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五零老友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

分卷阅读46

    食堂都是公家的,而不是自己家的,那就不会想着到大食堂吃饭要省了,而是基本都希望自己能吃多点,这样才能不亏。

    抱有这样想法的村民占绝大多数,就是连他自己,在大食堂吃也比在家里吃的要多。

    要是把这粮食分下去给他们自己,那他们肯定会节省着吃,到时候再去山上挖点儿野菜,勉勉强强还是能够撑一段时间的。

    周大平可不想在村里粮食都被吃光了才解散大食堂,到时候半颗米都没给他们,哪怕粮仓粮食是他们吃光的,到时候也会不管不顾找他算账。

    作为土生土长的村长,周大平太清楚这些村民们想什么了,也知道粮食才是村民们的命根,民以食为天,天要是塌了,他们也就会不管不顾了。

    当然,让周大平敢做出解散大食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带着顾一辉去公社办理落户事宜的时候,顾一辉打听到很多村子现在都解散了大食堂,因为粮食吃光了。

    那些村子也是有名的,去年交粮的时候他们报出的亩产粮数目非常高,除四害活动也做的很好,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因此周大平乍一听还不信。

    不过稍微打听了一下,却发现这是事实,那些村子粮食吃完后不得不解散大食堂,村民闹村干部,村干部来找上级领导要派发救济粮,闹了好多回,可是没结果,上头这粮食也是有数的,去年水稻丰收造‘卫星’,那夸了老大的海口,现在都还是一团乱账呢,哪有多余的粮食给他们?

    那没办法,村干部只能回去将地里能吃的先收上来给村民分一点,让他们再去挖野菜补贴补贴,并安慰说到秋收就行,后面上头还派了人下来做安抚工作,那村民才停歇下来。

    不过哪怕事情平息了,那这些消息还是传了出来,镇上好是一阵谈论,随便打听就有人给你说个五六七来。

    而且解散大食堂那公社也没惩罚什么的,因此陆续又有些村子也解散了,就怕步那些‘进步村’的后尘。

    周大平不明白为什么是这么些个曾被上头表扬过的高产“进步村”会先发生这种事,按道理说他们去年大丰收,怎么着也不会比他们这没大丰收的村子要撑的久啊。

    他不明白,顾一辉倒是知道。他在后世学过历史,而且还有邹茜玲这个曾经为了写年代文而仔细查找过一堆资料的人给他分析过,那原因就是他们的高产都是放卫星,五八年浮夸风很盛行,‘母猪赛大象,杀一头能吃一年’这样的虚假新闻都能上了报纸,那些水稻亩产五千斤就更不足为奇,基本上说高产的都是把其他地里头的水稻弄出来整到一亩地或两亩地里头,造成亩产几千斤假象。

    而且那时候秋收还没完成,又有除四害运动,所谓四害就是指: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这些村子为了除四害,连上工心思都淡,水稻都迟收,还有些连水稻都不收全,任由稻穗落在地里头,白白糟蹋了许多粮食。

    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这些村子的大食堂浪费糟蹋太多粮食,本身那年粮食就收的不多,又不像下坎山村这样限量着来,可不是夏天还没撑过就没吃了的吗?

    把这些猜测换为‘探听’来的消息给周大平说来一听,那周大平这个有原则性又有些小聪明但是见识不多的人震惊到了,他还没想过那些人真敢这么做,这不仅是欺骗上面欺骗国家,那还是欺骗自己的肚皮啊,拿人命来撒谎啊。

    震惊完后又是感概,不管怎样做人不能没有底线,不该糊弄的不能去糊弄,否则就得遭殃,那些个村子就是教训。周大平决定以后要更加小心谨慎了,就算是被评为‘落后村’,那该守住的原则还是得守住。

    于是一回去,立马就召集了村干部开会,要把解散大食堂并且把剩下的粮食发下去。

    一听到别的地方没粮食闹,上头还没救济粮发,这些村干部也坐不住,当即同意解散,不说这事关自己的官职,那还关自己的肚皮。那么些个村子都没有救济粮,他们到时候也别想打这个主意。还是趁粮仓里还有粮食赶紧分发下去,好歹撑到秋收分粮啊,可不敢饿死老百姓。

    村民不同意?那召开大会,把外头这个情形一说,底下的sao动就停歇了。

    大家一开始还抱着不怕,现在这可是新社会了,咱老百姓当家作主,那国家那公社是不会放弃咱的,要是到时候村里粮食真吃完了,跟上头反映反映,上头应该会发些救济粮了。可一听别的村子粮仓里一粒米都没了还是没有要到救济粮,那他们就不敢再抱这侥幸的想法了。

    别看老百姓啥都不懂,那到关键时刻,脑袋还是很清楚的,现在这情况就是只能自己管自己,自己熬到秋收,别的,没法子!

    那还闹什么呢?闹也没辙,哪怕还有几个懒汉不愿意,可全村基本都同意了,他们不愿意也没办法。

    于是这大食堂还没开张一年,就这么解散了。

    第28章

    开仓分粮村里那天特意歇了大半天的功夫, 村民都拿了篓子等装粮食的过来早早排队等着分粮。

    这是件大事, 就没一个不着急的。不过往常分粮人们心情都是高兴的, 这一次脸上却没见多少笑意, 见那眉宇间都有些愁绪,为啥?这仓里粮食不多啊, 还不知道能分到多少。

    村里会计也不耽搁, 早早搬了桌凳出来算账分粮, 这一次分粮跟往常算法不一样,往常是按照‘人六劳四’来分的, 就是粮食拿出百分之六十按照人口分,百分之四十按照劳动即工分来分。“劳四”的原则是带有激励机制的分配方法,谁家劳力多工分多, 分的粮食自然就多些。

    但是眼下这个时刻是不能这样的,有些家庭劳力少孩子多,挣不了工分,是“老缺户”, 如果加大劳力工分分粮的比重,势必吃不饱。粮食原本就不多了,要是还分的少, 那岂不是让这些‘老缺户’去死?所以这次按照‘人七劳三’来分。

    这样的分发对那些家里劳动力多的来说其实是不太公平的, 因而当队里这么说的时候, 有村民就闹了。

    “往年都是按照‘人六劳四’, 怎能说改就改?这不公平!”说这话的大娘他们家可基本都是壮劳力, 就几个小孩还没成年, 往年分粮都能分得很多。

    “就是啊,咱家出工人那么多,没道理还分得少吧。”随着那位大娘的话落下,人群中又有了些附和抗议声。

    但这样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沉默不说话的,村里这样的‘老缺户’不多,还都是乡里乡亲,往上几代数没准还是同个祖宗,这种时候说这话,确实怕亏心,故而选择沉默的多。

    周大平事先也料到这种情况了,可是脸色还是不好看,阴沉着道,“大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