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人生大赢家[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4

分卷阅读464

    下那么一种:大宋朝国祚本就该绵延下去,但在李宸妃生的孩子被换走,刘德妃生的孩子又遭夭的命运下,上天必须想办法补救,于是就有了如今官家的下凡尘,负责绵延大宋国祚,待到功德圆满就会重回天庭。如此一来,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官家小小年纪便是心有万千沟壑;为何官家对美色没有任何兴趣,不管是女色还是男色;为何官家在危急时刻会现出金龙来庇佑,那金龙想来是官家的真身吧。

    八贤王将这种可能性一说,官家的神情就微妙起来,他明亮的眼睛半眯起来,连带着让八贤王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半晌后,官家理了理没有皱褶的袖口,从龙榻上坐正了:“所以,你要看朕的原形吗?”

    八贤王心里一阵激昂,官家这么说无疑就是默认了他的说法,天佑我大宋朝。八贤王不愧是大宋朝第一大尾巴狼,呸,是有名的贤王,很快就冷静下来,不过再说话时声音还有那么点颤:“臣已瞻仰过官家的龙章凤姿,此生而无憾。”

    ——这对八贤王来讲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说不幸呢,则是他就那么硬生生的错过了觐见官家真身的大好机会,也就是不会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了;说幸运呢,那是八贤王就抱着官家是真龙下凡尘的美好幻想,在未来死而无憾,而不是在真的见识过官家真正的原形后,吓得一魂出世二魂升天,直接就死不瞑目了。

    ——对此,狸猫精表示不服,大家明明都是精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不对,如果真的还有其他狸猫精的话,那他们要是有官家这么个同族,他们才叫这差距给气得不想活了呢。

    题外话说够了,再回到官家和八贤王的对话上来:听了八贤王三生有幸的宣言后,官家心里有那么些小小的失落,不过很快官家就调整好了心态,又变回了原本懒散的姿态:“说来史官正纠结着要如何描述朕当时的英明神武呢,八叔说的‘龙章凤姿’就有那么点意思了。不过朕觉得还不够醒目,八叔觉得‘降龙十八掌’如何?”

    官家还是原先那副特立独行让人熟悉的调调,八贤王心里对金龙的敬畏也不知不觉的降低了,和官家相处起来虽说不能像以往那般自然,但最起码没有那般别扭了。听了官家这话,就好奇的问:“何为‘降龙十八掌’?”

    “哦,这是一本民间话本上的武功招数。朕这里说的民间话本,指的是哪种话本,八叔心里明白就行了。”

    八贤王嘴角抽了抽,这话怎么听怎么奇怪,不过这也不妨碍八贤王求知若渴的问道:“官家说的这话本叫什么名字?等回头臣也买来翻阅一番。”

    “等回头朕写出来再说。”官家回答的那叫一个理直气壮,把八贤王噎得够呛。官家的想象力可丰富多了,他说完‘降龙十八掌’后,又想到一个,“龟派气功,听起来似乎不够气派呢。”

    八贤王现在彻底找回了以前和官家相处的模式,他不软不硬的问:“这难不成也是官家没写出来的民间话本里的?”

    官家不太走心的回答:“谁知道呢。”尔后,他冲八贤王展颜一笑,晃得八贤王有点睁不开眼,可惜人家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没那么美好了:“八叔,你怎么知道朕真的写过民间话本呢。听王琳说,朕出的民间话本卖的很红火,读者们纷纷认为内容肥而不腻,艳而不俗,雅俗共赏呢。”

    八贤王:“……!!”

    作为过来人的八贤王如何不明白官家形容的这种话本是哪种话本,可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整个人才不好了!官家出艳俗话本了,这种事要是让旁人知道,官家的声誉,我大宋朝的百年声誉!

    八贤王很当机立断的要将这件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那话本必须得收回销毁,当然他不能问官家那话本的名字,所以就找上了大内总管王琳,很开门见山的把事情说了,用非常严厉的语气,还说了让王琳自己去领罚。

    哪想到王琳非但不知悔改,还不顾尊卑的质问起八贤王来:“在王爷眼里官家是这般会做出出艳俗话本的混不吝?亏得官家这般看重王爷,而王爷竟然这般回报官家,实在是让人寒心!”他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册话本,呈给八贤王看,那哪里是什么艳俗话本,分明是一本食谱。

    “官家虽身在宫中,但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民计民生,再有#民以食为天#,所以官家才殚精竭虑的出了本雅俗共赏的食谱。哪想到八贤王您——”王琳喟叹一声,朝八贤王行了礼就退走了,周围的宫人的神情也不怎么好看。

    八贤王:“……”我的声誉啊!

    如果这么说让八贤王感到安慰的话,那,他的声誉早在他登上官家亲爹嫌疑人榜首时就没了。

    ……

    展昭被封了四品御前带刀侍卫后,就一直在开封府供职,平时有案子时就跟着包大人办案,没案子时就随着开封府的捕快和衙役们巡街,维护汴梁城治安什么的。

    凭借着谦和有礼的性格,宽广的胸怀,高强的武艺,还有英俊的相貌,迅速在汴梁城里积累了超高人气,尤其是在小媳妇大姑娘还有大妈心中,很有国民夫君/儿子的趋势。这种情况呢,等白玉堂也在汴梁城驻扎后稍微有了改变,论相貌,展昭是正直的英俊,而白玉堂是带着邪气的俊美;论气质呢,展昭谦和儒雅,颇有君子之风,而白玉堂锋芒毕露,又张扬又华丽;再论家世呢,虽说汴梁城的百姓们不知道他们具体出身,但看得出来他们俩出身都是非富即贵的那种。

    所以总总论下来,两个人是各有千秋,展昭更受长辈喜欢,而白玉堂这种带着邪气的男人,更受年轻人推崇。

    白玉堂虽驻扎在汴梁,可消息还和从前一般灵通,他隐约觉得朝堂中要有大事发生了,可还没有琢磨出所以然来呢,那边赵爵逼宫造反的事就结束了。

    白玉堂挑了挑眉梢,就将收到的信息扔到火炉里烧干净了。他自然不是关心官家,谁会关心那见面不如闻名——别怀疑,这个词是跟着展昭学的——的皇帝。白五爷刀子嘴归刀子嘴,再心高气傲归心高气傲,可他并非那种“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中二病,所以呢,也是钦佩十三岁登基,十八岁大败辽国,让宋朝不再蒙受向番国缴纳岁币以换取和平,再有在他的治理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官家的,因而对官家干脆利落解决了谋逆事件也不觉得多意外。

    展昭和公孙策是在包大人参加完宫宴回来才知道这件事的,两人俱是吃了一惊,#不刀子嘴也豆腐心#的展昭忙问:“官家无恙吧?”

    包大人神情顿时就微妙起来,说真的,今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