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不负娇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7

分卷阅读177

    本就不是爱热闹的性子,柳佩玖却似被扎了个眼儿的气球,顿时萎了下来。

    不管乐不乐意,唐宓和柳氏姐妹还是应了一声,“知道了!”

    小丫鬟得到回信,又颠颠的跑回唐元贞的马车去复命。

    “呵~~”既然有人处理,那她也就不用cao心了。轻轻的打了个哈欠,唐宓又窝回一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抱枕堆里。

    很快,她合上了眼睛,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柳佩玖直看得目瞪口呆,话说,现在的猫儿jiejie也太懒了吧。

    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她这种睡神附体的状态,简直跟过去的勤奋努力判若两人啊。

    柳佩玉却很能理解唐宓的情况,唉,怪只怪十岁那年,猫儿生了一场风寒。

    那时大家都以为只是平常的风寒,结果,唐宓却足足折腾了好几个月,可把王家人都吓坏了。

    唐元贞更是仿佛受了刺激,哪怕日后唐宓病愈了,她也压着女儿不许再读书,什么琴棋书画、女红医术的课程也都停了,只管好生在屋子里养着。

    王怀瑾也不想再看到女儿虚弱的躺在病床上的样子,对于妻子的决定,他举双手双脚赞成。

    于是,原本五更读书,整日手不离卷,闲暇之余还要拨弄两根琴弦、刺两针绣的唐宓,在父母的“高压”下,彻底跟学习说了再见。

    每天不是吃就是睡,要么就是跟一群小宠物们在院子里玩耍……生生将一个勤奋努力的学霸养成了个吃喝玩乐睡大觉的娇娘子。

    唐宓变懒了,变得爱撒娇了,唐元贞夫妇却十分开心。

    在他们看来,女孩子就该是这个样子。

    至于学习什么的,跟女儿的健康和快乐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唐元贞放心了,也就不再强压着唐宓不许看书。

    唐宓不知是被自己的那场大病吓到了,还是为了安抚父母,亦或是真的不愿意读书了,唐元贞哪怕不再拦阻,她也极少像过去那般拼命。

    书,还是会读,但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

    琴棋书画也学,却是有一搭没一搭。

    女红什么的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唯有医术,唐宓学得还算上心,只是跟过去没法相比。

    见唐宓这般,唐元贞紧绷着的最后一根神经也放松了,转身去忙家务。

    唐元贞没有发现,在她离去后,女儿那早慧的双眸中却闪着感动与心疼。

    “吁、吁~~”王令齐拉着缰绳,不停的喊着。

    他胯下的枣红马直立着身子,嘴里不住的发出哕哕的叫声。

    枣红马显是受了惊,四蹄落地后,不停在原地打着转。

    马蹄踏踏,溅起一片的黄土,将这一块儿全都笼罩起来。

    王令仪见王令齐忙着控制受惊的马,他便踢了踢马肚子,驱马走到前方。

    黄土散去,露出地面上的人影。

    这是一个年轻女子,她穿着粉色的衣裙,这会儿正坐在地上,双手抱着一根腿,低低的呻吟着。

    浅粉色的裙摆被磨破了,染上了点点红色。

    看那血迹的位置,王令仪大致可以判断,这女子伤到了膝盖。

    他坐在马背上,沉声问道:“这位小娘子,可是伤到了哪里?”

    女子听到声音,抬起了头,露出一张巴掌大的瓜子脸。

    女子长相算不得美艳,却十分清秀,白皮肤,弯眉毛,大眼睛,小嘴巴,尖尖的下巴,再配上她纤细袅娜的身材,端得是楚楚可怜。

    她坐在地上,乌黑的发丝有些凌乱,额上布满了汗珠儿,原本狼狈的模样,她硬是比旁人多了几分可怜、可人儿。

    所以,王令仪的话音刚落,女子还没说话,便有看不过去的路人开口了——

    “这位郎君,你们纵马撞了人,不说赶紧下来查看伤者的伤势,却还高高在上的居于马上,是不是太过分了!”

    王令仪扬起一边的眉毛,循声忘了过去。

    说话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穿着有点旧的圆领襕袍,两只袖子都磨得起了毛,腰间没有挂玉佩,只是带了个半旧不新的荷包。

    王令仪觉得这人有些眼熟,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回想了一下:嘿,还真不是外人。

    如果他没有认错的话,这人便是姑母王怀婉的夫家——程家的老三,程叔!

    第111章 国公府的那些人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或白、或浅粉的桃花林中,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身穿杏红色的衣裙,伸出纤细莹白的小手,轻轻折下一支的桃花。

    她一边折花,一边轻声诵念着。

    “二娘,这是谁写的诗啊,真好听!”碧衣小婢好奇的问道。

    “前些日子李家举办桃花宴,当着半个京城的贵妇,姑母眼见桃林景色怡人,一时兴起,吟唱了这首桃花诗。”

    王令佩将花枝放到丫鬟提着的花篮中,略带羡慕的说道:“桃花诗意境脱俗出尘,众贵妇纷纷称赞,而姑母,也因着这首诗名噪京城。”

    “啊?是嫁到赵郡李氏的那位娘子吗?”丫鬟年纪小,进王家当差也不过五六年的功夫,那时王怀淑早就嫁人了,所以她对王家这位“高嫁”的娘子并不熟悉。

    不过,她倒是听一些年长的婆子提到过,说王家老一辈的小娘子中,数三娘(即王怀淑)最不安分,小小年纪就因为虚荣心而剽窃别人的作品。

    小丫鬟不懂什么叫“剽窃”啦,好像就是偷了别人的文章,只是她不明白的是,文章这种东西,还能被人偷走?

    可听自家二娘这话的意思,那位王怀淑似乎很有才情啊。既是这样,王怀淑为什么要偷别人的?

    或者,王怀淑出嫁了,在夫家受到熏陶,所以变得有才情啦?

    小丫鬟正胡思乱想着,王令佩开口了,“不愧是赵郡李氏啊,姑母嫁过去才几年,竟也能吟得一首好诗。”

    别人不知道王怀淑的底细,作为她嫡亲嫂子的小万氏却十分了解。

    小万氏很清楚王怀淑有几斤几两,所以,在王怀淑因一首诗而出名后,很是不屑的说道:“哼,凭她也能做出这么好的诗?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