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在古代与男神恋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4

分卷阅读54

    ,足够一个平民之家一个月的嚼用了。

    待头发烘干,赵mama取了白色大绢巾围在叶棠的肩上,从梳台上的妆奁盒,挑了一柄和田白玉梳子,开始给叶棠梳头。

    她每天早晚都要给叶棠通三百下头发,外加按摩头皮一刻钟——这可是她姑祖母特地交待过的,据说这样可以使头发乌黑亮泽柔韧。

    “这几天如意怎么样了?”叶棠问道。

    栀子撇了撇嘴,不满道:“那个如意好大的架子,也不知是来当丫鬟的还是来当小姐的。派给她的活计也不好好做,今天打个果碟,明天打个茶碗。说她两句,她还道: ‘不过是个碟子罢了。’我看呐,咱们这儿庙小,荣不小这尊大佛,还是趁早把她送回去算了。”

    赵mama低声斥道:“胡说什么!”

    叶棠则问她:“如意是汪mama的小女儿,在家很受疼爱,以她的年纪长相,给七少爷做贴身丫头也是当得。好端端为什么会来咱们院子?这个你可想过?”

    岳见培在族排行第一,岳见麒排行第七。

    栀子摇头。

    叶棠轻笑:“以后遇事要多动动脑子。如意心高气傲脾气坏,汪mama岂会不知?把她送来咱们这儿,平平安安混上几年,待她大了,好好寻个人家,风风光光嫁人做个正房才是正理。所以你们莫要和她争吵,只看着她别乱翻东西,乱传闲话即可。汪mama是内院的管事娘子,又是夫人的心腹,这点面子,我们还是要给她的。”

    赵mama看着她大为赞赏:“小姐这心思真是通透。”

    栀子想了半晌,方明了。

    凭汪mama的能力,把女儿安排到七少爷身边不是难事。可岳见麒年轻,脾气不定,高兴了给你赏,心里不得劲了给你一巴掌。汪mama是舍不得让女儿受苦,这是其一。此外,汪mama若是有心攀高枝,便应将女儿送到少爷身边去,可她却送到小姐处,便是不想让女儿给人做小。

    栀子想通了关节,不禁目露崇拜,看向叶棠:“小姐,你真的只有五岁吗?”

    叶棠“嗷呜”一声,大笑:“我是千年妖怪,专门来吃你的。”

    一时间,屋内笑声连连,闹作一团。

    虽然很疲惫,可是岳见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现在服侍他的是大丫鬟两个,小丫鬟四个,小厮两个,粗使婆子四个,比起他原来的人手多了一倍有余。

    岳见燊轻轻叹了口气,三房是他的家,但他每天都过着寒蝉若惊,看人脸色的日子。来到长房,虽然是寄人篱下,但现在看来至少不会有人对他动辄打骂,罚跪。

    这一切来得太快,太好了,让他很担心一觉醒来恢复如初。

    不经意地,脑海里映出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她塞给他一把封红,小大人似的道:

    “虽说有姑祖母怜惜,可下人们总是捧高踩低的多,燊哥哥大可拿出主子的款儿来,不必理会那些人的脸色。往后依着规矩,该打赏的时候就赏,该赏多少就赏多少,旁的一分没有!不该赏的,也是一分没有!否则你把月例银子都打点出去,那些人也不可能象对大表哥和七表哥一样待你。”

    她一本正经地为他打算的样子,这辈子都会深深烙在他心上,永远也忘不掉。

    岳见燊轻轻翻了个身。

    叶鸿煊聪明沉稳,岳见培宽和端方,岳见麒活泼豪爽,自己和这些天之骄子平起平坐时,简直如坐针毡。

    而最让他震撼的是,叶鸿煊还不到十岁,就要考秀才了?!要知道,岳氏族学的先生是二十岁才考中的秀才。

    如伯府这样权爵之家的子弟来说,恩荫做官的不少,但和正途科举出仕的同僚没法比。要科举入仕,就得中进士,要中进士,得先中举人,中举人就要考秀才。

    如果他从现在开始发愤读书,头悬梁锥刺股,是不是也有可能考个秀才、举人甚至进士。中了进士,他就可以做很多事,也许会去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做一方的父母官,为一方的百姓谋福祉……这样也很不错,只要能离开那个家。

    岳见燊胡思乱想着,直到过了子时才朦朦胧胧睡去。

    ***

    叶棠正襟危坐在书案旁,玉簪站在一旁给她打扇。她鼻尖上热得沁出细细密密的汗,正一笔一划认真地描红,丝毫不见半点的懈怠。

    太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指点她:“你看,这一捺要收得再果断些,这一提写得很好。”

    叶棠虚心受教。

    写完两张大字,太夫人让人端了酸梅汤进来给她喝。正在此时,有小丫鬟禀道:“伯爷回来了!”

    话音刚落,建宁伯已大步流星撩帘而入。

    他一身石青色宝相花纹直辍,衬得他胸宽肩展,仪表堂堂,眉宇间有着那种久居上位者的端凝,高大英俊之极。

    他给太夫人行礼,看着给他请安的叶棠,亲切而自然地笑道:“棠儿正在练字吗?”

    叶棠规规矩矩地回答。

    建宁伯方道:“娘,四叔父疏浚河道有功,攫了工部侍郎,即日返京。”他的声音里有不容错识的高兴。

    ☆、第四十五章

    说罢, 建宁伯扶着太夫人到厅堂坐下, 待丫鬟上了茶,就把服侍的都打发了下去。

    屋里一阵窸窸窣窣, 瞬间只剩下太夫人母子和叶棠。

    建宁伯看了看正在乖乖吃点心的叶棠,目光明亮, 道:”上一任河道总督高应治河无能,还刚愎自用。自永和二十年黄河决口之后,高应引黄入海,但没想到下流泄水不畅, 引发上游频繁溃决,十几个州县哀鸿遍野。而后杨骥杨大人听从四叔父建议, 采用筑堤束水、蓄清刷黄、裁弯取直的办法治河, 如今基本实现了黄河安澜和漕运畅通。杨大人上书为四叔父请功, 帝心甚慰,这才有了封赏。”

    建宁伯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兼着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使,所以有上朝的资格。

    “阿弥陀佛。”太夫人念了声佛,这才感慨道:“我朝以农业立国,治黄事关重大,这数十年四叔全付身心都在治黄上。可河道这种事,辛辛苦苦、劳心劳力却不容易让别人看到做了哪些成绩。且,不出事就天下太平;出了事,就难辞其咎,一个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要不然他也不会起起落落, 三次被罢黜。”

    直至中秋节,岳家这位四老爷才赶回京城。因着河道总督府在山东济宁,他有四五年没回家了。

    四老太爷名岳奕,是老建宁伯的胞弟,辛卯年两榜进士。这位四老太爷也是个奇葩,背靠伯府这棵大树,大可萌袭恩封或捐官做,偏要自己寒冬酷暑地苦读。而大周朝立国百余年,权爵之家的子弟考上科举的两只手就数得过来。

    岳奕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在大家以为他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