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昭华女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0

分卷阅读330

    说,柴景成亲,想要用这个消息试探她,她就让柴景看看,如今的柴景在她心里究竟算是什么!

    越是想,楚昭的心就更冷,柴景啊柴景,自然是一个懂得审时夺势,也足够有野心的人,以前她想要用孩子来牵制他,如今嘛……

    楚昭双手交握,心中闪过一些想法,最终落定,柴景啊柴景,想要算计人,你也要有被人算计的觉悟。端看谁更棋高一着。

    “陛下。”楚昭想着的时候,华兰唤了一声,双手奉上了一道消息,楚昭接过……

    第225章 慢慢算账

    参考的举子于礼部打大出手随着韦尚任被罢免相位而告一段落,天下皆知,韦尚任为了学子而舍了自己的前程,一腔爱才之心,可歌可泣。

    自然免不了有人怨上了楚昭,毕竟如果不是楚昭的狠,竟欲夺了所有参事举子参考的资格,也不会有韦尚任求情而舍相位一事。

    纵然如此,却无一人敢对楚昭进言。楚昭盛怒而欲将所有的学子一网打尽,不怕死的还想惹她,是想让楚昭再揪着事情不放吗?

    科考再次开始,很多人都觉得事情似乎过去了,看着楚昭似乎也将这篇掀过了,只有贴身的人能嗅到别样的味道,事情,还没完。

    随后科考的成绩出来,楚昭拿着经六相与六部共同定下的中考之人,竟然逐个划下,最后这一次中考的举子竟然不足百人。

    如此成绩对比前两年取人的结果,差得太远了,就连姜参也坐不住,拿着被楚昭划下的名单求见楚昭。

    “陛下,此子的文章写得不好?”姜参将其中一人的文章捧上来,询问着楚昭,楚昭道:“文章写得还行,只是人品不怎么样。”

    姜参一顿,“凡参加考试的人,皆查其三代和其品性,此人的有何不妥?”

    锲而不舍。楚昭也不为难姜参,“先生请看。”

    递给姜参一本资料,姜参翻看了看,看完了,不确定地问道:“陛下觉得此中有何不妥?”

    “先生就没注意到,此子不过才年过十八,其妾有十,皆是惨死,难道没有猫腻?也是朕的过错,朕瞧了瞧,另让人细查,一查才查出来,其竟然喜欢杀妾。”楚昭又拿出了另一张纸来,姜参拿过一看。

    然后不说话了,或许在世家人的眼里,妾里卖合也,但是姜参这辈子只娶一妻,那是与他一体的人,妾虽不能与妻相比,同样也是与你相合之人,他竟然能杀了这些人,可见心无仁义。

    一个连自己的妾都能杀的人,对于陌生的百姓,该是什么样的态度,这样的人,能让他当官吗?

    “别的人?”姜参不再为那人说话,但是他也不会就这样放弃了,毕竟今岁参加的举子多在五百之数,五百之数只取了一百,那不是比前两年的考试结果都不如?

    楚昭道:“朕将他们划下自有将他们划下的道理,旁的人朕是懒得解释,既然是先生问了,朕就让先生知道得清楚。华兰。”

    随她这一唤,华兰带着几个女部捧着好些资料走来,楚昭道:“先生可以抽看一下,朕从来不冤枉好人。”

    言下之意,她划掉的人,都是人品有问题,不堪为官的人。

    姜参看了楚昭一眼,楚昭温和地笑,并不畏于姜参的目光。

    事到如今,死也总要死个明白,姜参只能上前取了华兰带人送来的资格一一翻阅,楚昭将所有学子的生平都叫人查得一清楚,犯下的大错,还专门以朱批画了出来,到后来,姜参都不看前面了,直接找那被圈出来的内容一看。

    不看不知道,越看姜参就越是心惊,看完了所有的资料,姜参痛心地问道:“陛下皆已查实。”

    “朕不会为了任何人叫大昭的风气变歪。”如此笃定地回答,就是告诉姜参她的公正公平,并不会因为这件事而改变。

    “陛下这一次,为什么专门让斥部去查?”姜参注意到所有资料的落款皆是斥部,显然他们是奉了楚昭的命去查明此事。

    楚昭道:“韦卿为了保全他们离朕而去,朕心中甚伤,朕只是想让韦卿看看,他舍弃一切想要维护的人,都是狼心狗肺的东西。”

    姜参……

    “先生还有其他的问题吗?”说明自己的目的,楚昭再问姜参。

    姜参合上了眼,“既是这些人的品行有问题,陛下理当发放十三州,莫让天下人觉得陛下气性太多,秋后算帐。”

    一片苦口婆心,姜参也是为楚昭愁白了头,楚昭微微一叹,“先生,朕依然生气,但朕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喜怒而置天下于不顾。”

    显然楚昭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姜参暗暗松了一口气,“陛下能明白,臣就放心了。臣这就去将事情的经过对外公布,陛下不想跟他们争,臣亦容不得他们诋毁陛下的声誉。”

    一说就招呼华兰拿着落榜之人的资料,让他们都跟他走。

    楚昭感于姜参的一片爱护之心,同样也在想,下一步该怎么做。

    原本对于落榜之人不信的臣子,面对姜参带着华兰送来的被楚昭划下的人犯下的丑事,皆是哑口无言。

    姜参冲着武平之道:“科考之前查家世,人品,各州都是如何核查的,若非陛下命斥部再去查,岂非让这等心无仁义的人出仕,如此一来,百姓岂非他们砧板上的鱼rou。”

    “是下臣之过。”犯此大错,武平之也万万想不到,连连告罪。

    “此事陛下虽未怪罪,为人臣子的也当想想究竟该怎么将事情落实,做好,万不能再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姜参教导武平之。

    武平之岂敢不受,与姜参道:“下臣觉得将各负责核查的官吏俱召集回京,恐他们之中有人受贿,否则怎么会出这诸多批漏,若有受贿人,当以大昭律而正法,以正天下风气。”

    姜参一听,觉得这个主意还算是不错,点了点头道:“此事上报陛下之后,请陛下定夺吧。”

    武平之立刻应下,姜参道:“陛下宽厚,我们为臣的也当尽心,此事若是再有闹事的人,当严惩不怠。”

    所谓此事,就是对于落榜之人再敢闹事,就不必客气。

    武平之连连称是,“那下臣这就去将中考的名单公布。”

    份内之事,理当做好,姜参点了点头,让他自去。

    不出意料,当即有人对于此次考试的成绩表示诧异,武平之不客气地将出声的人犯下的丑事当众批露,品性有差,纵是文章做得再好又有什么用,那不是他们大昭要的官员。

    “尚书大人,品性不端者,下次还能参加科考吗?”有人问出这个问题,下面的人都屏着呼吸等着。

    “大昭律有明文规定,品性不端者,不得参加科考。”武平之丢出这大昭律来。许多人都将同情的目光转向那些被涮下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