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昭华女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9

分卷阅读159

    砸得是头破血流,柴景捂着伤口看了柴太尉一眼,满眼都是心痛。

    “滚!”柴太尉指着门口冲着柴景说,柴景毫不犹豫地掉头而去。府中人看到柴景捂着头离开,血直流而下,吓得不轻。

    柴景离京而去,直赴扬州,楚昭听闻时一笑,“接下来,该是谁动了呢?”

    谁动,自然是徐禹,听说柴景竟然去了扬州的消息,徐禹勃然大怒,直问柴太尉可还记得当初叫他出兵稳住京城,让他可以挟天子而令诸候时说过什么,柴太尉是许诺会帮他拿下荆州和扬州的。

    徐禹帮了柴太尉,柴太尉许诺的一直没有消息,如今竟然派他最信任的孙子去了扬州,是觉得京城守不住了,柴太尉准备另谋出路了?

    世家,世家就是这样的,简直是拿他拿猴耍,不能忍,绝对不能忍。

    一怒之下,徐禹大举兴兵攻打京城,京城,原本随着四王的死,所有的兵都被世家给分流了,最后又在柴太尉和徐禹的合作下,折损了不少,如今徐禹一打京城,京城竟然无兵可御。

    “冀州,冀州兵强马壮,快请冀州派兵前来救驾,快啊!”世家们都要疯了啊,徐禹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如今他更是怀着对柴太尉这个世家代表的怨恨发兵京城。

    既无兵可御,赶紧求救啊。这求救的对象,自然就是冀州无疑。

    楚昭自接管冀州以来,算是拿到了第一封皇帝下发的公文,却是命她救驾的公文。

    得,赶紧把人叫齐了,开会,这到底是救还是不救呢?

    “救不得!”姜参第一个说出想法,韦尚任也犹豫地道:“冀州刚稳,除了徐禹所占的梁州之外,还有衮州,青州,扬州,荆州,徐州如此五州。难道这五州没有兵了吗?为何直令我们冀州发兵救驾,只怕是京中的人想着两虎相争。”

    “不错!说起来,我们刺使大人死于徐禹交战,娘子尚且年幼,稳得住冀州,雍州,如何与能徐禹对上。反倒是京中柴太尉等诸公,诸郡之世家,哪个不比冀州强大,他们都不动,冀州动了,岂不是打他们的脸吗?”什么叫会说话。郑通就是个极会说话的人,先是示弱,然后又扯上其余的五州。

    别管是冀州还是雍州,早些年都是世家极瞧不起的偏僻之州,大魏之九州啊,要说最被世家称之为蛮荒的,就是冀州跟雍州了。

    要不是楚毅之和楚昭到来,大力开发盐田,以一州而带起另一州,谁拿这两州当回事。

    “我与诸位想得一般,京城,还轮不到我们越境救驾,既然当初柴太尉能说动了徐禹合作,想必要再说服徐禹退兵也不是什么难事。”

    “要是连柴太尉地说服不了徐禹,柴太尉也对付不了徐禹,昔日阿兄尚败于徐禹之手,吾不敢与徐禹为敌。”示弱吗?楚昭很会,该挣脸是要挣脸,如今别人想拿她当枪使,她要是傻傻的表示想要超过楚毅之,妥妥就是犯蠢。

    楚昭什么都犯,就是不犯蠢。

    “虽然我无官无职,毕竟代掌冀雍两州,平之,你来给朝廷回一封信。把我们的情况好好跟朝廷说说。如当初梁州之战,我们损失了不少,雍州匈奴的铁骑进犯,我们更是损失极大,有多惨,你就写得有多惨。”楚昭十分无辜地朝武平之吩咐。

    下头的人都暗暗给楚昭竖起了大拇指,真是太会来事了。才点了下示弱而已嘛,就连许久前的仗都拿出来说了,真是混朝廷的好料子。

    “另外,一定要指着柴太尉的功劳,那么多的世家啊,没一个能搭上徐禹的,四王才刚死,他就借徐禹的兵镇住了世家信,拥立了新君,要是徐禹的兵进京极快的话,没准又是柴太尉的计谋呢。”蔫坏蔫坏的楚昭继续出主意,正在写字的武平之手上一顿,这是觉得柴太尉还不够惨呢,所以要多坑几下。

    郑通非常配合地笑眯眯地道:“对啊,对啊,能合作一次,谁也不敢说不会有第二次。我们柴太尉可不是寻常人。”

    姜参很认可,而且他这一生被柴太尉害得不轻啊,要不是他够争气,早八百年前就死了。如今看到楚昭不留余力地怼柴太尉,好开心啊!

    只是大儒的架子端得正正的,谁也瞧不出来。

    “说起来,荆州都能挡住徐禹不少日子,京城比之荆州来又如何呢?”回信想好了怎么写,楚昭更在意地是她不掺和进去之后,京城接下来的情况。

    “若是先帝在时,徐禹虽然本事不小,想要拿下京城却非难事,如今……”韦尚任熟悉京城啊,京城的情况,早就从骨子里烂了,没有新的精血注入进去,柴太尉又是用了那样的办法把控京城,那就更烂了。

    “他们打他们的,我们还是做好我们的,又是一年秋收完成了,作坊里研制出来了新的稻种,我打算明年用一部份的田来试种,如果可行,将在整个冀州推行。”楚昭还是说起冀州内部的事。

    “什么新稻种?”作坊的存在都知道,但是,作坊不是就研究像琉璃啊,造纸术啊,还是印刷术的吗?何时连稻种都研究了?

    第130章 继续进击

    “粮食为百姓之本,亦是天下之本。既然要研究,民之根本如何能弃之不理。”楚昭看出了他们的疑惑,话一丢出来就堵了他们满脑子的想法。

    “至于稻种嘛,结果还没有出来,暂时不说透,还是待可行了再说明。”楚昭卖了关子,既是民生大事,慎重是应该的,反正最后出来的结果依然是为了百姓好。

    “另外,趁着秋收未入冬之季,我准备在冀州各地建水车。”楚昭再次,这更是让人惊讶了,“水车,何为水车。”

    楚昭一笑,“你们的问题明天跟我下一次田就知道了。”

    说了,解释了,还不如让他们亲眼看。楚昭就是这么直接干脆的。

    既然有实物看,当然是最好的。第二日一早就到了府上,楚昭身着粗衣麻布,而各位都是正襟之着,除了姜参。

    见到楚昭的打扮时,一众人都傻了眼了,楚昭道:“看来诸位都没下过田呢。无妨无妨,一回生两回熟,衣裳嘛,穿什么都一样。”

    虽是一样,到了田地才知道真是不一样。虽然是秋天了,雨水甚少,但是冀州的田地都是靠河开辟出来的,那乡间的小路,虽无杂草,踩上去也不舒服。

    一看楚昭跟姜参都穿了草鞋,而不是平日穿的锦靴,真是被坑了吧。

    “娘子请看,这是安置水车的位置,请娘子验看。”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虽然皮肤黝黑,却是神采奕奕的拿着一张纸摊开给楚昭看。

    楚昭道:“这是离河水最近的水车?”

    “是,照之前我跟娘子提的修渠之道,将河水挖渠引入,为了更多的田可以浇灌,每隔同样的距离控制水源不断,源源供