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五零老友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3

分卷阅读123

    ,也是药学院412班新生。”另一个紧跟着介绍起来,不过没有张兵兵那么热情,性子似乎要内向些。

    梁晓雪也做了自我介绍,说自己是来自下坎山村的,医疗系101班新生。简单介绍完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进门左手边靠窗台位置的上铺。她还算挺满意,对比睡下铺,上铺要跟自在些,起码不怕随便有人来就坐了她的床。她是个有点领地意识和洁癖的人,对陌生人尤其如此。

    放下行李后便从网兜里拿出搪瓷脸盆和抹布,准备去走廊尽头那边的水房打水过来清洗床板。虽然上一届的人走的时候整理得很干净,但是过了一个学期依旧落了灰,还是得全面清洗一遍才能睡。

    等梁晓雪清理完床板晾干,又把蚊帐和床帘挂上,蚊帐是那种老式的有点米黄色的款,窗帘纯粹就是农村土布,只不过晕染得不错,是深蓝色的,挂上去很能挡住外头射进来的阳光以及别人窥探的视线。

    哪怕同住一个宿舍,对待这些未来五年要住在一块的舍友,她也是很有戒备感,需要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不过白天没事的时候还是将床帘拉开,不然就显得很疏离,像给人不想交谈的信号,这不好,不求和宿舍人感情多好,但是起码得表面和平。

    等梁晓雪把衣服放到属于自己位置,宿舍里又陆陆续续来了其他人,有的是像她一样一个人来的,也有的是父母带着过来,人一多宿舍里一下子拥挤热闹起来。

    梁晓雪还有些行礼没有添置,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以后便径直出了宿舍门,她要出去买点东西回来。

    而这一边邹茜玲他们开学的情况也跟梁晓雪差不多,来帮忙的师兄比医科大学师兄的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顾一辉自是早早跟张思乐在一起,半点机会不给那些师兄们。无论在哪个年代,防火防盗防师兄总是没错的。

    而萧念白他家距离三水大学不会特别远,昨天便先回家住了,一大早就把自己的行礼给弄到学校里,等纪燕珊过来之后直接领着她到计算机系的窗口去报道。

    剩下邹茜玲一个站在原地,看着他们出双入对,有点儿心塞塞,和男朋友一起开学什么的,不是她的戏份,谁叫找的对象是军人呢?

    不过她单独走却是吸引更多师兄前仆后继,毕竟颜值在那,想忽视都难。

    谢绝了一路上的热情帮忙,邹茜玲总算到了自己的宿舍,也跟梁晓雪一样是八人间,上铺位置,不过是靠着门口的上铺。

    还没等她整理完床铺,张思乐和纪燕珊两个人都弄好了,过来帮她一起整理,然后再一起去添置缺少的生活必需品,顺便吃个午饭。

    等到下午回来的时候,宿舍的人都来齐了。学校估计是特意安排的,每个宿舍基本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不过京市本地的有两个女生,长得还不错,一个娇俏可爱型,一个英姿飒爽型。两人是朋友,睡觉分的也是上下铺,挺巧的,其他五人有的来自县城有的来自农村,性格怎么样只能浅显看出来,邹茜玲觉得要和平相处可能要先磨合一阵子。

    报道第二天班上的人就先让班主任给聚在了一块儿,辅导员是一个中年短发妇女,人看着有点严肃,气场挺强大的,简而言之就是有点凶,班上有胆小的女同学不太敢看她。

    就跟后世的班主任动员一样,开场说了鼓励语,又让人做自我介绍,选出班委等等。

    学习委员选了高考状元,不是邹茜玲,而是一个高瘦的男生。这个班上简直藏龙卧虎,高考状元就有五个,邹茜玲充分感受了三水大学的学生质量是有多高了。

    在报道后第三天,邹茜玲他们为时五年的大学生涯终于正式开始。

    第79章

    梁晓雪所在的医疗系有五个班, 整个系的女生不多, 她的班上只有五个女生, 其中一个和她同宿舍, 叫周安语,是京市本地人, 父母都是从医的, 长得挺好看的一姑娘, 性子瞧着有点傲,但学习成绩是不错的, 跟几个老师关系也熟悉的样子。

    听说这一届有许多人都看好她,觉得她未来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本系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她也作为新生代表上去讲话了, 吐字清晰腔调周正,内容更是符合这个时代的激情昂扬,底下的学生鼓掌得厉害。

    如果有后世校花的评选,那是当之无愧的系花了。

    梁晓雪看着十分热闹, 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的时候,朝气蓬勃的新生对未来充满干劲,初生牛犊的勇气。

    开学典礼过后便是正式上课, 医疗系的课程十分重, 这个时候还不像后世那样细分出许多专业, 大家几乎什么都要学, 无论是肿瘤科还是妇科, 都归在医疗系上面, 除了理论还有实践课,每一个医疗系的学生都不轻松。

    而且在这课程中还要夹杂着劳动课,思想课,甚至是外语课。

    梁晓雪有点苦恼的是现在许多教材是从苏联那边过来的,她的俄文远没有邹茜玲那样厉害,要是只看译本的话怕有些知识点翻译得不够准确,这不是指译者水平不够,而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译者是按照他的理解翻译的,梁晓雪认为应该自己再看一遍原版教材比较好,学校的图书馆有相关的原文版本,在的时候没准自己会有新的收获。

    医学本来就是很严谨的事情,尤其是她现在夹带了后世的知识,如何将后世的知识与现在学的融合在一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在正常上课劳动之后,又开始辛苦的俄语学习,尤其是专业相关的书籍。

    不过在语言上她还有另外的优势,她的英语学的很好,或者说是医学英语学得非常好,专业词汇基本没有不清楚的。而因为现在的中苏关系学校除了要学俄语课,还要学英语课,课程所占的比例不比俄语少。

    这个年代的人大部分俄语学得好,英语基本是零基础,许多人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接触过英语,听着他们磕磕绊绊地跟着涂着艳丽口红的留美归国女教师学二十六个字母,梁晓雪抱着俄语专业词汇感到了安慰。

    因为他们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服务医学,所以英语学习也不是系统化的,而是讲完字母,语法这些基础的前提上,每节课都要教一些专业医学词汇,有点像速成班的效果。这并不是说是教师水平不够,而是当前的大环境影响,要是按部就班慢慢来学,大概等他们毕业都没办法看懂英文教材。

    不过梁晓雪觉得大概就他们这一届以及往下再一两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吧,因为京市还有其他几个地方开始试点改学英文课程,在上大学前把英语基础打一下,大学后就不用耗那么多时间从头来过了。

    梁晓雪为了随大流也没表现出自己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