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不负娇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2

分卷阅读372

    借口离开东宫,太子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就连太子,也开始患得患失。

    每每看到太子战战兢兢的模样,圣人就觉得心疼。

    可他不能不处置姜氏,如此也就只有让太子受委屈了。

    不过,一旦有什么要紧的差事,圣人还是想交给太子。

    这不,差事来了。

    “……十八郎的小未婚妻发明了一种水车,能够大大提高农田的灌溉,朕决定在京畿地区推广,”

    旱灾蝗灾什么的,还需要保密,圣人便没有告诉太子。

    但太子去下面大张旗鼓的挖井、寻找水源,若是没个靠得住的理由,会引起百姓怀疑的。

    所以,圣人便找了个借口,煞有介事的吩咐道:“大郎啊,这件事关乎农耕,非同一般,朕决定让你和十八郎一起去办这件事。”

    太子一听阿爹有差事让他办,心里一阵惊喜。

    他就怕阿爹因为阿娘迁怒与他,如今阿爹还是像往常一样有事就找他办,他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阿爹放心,儿定会和十八郎一起好好办差!”太子挺起腰杆,朗声回道。

    “好!”见太子又恢复了往昔的自信,圣人十分开心,摆摆手,将这对表兄弟打发出去。

    太子和李寿一前一后的离开了两仪殿,一路往宫外走去。

    刚走了没几步,太子便顿住了脚步,愣愣的看向一边。

    李寿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正好看到二皇子被几个朝臣围着。

    距离有些远,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看二皇子神采飞扬的模样,那架势,如同指点江山一般。

    而围在他身边的官员们也一脸兴奋,仿佛能跟二皇子共事,是一件多么荣耀、有前途的事!

    “二弟,最近很风光啊。”太子低低的叹息了一声。

    李寿却冷笑道:“风光?呵,修皇陵也算风光?”

    太子一怔,不明白李寿为何这么不待见郑烨。

    李寿冷冷的说道,“阿舅赐他农庄,他非要选在唐家庄子隔壁!”

    太子恍然,然后又为二皇子点了一排蜡:这小子是不是得意忘了形,竟敢挖十八郎的墙角?

    这不李寿反手就设计他去修皇陵了,结果那傻小子还不自知!

    不过紧接着,太子又是一阵暗喜,老二得罪了十八郎,十八郎为了自己的利益,也绝不会让老二坐上那个位子。

    如此,他和十八郎的同盟将会更加牢固……

    第274章 准备就绪

    其实,太子和李寿的关系一直很好。

    但太子觉得,再铁的关系也不如切切实实的利益同盟来得瓷实。

    如今郑烨脑抽的去撩拨李寿的未婚妻,等于直接将这个人推到了他的阵营里。

    郑烨或许不知道李寿所代表的庞大能量,但太子十分清楚啊。

    首先,李寿的母亲平阳长公主,手里握着数万娘子军,其战斗力堪称大梁军队的精锐。

    其次,李寿这些年因着圣人的偏宠,在朝中早已经营下了属于自己的人脉,或许那些人并不显眼,但真若到了关键时刻,却能够起大作用。

    再次,李寿背后还有世家李氏。

    在圣人的数次打击下,世家的境况越来越差。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积累,决不能小觑!

    ……这些还不是最要紧的,李寿最大的靠山是圣人。

    作为第二个被圣人亲自教养过的孩子,太子比任何人都清楚圣人对这个外甥的疼爱。

    如果不是姜皇后再三保证,说李寿确实是平阳长公主的儿子,太子都要怀疑李寿是圣人的私生子了。

    而李寿对圣人也绝对的忠心。

    就拿刚刚过去的庚辰之乱来说吧,不管是圣人昏迷还是蒋忠病愈返回西北,这些消息太子统统都不知道。

    李寿却样样清楚,还亲自参与其中。

    由此可以看出,在圣人的心目中,李寿比他的亲生儿子还靠得住!

    李寿在圣人跟前随便说句话,兴许都比他这个太子有用。

    这样一个人,如果能站到他的阵营里,老二又有什么可畏惧的?

    太子越想越兴奋,不过他还是极力做出平静的模样,说了句:“老二他是不是犯糊涂了?你和唐三娘的婚事是阿爹做得媒,除非大梁朝不复存在,否则任谁也不能破坏!”

    李寿多聪明的人啊,太子的些微变化,根本就瞒不过他的眼睛。

    不过,他和太子关系好,太子人品也极佳,阿舅百年后,由他登基做皇帝,李寿会支持、配合。

    但,不是现在!

    李寿斟酌了下措辞,还是借着二皇子说事儿,“他确实糊涂了,阿舅还正在壮年,他就敢在朝中招揽朝臣。呵,身负两朝皇族血脉?别人不提都要烧高香,他偏偏自己叫嚷出来,是嫌自己的日子过得太顺遂吗?”

    太子心下一动。

    话说老二不占嫡长,想要跟他相争,就必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于是,血脉什么的,便成了二皇子系最常挂在嘴边的。

    仿佛他的两朝皇族血脉有多高贵,足以跟太子的嫡长身份相抗衡一般。

    偏偏朝中还真有人吃这一套,整日配合二皇子系鼓吹。

    庚辰之乱后,姜皇后被罚,萧贵妃崛起,更让朝中的某些人误以为圣人看重二皇子,也更加相信所谓的血脉之说。

    太子被这些言论弄得心烦气躁,没成想,李寿非但不觉得老二“尊贵”,反而觉得老二靠血脉拉拢人是在作死!

    李寿看了眼太子,低声道:“卢国公、魏国公等一众老将,哪个手上没有沾过萧氏的血?”

    这些老将是大梁的中流砥柱,他们当初起兵,为得就是造萧氏的反。

    好不容易跟随先帝打下了江山,富贵日子还没有过多久呢,现在又冒出一个前朝戾帝的外孙要当皇帝。

    呵呵,你说那些老将会答应?!

    太子的眼睛一亮,对啊,他之前怎么没想到。

    李寿见太子根本没有抓住重点,又点拨了他一句,“阿舅圣明,朝中的事根本就瞒不过他,二皇子这般上蹿下跳,会惹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