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昭华女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08

分卷阅读308

    钱粮,个个都不肯拿出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粮没钱,柴景如何起死回生?”楚昭分析扬州跟徐州的情况,这也是她当初丝毫不怕柴景的原因。

    齐淮道:“那陛下指的柴家人是?”

    “不急,柴家的事,身为柴家如今的家主都不清楚的事,如今曝了出来,柴景会去查的,你只要把柴景查到的事告诉朕就行。”楚昭吩咐齐淮。

    可怜的齐淮额头落了一泪汗珠,“陛下的暗卫查探事情来,当比臣的那些人更妥当才是。”

    楚昭冷笑道:“朕与柴景撕破脸至此,你以为他还让朕的人呆在柴家?至于你们世家之间的默契,朕知道你在柴家有人,柴景也知道这件事朕一定会去查,与其他自己告诉朕,朕未必全信,他必会借他人之口将他查出的事传到朕的耳中。这么多人里,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知人善用,这是楚昭,齐淮也不得不承认,楚昭说的真是没错。

    “赵国大长公主也不可忽视。”齐淮为臣的提醒了楚昭一声,楚昭点了点头,“朕倒是小看了冯兆安。”

    齐淮一顿,随口就问道:“陛下认识冯兆安?”

    “有过一面之缘。”楚昭说了一半留了一半。敲登天鼓的主意还是楚昭给冯兆安给出的,就是不知道冯兆安究竟想从这件事里得到什么?

    勾起一抹笑容,“想出朕这里得到东西,又不肯让朕明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就看看,谁更有耐心了。”

    齐淮看了楚昭一眼,心里也在想那冯兆安究竟是哪里来的胆子,竟然似乎是要算计起楚昭来。

    “陛下!”楚昭跟齐淮的话题就要结束,四珠小步走了进来,阿兼跟在后头,楚昭微微一顿。

    阿兼与四珠一同与楚昭行礼,齐淮非常识趣地表示告退。

    钟氏身边的人齐淮都是认得的,阿兼此时前来,必是钟氏有话要传给楚昭,他不识趣点是要如何?

    “陛下,太后让奴给陛下带句话。”阿兼见没了外人,直白说明来意。楚昭点头意示她说下去,阿兼走了过去,与楚昭轻声地道:“太后说,项氏的宝藏确实存在,但是宝藏早已掏空。”

    楚昭难掩惊讶,这件事钟氏怎么会知道?

    阿兼提醒道:“陛下莫不是忘了大将军?”

    对哦,她想到齐淮之父是前朝先帝的丞相,是先帝最信任的人,怎么就忘了她亲舅大将军,那是先帝一手提拔起来,手握天下兵马的人,比起齐相来,更显信任。

    “太后听闻了登天鼓前发生的事,也才想起了此事。当初项家的宝藏确实存在,然而先帝在时,前朝动荡,天灾人祸,还要养兵养马,样样都要钱。国库早空了,先帝就是用项家的宝藏支撑着大将军与徐禹的交战!”阿兼转述钟氏的话,楚昭反问道:“阿娘有没有说,知道这个宝藏空了的都有谁?”

    “除了先帝,怕是只有大将军了,先帝谨慎,并不相信旁的人。”阿兼说来,楚昭轻轻笑了,“那就是说,赵国大长公主也一定不知道。”

    第213章 宝藏归属

    从阿兼的嘴里听说了这样的事,楚昭乐了,想必赵国大长公主将宝藏一事说了出来,必然已经引起了世家们的注意。

    钱财权势,没有不喜欢的人,世家在几经战乱里损失惨重,都想方设法的想把银子弄回来,无奈楚昭先是迁都,然后又兴科举,兴完科举又搞女官,事情太多,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想方设法的保住家中的地位都来不及,如何还有功夫去捞钱。

    赵国大长公主一案移交三司会审,柴家十二娘的父母及一干的涉案的人都被传至刑部大牢,韦尚任虽然作为旁听,代表的却是楚昭,况且这位是老廷尉了,他审案的名号自前朝已为天下人知,如今坐在大堂上,宛如给了人一颗定心丸。

    “堂下何人,报上名来。”刑部大堂,开审的自是作为刑部尚书的韦益,韦益一眼扫过下面的人,皱了皱眉头。

    男男女女,柴家涉案的人不少。联想到上一回的大案牵涉的人,韦益只盼着柴家最好在此事安份。

    各自报上自家的名号,韦益道:“事关柴家十二娘的死因,尔等着事情的经过从实道来。”

    “韦大人,我家十二娘是于家中瘁死,哪有什么经过,死因!”柴十二娘的父亲是柴景的族叔柴致,此时竟然还是不肯说出事情的真相。

    韦益冷哼一声,“你若是不说,本官等人请陛下开棺验尸,虽对死者不敬,亦是为了给她沉冤昭雪,想必死者必能体谅。”

    人哪怕死了,埋入了土里,还是能够验得出死因的。活人会说谎,死人却不会。

    柴致一听开棺验尸,“大人,小女故去多年,我并未状告小女之死,为何大人今日审起此案。”

    “因你柴家十二娘之死牵涉大案,关系重大,陛下命三司会审,你若不从实招来,莫怪我与诸位大人对你不客气。”

    先礼后兵,柴致若是没点眼色,看不到柴景从始致终都没有说过话,也活该他吃苦。

    “大人,小女之死关乎柴家的名誉,是否容我密禀。”柴致看了柴景一眼,柴景像是完全没有看到他一般,这让他的心沉入了谷底,思虑再三,还是决定从实说来。

    韦益看了韦尚任,韦尚任点了点头,另外两位大理寺卿,还有御史中丞都点了点头,显然是同意了。

    “如此,你将事情的经过写下,我等收看。”韦益与诸人商量,又不愿耽误时间,那就让柴致写吧,写好了画押。

    “多谢诸位大人!”柴致道谢,自有人引了他入内写下案情经过。

    “大长公主,适才于陛下面前,大长公主并未说卫家是如何杀害项氏后人的。”韦益与坐在一旁的赵国大长公主见一礼,提醒地说了一句,赵国大长公主道:“是!适才未曾细说。”

    “徐禹攻入旧京时,我带着几个侄孙出逃,遇上了卫家,卫家为了威胁我,将他们当着我的面一个一个地杀害,俱弃尸于井中,那井在旧京,大人可以派人去打捞,必能寻到井中的六具尸体,其中有一具正是我那苦命的女儿。”快起这样痛苦的事,赵国大长公主泣不成声。

    韦益道:“大长公主能记得那井的位置自是最好。你将位置说来,我这就派人前去打捞。”

    案情发生于旧京,虽然离长安有点距离,快马加鞭还是可以很快赶到的。韦益沉吟着,盘算这样往来要费的时日。

    赵国大长公主说出位置,韦益即刻派人将前往旧京,务必在最快的时间赶到旧京,找到井口,确认是不是有尸体。

    韦益继续问,“大长公主说卫家因宝藏而对项氏皇族起贼心,但不知大长公主究竟知不知道宝藏何在?”

    事情的经过因宝藏而起,如果这个宝藏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