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悍妇1949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4

分卷阅读154

    字辈的,等你生了meimei,我支持叫姜明珠,掌上明珠。可是大哥支持叫姜明月,说小姑娘叫明月更好听,你选哪个?”

    田大花看着纸上毛笔写的“明珠”、“明月”几个字,嘴角不禁一抽,沉默一下问:“那要是个弟弟,叫啥?”

    “弟弟?”平安拧着小眉头说,“真要是弟弟,随便他叫什么吧,实在没名儿,叫三狗子也行。”

    第103章 老三届

    过了前三个月, 快到四个月的样子,孕吐反应忽然就减轻了,消失了,胃口忽然变得好起来,开始变得喜欢吃rou,各种rou都喜欢吃,除了太腥的鱼虾, 其他的rou类都喜欢,简直变得无rou不欢了, 尤其喜欢水煮rou, 蒜泥白rou,排骨喜欢清炖的, 简而言之,喜欢rou类本来的味道,不需要太多调料。

    她本来吃饭不挑, 也不是这样无rou不欢呀,也幸好他们家有副食品供应证,然后姜茂松就经常打发平安拿上rou票和钱, 去供应部队机关的副食品店买rou, 买来了其他人还太不舍得吃, 得留着给孕mama。

    “这么爱吃rou, 我看,八成又是个小子。”刘嫂子说。

    可是一家人没有信的,就像平安说的, 要坚定不移相信是meimei,就连福妞都嚷嚷着,肯定是个小侄女。

    姚青竹来电话时笑着说:“大嫂,你这么想,要是个儿子,可不能怪你,是他们老姜家不招女娃待见,没有女儿的命,要是个女儿,那就全都是你的功劳,一家子高兴。”

    然后姚青竹又补上一句:“男孩女孩都高兴。”

    瞧,还是弟媳妇比较贴心。

    田大花就在这种“男孩女孩”的讨论中,淡定地十月怀胎。只是她自己渐渐地有一种猜想,这孩子,胎动似乎太勤快了点儿,随着月份增大,整天脚蹬手刨地的,也不知哪来那么多精力。

    会不会……还真是个三狗子?要真是那样,想想大狗子、二狗子和狗子爹的表情,田大花不由得莫名想笑。

    这孩子预产期是在深秋,许多东西几乎不用准备,平安和明东都是在这边家里出生的,许多东西,襁褓毯子小衣服尿布,都还在,洗晒干净,小刘晋眼看着满一岁了,福妞把他出生时穿的小衣服也洗晒干净送了过来。

    田大花坐在沙发上整理这一大堆东西,平安走过来翻了翻这些东西,撇嘴,抗议:

    “mama,这些都是我们用过的旧东西,都是男孩子用过的,要是个小meimei,你得给她做新的。”

    “小孩子的东西,旧的软和,开水烫过洗干净,怎么不能用了?小孩子的东西,不分男女的,都能用。”

    母子俩一问一答,姜茂松在旁边听着就说:“不然就再做两件新的,做两件颜色鲜艳的。”

    “那你看看福妞送来的这些。”田大花指着另一包东西说,“当时刘嫂子听说福妞光爱吃菜,不爱吃酸的,就认定了是个女孩,小被子小毯子都弄的花红柳绿的,结果刘晋从小用的襁褓毯子都很鲜艳。这个要是女孩,用着正好。”

    不知为什么,姜茂松总觉得媳妇这话别有深意,似乎在暗示他什么?不过隔皮猜瓜,谁也猜不准,他还是比较相信这一胎是个女孩。

    随着她渐渐显怀,大院里的人每天吃过晚饭,便会看到姜茂松陪着田大花在大院里消闲散步,有时也会走出大院,在周围街道上散散步。

    不知是错觉还是怎么的,似乎外头那些狂热搞运动的学生这段时间低调了一些,原本走在街上,入目都是人群,震天的口号声此起彼伏,现在也会遇到,但总觉得那些带着红袖章、拿着红宝书的青年学生渐渐开始沉寂。

    “学校大都复课了,文件要求复课闹革命,中小学生都回到学校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少人都要准备去农村插队了。”姜茂松对她说。

    还没插队的,在这个关头也面临着离开城市,下乡去插队,尤其这两年中小学都停课,好多中学生们正该是下乡插队的年龄,相对于自己的去留和前程,运动的狂热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

    知青,尤其是第一批,几乎都是当时最积极的红卫兵。

    人,总还是要考虑自身利益。

    初高中这两年毕业的、该毕业的,尽管学校停课,也许根本就没正经上完中学,可大手一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整天忙于文斗武斗的青年学生们便纷纷背上行囊,奔赴祖国西北东南的广大农村。

    因此六八年之后的红卫兵组织跟之前的有了很大差别,不再鼓励“造反”和串联,大概更像学生会之类的组织。

    这是中学生。大学生有所不同,这两年应该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停课,不管完成没完成学业,也都顺利毕业,到工厂去,分配工作,或者部分参军。

    其实早在六七年的年底,就有要求中小学“复课”的通知,于是这些年轻的学生们余势慢慢减了,而现在,各个中小学校渐渐都已经复课,时隔两年,上课的铃声又重新响了起来,尽管课堂上知识远没有那么重要。

    平安学校里复课的最初几个月,田大花有所担心,担心平安这样的半大孩子,回到学校,进入学生群体,未必就能老老实实上课,就又把他留在家里几个月。她一边安胎,一边教他读书写字,教他习武,姜茂松抽空也督促教他。

    平安这两年来,每天都有固定学习练字时间,时间充足,竟然在她的督促下,让平安练出了一手非常漂亮的字,连大学老师的福妞都感叹,说平安这一手字写的,小小年纪,比大哥写得好,比她自己写得也好。

    福妞自己带着小刘晋,有婆婆帮她照看孩子,她就能匀出时间,教平安系统地学习中学课程,田大花教的更加侧重于“文”,福妞就把数理化也都给他教了。平安这孩子脑子特别好用,加上田大花、姜茂松和大学老师的福妞在教,名师出高徒,其实也就这短短两年工夫,他在没正常上学的情况下,一边习武一边疯玩,一边就把初中三年和高中的一部分课程学了个七七八八。

    一直到六八年春天,学校复课已经几个月了,田大花就让平安回到了学校上学。结果这小子一回到学校就乐了,他发现这两年时间,他那些同学是把课本扔了两年,他是学了两年,都可以考虑给其他人当老师了。

    并且复课的学校其实也没几个人安心上课,只不过是把运动放在校园里了,校园里的老师们都缩着脖子,提心吊胆。

    再说学校停课两年,已经积攒了三届学生没有正常毕业,平安在停课前已经读到了初一,当时被称为“老初一”,结果现在恢复上课,跟比他高了两届而没能正常毕业的同学坐在了一起。

    呆了几个月,跟比他高两届的同学一起,初中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