

    ☆、第 5 章

    府里有一位女先生,是老太太在世时请来的,先生夫家也姓杨,原是京城的大户人家,可惜命运不济,夫君早逝,又没留下个子嗣,夫家嫌她克夫,容不下她。

    杨先生在闺阁之时便有才名,又与老太太有些渊源,老太太便请她来成国公府里做了女先生。平日里教些女红针线和诗词之类的,老太太去世,课便停了下来,杨先生却一直留在府里,

    因有着师徒之名,又是同姓,杨熙时常也爱去她那里说话,在先生那里,倒是能得到片刻的自在。

    离着国公爷休沐也只有三日了,府里的二少爷请了几日假,从书院回来了,沈莹一月未见二哥,早早的就去了德馨院等着,杨熙无事,带着针线,便来了先生这里。

    杨先生与杨熙说重新上课的事:“太太昨日叫了我去,说待老太太法会过后,便开始上课。”

    杨熙点点头,这也是应当的,女先生十分难得,何况是杨先生这样由真才实学又的,这也是太太将她留下的缘故。

    “可还是跟以前一样?”她问道。

    以前是两个姑娘上午要去老太太那儿请安,陪老太太说说话儿,下午才去上课。

    先生摇了摇头:“太太说了,姑娘们都大了,该学的都要学起来,不能再跟以往一样松散,以后上午学女四书和诗词,下午学女红。”

    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们,不仅要会家常事物,还要有文采,否则嫁了人之后,岂不是与夫君连话都说不上几句。若是夫君不在意还罢了,如若碰上那等喜爱红袖添香的,这堂堂正正的嫡妻正房,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夫君宠爱那整日吟诗作对的。

    杨熙如今十四岁了,离及只有一年时间,这个年纪的姑娘,好些人家已经慢慢地相看起了,看好了,再留个一两年的,便能成亲了。

    太太也没说她将来是怎么个章程,这结亲讲究门第,一个自幼失怙的孤女,真正的高门大户是看不上的,就连继室都不行,继室也是正房,便是比不上原配,也需得找个父母双全的人家。

    除非杨熙愿意嫁给庶出的,或是与人为妾,或许还有些机会。

    与人为妾,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