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是大反派[快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32

分卷阅读532

    佞。

    在他死后,大商诸多群葬坟前都立有一个跪着的宦官雕像,每一个前去上坟的人都会朝那个雕像吐口水,扔烂泥,而这座雕像的原型,就是大jian臣萧褚,即便江山更迭,关于萧褚的故事,依旧流传在祖祖辈辈的口述之中,永生永世,都无法摆脱。

    造成一切的元凶是成庆帝,而代替他承受所有苦难的却是黎民百姓。

    在这个错误里,原身是无辜的,宗政清琪也是无辜的,他们中的一个承受了千万年的骂名,另一个成了千古一帝,却没人知晓在他成为傀儡的那些年,在他诈死的那些年,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只因为他生来流着的成庆帝的一半血液。

    宗政清琪正吃着糖葫芦,就感受到了晏褚复杂的视线,这似乎是对方今天第一次流露出这样不受控制的表情。

    他在看什么?

    宗政清琪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只吃了一颗,酸酸甜甜甚得他心的糖葫芦,颇有些不情愿地将糖葫芦凑到晏褚的面前。

    “这可是你给我的。”

    宗政清琪小声嘟囔了一句,真是小气鬼,既然想吃,就自己再买一串呗,他又不会笑话他。

    “就一颗。”看萧褚不动嘴,宗政清琪把糖葫芦又往他面前凑了凑,然后强调了一句。

    “咔擦。”

    咬破了外层的糖衣,里面的山楂微微泛酸,这样的酸度正好和外层糖衣的甜度相中和,酸甜可口,刺激着味蕾,让人胃口大开。

    晏褚在小皇帝rou痛的眼神下如他所愿咬掉了最上面的那颗糖葫芦,似乎是怕他多吃,小皇帝在他咬下那颗糖葫芦后,就赶紧将糖葫芦串收了回来。

    一起逛过街,一起分享过同一串糖葫芦,宗政清琪觉得,这一天的相处,他对萧褚这个往日里他恨之入骨的太监,好像有了不同的看法。

    这样的改变,似乎也不赖。

    “咚、咚、咚、咚......”

    皇宫外的鸣冤鼓被敲响了十下,利来只有重大冤情要求面圣深渊的情况下,才会被敲响。

    要知道从大商开国以来,鸣冤鼓就只响过两次,并不是天底下的冤情就这两桩,而是鸣冤鼓被敲响的代价,非常大。

    当今天子可不是那么好见的,既然你有冤情要诉说,就必须证明你伸冤的决心。

    敲响鸣冤鼓,只是伸冤的第一步,在敲响鸣冤鼓后,伸冤之人还得过“刀山”和“火海”,才能见到皇帝,诉说冤情。

    “刀山”是由一千根尖利的铁钉拼成的钉板,每根铁钉长一寸,伸冤之人需要穿着单薄的春衫,滚过那长约三丈的钉板。

    “火海”是由一堆燃烧着的炭火铺成的长路,伸冤之人得从“火海”上赤脚走过,只有完成上述两个考验,并且还活着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这个珍贵的面圣伸冤的机会。

    也真是因为这样的挑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重大冤情,一般人根本就不会想也没有那个胆子敲响鸣冤鼓。

    这个时候,宗政清琪正跟着萧褚回宫,听到鸣冤鼓被敲响,他当即就掀开马车的帘子,然后从马车上跳了下去。

    对每一任帝王来说,宫门外这口鸣冤鼓被敲响都意味着有大事发生,宗政清琪怎么可能会不在意。

    此时宫门外已经聚集了一堆听到鸣冤鼓响,跑来看热闹的百姓,宗政清琪还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穿过这些拥堵的人群,走到最里面。

    “你有和冤情?”

    守宫门的总管出来,看着那个拿着鼓槌,跪在宫门外的青年问道。

    “草民乃前镇国将军晏昭南之子晏褚,我状告当今太上皇派人假扮流寇屠杀我晏家满门,诬陷我父亲叛国、谋逆数宗罪状,还请新帝,还我晏家枉死族人一个公道,还我晏家满门忠烈的先祖一个公道。”

    周遭原本议论纷纷的声音忽然间全都停止了。

    ☆、第262章 变态厂公

    晏家?不少人都已经不记得那个二十三年前赫赫有名的家族了, 只有一部分老人尚且还记得关于晏家的事。

    只是晏家的人不都已经死在二十三年前了吗, 突然冒出来的这个男人自称是晏昭南的儿子, 这一点可信吗?

    最重要的, 对方告的可是太上皇啊,从来没有听说过百姓还敢告皇帝的, 这不是找死吗

    在场所有围观的人里, 可能要数小皇帝最懵了。

    在皇宫之中,晏氏就是一个禁忌词, 尤其是晏昭南这个名字, 成庆帝每一次听见,都会大发雷霆,在晏家刚出事那几年,宫里因为这件事, 死了不少宫女太监, 久而久之的,就没人再敢提起这个名字和他身后的家族了。

    因此在宗政清琪的幼年, 几乎没有什么有关晏氏一族的影子, 包括在宫学念书的时候, 老师们也只是将晏家描述成野心勃勃,通敌叛国的反贼, 然后一笔带过。

    现在, 时隔二十多年, 忽然有一个人冒出来说他是本该死在灭门惨案中的晏昭南的长子, 还敲响了鸣冤鼓状告当今太上皇, 实在是太荒诞了。

    不过太傅们的教导还是有功效的,至少这个时候,宗政清琪没有立马冲上去,质问对方。

    “你可知道,敲响鸣冤鼓,想要面圣伸冤,是要付出代价的。”守门的总领对着那个跪在宫门外自称是晏褚的男子说道。

    出了这样的事,他们也很头疼,对方在大庭广众之下状告太上皇,那么多百姓都听了去,要是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上面会不会拿他们这些底下的人出气?

    可鸣冤鼓又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那么多人看在眼里,他们也不能不顾礼法,就把这个告御状的男人带走吧。

    思来想去,还是拿“刀山”“火海”吓唬对方才好,只要对方怕了,后悔了,到时候他们再想点借口,传点流言把这件事应付过去就好了。

    “我知道。”

    可男人的态度,显然并不配合他们的想法。

    “既然敲响了鸣冤鼓,我自然已经做好了滚“刀山”,走“火海”的准备了。”

    男人的表情十分坚毅,他看着皇城的方向,“我忍辱偷生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搜集曾经的皇帝,现在的太上皇灭我晏氏满门,污我晏家忠烈英明的罪证,这二十多年,已经是我偷来的了,如果能还我晏家一个公道,就算要了我的命,那又怎样呢?”

    男人显然已经将自己的生死抛之肚外了,一个苟延残喘,以复仇为信念的人,又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呢。

    “镇国将军啊,我还记得他,当初他打退了西北夷族,骑着高头大马进京接受封赏,那时候他多威风啊。”

    “我也记得,当初晏老将军走的早,朝廷的武将青黄不接,要不是当时的晏小将军横空出世,西北那一片,还不知道要乱多久呢,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