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昭华女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9

分卷阅读399

    于楚昭却是全然的信任,楚昭让他放松了身体由她摆布,齐冶乖乖的听话,全由楚昭怎么使唤身体都行。

    柴景突然借着柴夫人来了一个横扫千秋,楚昭直接环着齐冶,借力跃起,再与齐冶一同来了个三百六十五度大旋转,稳稳地落在地上,齐冶还傻乎乎的没弄清楚情况,楚昭再一拉齐冶,一拳稳稳地落在了柴景的小腹。

    “郎君!”柴夫人比齐冶的反应要快一点,一看到柴景挨了一拳,惊唤了一声。

    楚昭是让人喘气的人吗?与以同时,借着齐冶的手又是接二连三地将拳头落在了柴景的身上,那样连环而打,虽然并没有用多少力,不会要了柴景的性命,让他躺几日是绝对可以的。

    如是再三,柴景被打倒在地,楚昭拉回齐冶,叫他收了拳,居高临下地看着柴景,“柴尚书,你们夫妻一体,没想到借夫人之手,柴尚书竟然使不出三分之一的本事来,真是叫朕失望啊!”

    那样婉惜的语气,是人都听出了她的遗憾,柴夫人已经扶着柴景起来,柴景道:“皇后能听从陛下的摆布,臣不如陛下。”

    眼睛看向齐冶,偏偏齐冶就像是没听出他的话外之意,碰到柴景那眼神甚是莫名,还以为柴景是怪他出手无状,赶紧的道歉道:“柴尚书,我不是愿意打你的,陛下,陛下出手,我收不回来。”

    柴景觉得十分的气闷,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指卫治不像个男人,竟然由着楚昭任意摆布,卫冶所言无异于堵他。

    楚昭却是高兴地笑了,“朕的皇后不听朕的话,难道还要听柴尚书的话不成。柴七郎啊柴七郎,事隔多年,朕觉得你与朕的阿兄齐名,颇辱于朕的阿兄啊!”

    这样感慨的一句,无异于在柴景的伤口上撒盐,柴景拿眼看向楚昭,“臣不如端敬皇帝。”

    听到柴景那理所当然的一句回答,楚昭有些失望,但是同样有着激动,柴景越是忍着,将来忍不住了爆发的时候,绝对会威力惊人,她就睁大眼睛好好地看看,柴景能忍到什么时候。

    “皇后辛苦了,回去到朕的库房里挑几样东西,喜欢什么拿什么。”楚昭没忘齐冶的配合,所以一高兴就给赏啊,齐冶一听可高兴了,赶紧的道谢道:“谢陛下!”

    “陛下与皇后的感情很好!”卫治一场看下来,虽然他不太清楚大昭内部的事,柴景显然是不得楚昭喜欢。

    否则的话,楚昭也不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落柴景的面子。

    不过,让卫治如何也想不到,楚昭对于卫冶竟然如此宠爱。卫冶看起来并无男子气概,对于楚昭竟然喜欢这样的男人,卫治毫不掩饰他的惊讶。

    楚昭道:“大单于不觉得朕的皇后很好吗?赤子之心,能够全心全意地相信朕。”

    对比柴景跟柴夫人的配合,她跟齐冶的配合,齐冶是完全将自己交托于楚昭,楚昭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而柴夫人呢,哪怕明知道楚昭是不会借齐冶的手伤她半点,她依然害怕,每每柴景出招的时候,根本就使不出其中的一半来,所以楚昭能够赢了柴景。

    “帝后和睦,莫怪大昭如此繁盛。”卫治听出了楚昭话外之意,不得不承认楚昭说得很对。

    “借粮一事,朕已经跟政事堂商议了,借给大单于没问题,大单于怎么还,就是我们眼下要商量的事。”比已经比完了,该知道的楚昭已经知道,那么就该说正事了。

    卫治听到大昭竟然已经同意了借粮,喜形于色,说到还,卫治与楚昭抱拳道:“不知陛下有何要求?”

    “三年,三年的时间匈奴将所借的粮还来,朕不需要什么利息,字据却是必须要立了。而且,如果在三年里,匈奴还不上所借的粮食,此后每拖一年,就按一成的利息来收,这是为了大昭,大昭的粮食不能白借,对于言而无信的人,朕收回利息也是理所当然。”

    谁能说不是呢,卫治听着楚昭的要求,都不过分,三年之内将所借的粮食还上,大昭不收任何的利息,只有超过三年之后,大昭才会加收,这也是对于言而无信的人一种处罚,合情合理。

    “大单于若是觉得没有问题,朕会让人拟下协议,亦为两国的国书,不仅有大昭的文字,也有匈奴的文字。”一式两份,对应各国的文字,这样一来谁都不能耍赖了吧。

    卫治道:“陛下的要求合情合理,我代匈奴的万万百姓,谢过陛下,匈奴愿与大昭永世结好。”

    落井下石,锦上添花的人从来不少,但那雪中送炭的人何其难得。

    卫治来时有八成的把握,他是相信楚昭的为人,如今亲耳听到了楚昭的同意,卫治心中的大石算是完全放下了。

    “大单于为了匈奴百姓不远万里地奔波而来,朕亦为国君,为百姓之心,朕是感同身受,匈奴有大单于这样的君王,是匈奴百姓之福。”楚昭也是感念卫治的一颗爱民之心。

    确定卫治没有说谎,匈奴确实是遭受了瘟疫,而且百姓流离失所,食不裹腹,在这样的情况下,卫治没有想发动战争,不劳而获地从大昭抢粮,而是与楚昭借,也是为了大昭的安宁着想,这三万担粮草,楚昭没有拒绝不借的理由。

    所以在查清楚匈奴的情况之后,楚昭已经跟政事堂诸公商量过了,为免匈奴为了活命而发动战争,粮食必须要借,但是有借就要有还,怎么还也是要先说清楚的。

    一致商议,考虑着匈奴也要时间恢复元气,所以他们定下的是三年还清所借粮食的时间,三年一过,就要收利息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大昭坦荡,不等于匈奴也一样坦荡,况且,如今匈奴是卫治为大单于,三年之后,谁知道还会不会是卫治,白纸黑字的写清楚了,也是为了在大昭着想。

    主意自然又是楚昭出的,萧其陈与吴用都同时提到了这点考虑,为人臣子的,纵然是被说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的也是大昭而已,楚昭听着点点头,立刻同意了这点防范。

    所以才有了楚昭如今对于要求匈奴三年这内一定要还清三万担粮食的要求,不还嘛就要加利息。

    “大单于,莫怪大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最后还有一条,如果十年内,匈奴不肯还所借之粮,又不愿给利息,无论匈奴是何人为单于,大昭是何人为帝,必将兴兵讨要。”楚昭将最后一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说了出来。

    卫治看向楚昭,楚昭道:“大昭邻国非只有匈奴一国,还有其他诸国,大昭为匈奴解困,来日若是有旁人也如匈奴一般与大昭借粮,借与不借,借了还,还与不还,总会有讲多争议,朕是相信大单于,可朕也要为大昭着想,你是匈奴的单于,朕是大昭的皇帝。”

    虽然他们是朋友,相交多年,如今他们又各为两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