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昭华女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8

分卷阅读258

    看不出来,你脑子转得挺快!”

    赵括被夸奖了连忙道:“都是陛下教的好,陛下教的好!”

    哪怕楚昭不在,他也不留余力地拍着楚昭的马屁,武平之指着这么个人,实在是服了。难不成楚昭拖到今天还没有选下盐商,是因为相关的盐法未曾修订?

    不仅是盐法,上回闹出楚未之与章雅的事,叫世家借此而议废女官之事,何尝不是律法不齐全的缘故。

    法,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度,必须要尽快修建,此由为准,推广全国,无论是臣是民,皆要依法而行,若有违法乱纪者,依法而处置。

    武平之一会儿的功夫脑子转了无数个念头,越想越是觉得这个可能性太大了,楚昭能安冀州,夺雍州,随后平定各州之乱,登基称帝,她会不知道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什么?

    “赵括,你可以退下了。”武平之心里跟着了火似的,一时半会的熄不下来。

    连昔日借楚昭兴盐而身家巨涨的赵括都能明白的事,他竟然一直没有察觉,实在是失策,失策!

    如果一切像他所猜测的,那么楚昭心里一定是有了皇商的人选,一直没有说,反倒叫他一步一步的查,一步一步地挑检,必是另有意图。

    楚昭不是让他见见这些人,写了评价递到楚昭的案前吗?这是给他机会?

    赵括是楚昭的人,赵括是个商人,之前赵括帮楚昭卖盐就卖得不错,未提出盐以官营之前,盐一直都是赵括负责的。足以证明赵括是个让楚昭满意的商人。

    既然这样,楚昭为什么会突然放话要选盐商?

    要选,是因为楚昭还有其他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楚昭是借机在拖延时间,偏偏一些话楚昭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自己提起。他一个礼部尚书,管的是礼法规矩,楚昭弄了他过来筛选盐商,并不是任意所为。

    “在下告退。”武平之暗骂了自己一句蠢,竟然要赵括提醒才想到盐法,才想到大昭建朝至今,未曾修法。

    深吸一口气,武平之冲着赵括挥手,“去吧去吧!”

    说完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下面的小吏问道:“大人,是否要歇歇?”

    “不必了,让其他都进来吧,一同进来!”既然已有所得,再一个个的见,纯粹是浪费时间,武平之决定一次见面。

    “大人刚刚不是说,人要一个个的见,一个个的了解,了解完了才好回陛下话。”小吏不掩惊讶,不明白武平之怎么突然变了。

    “该了解的本官已经了解了,你只管照我的吩咐去做。”武平之当然不会直白的告诉别人,他已经明白了楚昭让他见商号的用意。

    但是人既然来了,他要是不见一见就把人都放了回去,落在别人的眼里,又要引得御史多话。所以后面剩下的,全都弄进来吧。

    “是,大人!”小吏素来都是听吩咐办事,如今也是一样的,武平之既然发了话,他就去把人给引进来。

    而赵括出门听到后面的小吏招呼人一同出去,笑意更深了,看样子礼部尚书也有所得了。其实盐法一事,之前他只是隐隐有这样的念头,并不敢确定,但是在见到武平之后,武平之如今是礼部尚书,楚昭让一个礼部尚书来见他们这些商人,怎么听得都有些不对。

    然后,听到武平之的问话,赵括脑子突然那么一亮,一个念头涌上了,话就脱口而出了。朝中的事他虽然知道得不多,但是,他很肯定楚昭绝对不会是任人摆布的皇帝。

    一个皇帝,想要坐稳江山,除了民心,有兵,有钱,还是不太够的,更要有一套合情合理的法度维护,那样才能确保她的江山安稳。

    赵括试探地说出了猜测,似乎礼部尚书大人也一直都没弄明白楚昭的用意,当他提到盐法时,这位大人算是惊醒了。

    礼部,那是主管礼法的地方,礼化为法,天下方而推崇,楚昭都已经提示得那么明显了,要是一个个的还不明白楚昭的意思,未免也太没用了。

    赵括摸了摸他那大肚子,当个商人,一个想要通吃天下的商人,不仅要有眼光,还得要聪明。

    随后,见完了各商号后,武平之立刻闭门写折子。

    都知道楚昭发话,让武平之见完了各商号后要呈折子的,也不意外武平之闭门。

    然而,第二日,武平之上的折子叫朝廷都为之一震,“请陛下下令修法。”

    修法,法是什么,法是国之根本。

    无论是君是臣,皆要依法而行,大昭建朝至今,用的都多是前朝之法,虽然里面也有楚昭让人修改添加进去的内容,然而并非大昭真正的法。

    楚昭听到武平之的话,立刻赞赏地看了他一眼,真是不枉她把赵括弄进来。

    收获楚昭那赞赏目光的武平之,自是明白他是猜对了,楚昭确有修法之心。但是她一个皇帝提出修法,怎么会有他这礼部尚书合理。

    “臣附议!”姜参早就有修法之意,无奈朝中诸事纷扰,想修也不是可以随便修的!

    “陛下,如今所用之法,并无不妥,依臣所见,不必修之。”

    同意的人有,反对的人也不少,武平之道:“此言差矣,大昭已立,何以用旧朝之法,步旧朝之局。”

    一句步旧朝之局,立刻让一众人人都傻了,虽然,哪怕世家们暗戳戳的盼着再有旧朝时的辉煌,当着楚昭和朝臣的面,也绝对不能说。

    楚昭点头,“如今已经是昭华二年了,大昭建立至今,精算也有五年了,一朝无法,叫后世所知,怕是要笑话,既如此,由姜卿,韦卿等人主持,为大昭修一部属于大昭的律法。”

    “陛下,还有盐商,陛下要选盐商,自来盐以私营,如今归于官营了,臣请陛下待盐法修成之后,再依盐而择商。”武平之没忘此事的起因,盐啊!

    “也是,大昭修法,开盐以官营的先例,理当修以盐法而管之。”楚昭嘴角挂着一抹笑意,非常的同意武平之的提议。

    不少人都瞄了武平之一眼,这位是楚昭的旧臣了,先时在冀州就是楚昭的得力干将,如今提起了修法,法若修成,于楚昭稳定江山实有大益。

    “不过,对于修法,朕只有一个要求,简!不必长篇大论,要简言意洁,不仅让朝臣看得明白,就是百姓也明白。”楚昭提出要求,下面的人皆是一拜,诺。

    “陛下,姜相与韦相为主,那参与修法的人都是何人?”楚昭说了让姜参和韦尚任主持,这两位是主角,那其他参与修法的人都要是谁?

    “朕的意思是要修一部令后世引以为鉴的律法,想要达到这个目的,诸位觉得应该怎么样?”楚昭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之。

    “顺应民意。”萧其陈出例回答,楚昭点了点头,“说得对,大昭之所以能建,朕能当上皇帝,都离不开民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