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人生大赢家[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46

分卷阅读446

    励了小儿子几句,真的就那么几句,结果人十八公子礼尚往来的回道:“父王很有眼光。”

    大臣们:“……”这句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呢,一定是错觉吧,才不是!但没办法他们觉得他们有必要适应起来了,因为照着现在这趋势,十八公子会成为下一任老板的优势又变大了。到底吧,这南平百越的方法听起来很悬乎,可这过程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结果,百越就这么被平定了,而且在这过程中,岭南经济,文化都得到繁荣,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秦国的归属感,这大概就是当时十八公子说的一石二鸟吧。

    因而平定百越的功劳,有一大半都要归功于十八公子的,这必须得算在军功里啊。再有章台如今在朝野中名声更卓越了,十八公子作为章台的主人,名望一升再升。更妙的是,十八公子和始皇陛下的年龄差在那里摆着,如果再早十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可如今始皇陛下已然过了不惑之年,正朝着知天命的路上奔走,过了再忌惮儿辈的时候了。

    所以十八公子这边不可谓不是#天时地利人和#么,可如果这么“随波逐流”的话,那就不是接连坑了儒生,坑了儒家,坑了百越,无差别噎死人不偿命的十八公子了——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此时百越已正式归入了秦国的版图,中原还朝岭南地区进行了大批移民,留守的将士和移民,除少数与中原移民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另外还有文化上的入侵,务必使得越人从身心上都拜倒在秦人的袍服下,咳,是感受到中原怀抱的温暖,咱们是相亲相爱的中华人。

    所以是时候北击匈奴了!

    始皇陛下有意为自家宝贝小儿子再增添功绩,就想让他为副官跟随主帅蒙恬去攻打匈奴,可没想到自己这一番苦心都被小儿子当成了驴肝肺,那小白眼狼竟然不愿意上阵杀敌!不仅如此,十八公子还很郑重的推荐了他大哥扶苏。

    嬴政就差上手指点小儿子的额头,问他“你是不是傻”了,这时候你讲究什么兄友弟恭啊你!始皇陛下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偏偏十八公子还理直气壮的倒打一耙,他很痛心疾首的说:“我以为我和父王总是心有灵犀的,这一次父王让我失望了,我要回去静静。”

    然后,他就走了,走了。

    原先还无名火起的始皇陛下,顿时就冷静下来了,开始思考……他怎么就没有和宝贝小儿子心有灵犀了?

    ——由此可见,熊孩子熊上天了,那都是熊孩子他爹惯出来的!

    不止始皇陛下不明白,就是赵高也捉摸不透,到底十八公子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眼泪掉下来,所以赵高就直接问了。

    十八公子面沉如水,赵高也忍不住跟着提起心来,难道十八公子有什么难言之隐?是仙人给的时间到了?还是说十八公子要飞升了?不知道能不能把他也带走?他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而且还是拿命拼搏出来的苦劳呢。

    就在赵高脑补正欢的时候,十八公子就开口了:“我问你一个问题——”

    正脑补到自己跟着#鸡犬升天#的赵高想也不想就回答:“我愿意。”

    十八公子挑眉。

    赵高:“……您说。”

    十八公子眉梢眼角全是浑然天成的忧郁:“有一天我不想做二世了,我该把皇位传给谁?”

    赵高不觉得这个问题有多难回答:“当然是公子您的儿子了。”

    十八公子长叹一声道:“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锻炼扶苏了。”

    赵高:“??下臣不明白您的意思。”

    十八公子闷声放大雷:“我的意思我不喜欢女人,我不喜欢女人也就不会有我自己的儿子,那么问题就回到原点了,我该把皇位传给谁。我思来想去,扶苏就是个很好的人选,不过扶苏还需要锤炼,而战争无疑会让一个男人快速成长。现在我解释那么多,你明白了吗?”

    赵高:“……”他一点都不想明白啊!还有你不喜欢女人,你父王知道吗?

    ——唔,这还真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第216章 狸猫猫不猫[B]

    包拯进士及第,被授任大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这件事并没有溅起多大的浪花,很快就淹没在朝海里了,朝堂里在忙活完会试以及殿试后,议题就放在官家身上了。官家今年十八岁了,后宫里连个妃嫔都没有,好吧,大臣们关心的也不是这个,关键是皇后,这可是关乎国家社稷。

    朝臣们踌躇一番后,就联名上奏了。到底还有个词叫“法不责众”么,要倒霉还有作伴的,咳。

    官家这次竟然意外的好说话,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官家慢悠悠的说:“卿家们的奏疏朕看了,不得不说,你们这么关心朕,让朕有那么些…毛骨悚然。”

    文武百官:“……”

    官家话还没说完呢,“悚然归悚然,你们确实提醒朕了。”

    文武百官心都提到了半截,官家说话经常大喘气,他们不听到官家说他同意立皇后,就不好把心放回肚子里啊。可即便他们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官家接下来说的话给震的六神无主——

    “十年了,该攻打辽国了。”

    文武百官:“……!!”这两件事到底是怎么联系到一起去的啊!还有咱在说这么重大的事件前能不能做点铺垫?再有十年又是怎么一回事啊?十年前,哦,那时候官家做了太子,怎么和辽国扯上关系的?他们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啊!

    一时间,文武百官都在心里呐喊脸,“相由心生”,脸上的神情也没有控制好,一个个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扭曲。

    幸运的是,官家给他们解惑了:“十年前,朕初为太子便知忧父皇之忧,暗自发誓十年后必当降辽国,如今是时候了。”

    文武百官:“……”所以说是“暗自发誓”?怪不得他们不知道!

    等等,重点不在这里吧?先帝是忧辽国,可不是这么个忧法啊。说起这个来,就不得不提到“澶渊之盟”,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朝率军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威胁到都城汴梁,不久后就有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同时也是宋朝朝番方缴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这听起来不但不值得夸耀,反而还得鄙夷下,但实际上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费用的百分之一,为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常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另外在宋辽边境开放贸易,也使得宋朝在两国贸易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